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是现代科技应用于临床屈光医学的一项新技术,自八十年代经不断发展,准分子激光技术已逐渐应用于眼科临床[1],现就我院于1997-10~1999-10间,所行完整随访资料的PRK 548例1056只眼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48例1056只眼,男324例,624只眼,女224例432只眼,年龄18~38岁,近视屈光度为-1.50D~-11.50D,本组资料按近视的屈光度分为A组(-1.50D~-6.00D),共207例,B组(-6.20D~-9.00D),共236例,C组(-9.20D~-11.50D),共105例。1.2 术前检查包括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上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在中低度近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80患眼)中低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行个性化飞秒(F-LASIK)术,观察组实施经上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 纳入行激光治疗近视的患者21例,42眼,每个患者的一只眼睛随机行TransPRK术,另一只眼睛行LASEK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1、2、3天疼痛评分,3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Haze分级。结果 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PRK组上皮愈合时间明显较短(t=3.23,P=0.04)。术后第1天和第2天,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9,P=0.017;t=2.335,P=0.030)。TransPRK组术后疼痛评分更小。第3天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1,P=0.162)。TransPRK组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裸眼视力明显好于LASE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5,P=0.007;t=3.423,P=0.003)。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Haz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ransPRK比LASEK更为舒适,早期角膜上...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是1999年由意大利Camellin首创,以其独特的优点,既保留了完整的角膜上皮,避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因角膜屏障功能缺乏引起的疼痛,同时又消除了LASEK手术中板层刀的相关并发症,已逐渐受到屈光手术医生的青睐。但现行常规LASEK手术后早期临床效果差,恢复期长等,使得部分眼科医生对LASEK产生怀疑或放弃。自2004年底对LASEK角膜上皮瓣行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前 ,对近视的治疗已有多种手术方法 ,但 PRK仍是最简单、安全的手术方法之一 ,国内外已有不少成功的报道 [1 ,2 ,3 ] 。但对其远期疗效 ,国内报道较少 ,现对我科 1996年1月开展 PRK以来治疗的中低度近视、随访时间 3年以上的12 6例进行分析 ,以评价 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远期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6年 1月至 1997年 5月 ,我院共行 PRK治疗的近视 1130只眼 ,其中随访时间 3年以上的中低度近视患者12 6例、 2 34眼。男 6 8例 ,女 5 8例 ;年龄 18~ 34岁 ,平均 2 3.4± 3.1岁。近视屈光度 - 1.0 D~ - 6 .0 D,平均 - 4.0 1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 用准分子激光机和自动微型板层角膜刀对127例近视进行LASIK术。结果 随访6个月,根据病人术前屈光度分为3组即Ⅰ组(中低度组)、Ⅱ组(高度组)和Ⅲ组(超高度组)。平均裸眼视力:Ⅰ组1.16,Ⅱ组1.02,Ⅲ组0.53;屈光度矫正率;Ⅰ组109.9%,Ⅱ组99.6%,Ⅲ组88.2%;基本摘镜率和完全摘镜率分别为:Ⅰ组99.2%和96.6%;Ⅱ组90.8%和81.4%;Ⅲ组54.7%和14.2%。结论 LASIK适合治疗各种不同屈光度近视,对超高度近视由于角膜厚度的限制和并发症的影响,其疗效稍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方法及结果分析。方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d keretomileusis,Lasek)作为一种新型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其原理是通过在角膜上皮上分离出一个角膜瓣,然后再用激光进行切削,最后角膜上皮瓣复位,并配戴角膜接触镜3d。本文对在我院接受LASEK治疗的中、高度近视患者62例(120眼)进行随访,平均年龄(22.3±4.0)岁,平均术前等球镜为(-8.57±2.16)D(-5.00~11.0D),平均角膜厚度518μm(462~530μm)。平均随访时间为6.5个月。术后常规观察视力、屈光度、角膜混浊程度、眼压、角膜地形图等情况。结果①术后角膜上皮混浊haze采用Faintes标准分级,62例中58例术后3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为0级,2例术后3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为0.5级,但无屈光回退,2例术后3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为l级,有不同程度的屈光回退;②术后屈光度及裸眼视力均在6个月内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和超过矫正视力的58例,占93.5%;③本组观察:角膜上皮瓣的厚度有差异,上皮瓣的厚薄与是否佩戴接触镜有关,与配戴接触镜时间长短有关,配戴10年以上接触镜者角膜上皮明显变薄。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确切、安全。高度近视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发病率低,无明显屈光回退发生,本组患者较少,有待于更多样本,更长时间临床观察和随访。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ivekeratec tomy ,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leusisasik)均为目前世界上治疗近视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所作的病例中随机抽取Lasik及PRK术后各 2 0 0例 (40 0只眼 )进行分析统计 ,比较Lasik和PRK对不同近视度数手术后的疗效 ,回退率及并发症等指标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 1 资料来源 在我院 1999年以来所作的 5 0 0多例近视眼病例中随机抽取术后资料完整的病例 2 0 0例 (40 0只眼 ) ,其中…  相似文献   

9.
金颖  王雁  杨坤  王璐  赵金荣  耿维莉 《天津医药》2018,46(9):978-982
目的 比较去上皮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近视矫正手术的低中度近视患者103例(103眼),LASEK组51例(51眼),FS-LASIK组52例(52眼)。比较2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残余等效球镜度(SE)、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相差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术后1、3个月2组UCVA、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LASEK组SE较FS-LASIK组升高(P<0.05),但术后3个月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EK 组和 FS-LASIK 组术后 1 个月、3 个月总高阶像差、球差均较术前增加(P<0.05);FSLASIK组彗差术后1个月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LASEK组彗差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LASIK组术后1个月全眼总高阶像差和彗差均较去上皮瓣LASEK组升高(P<0.05);术后3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去上皮瓣LASEK术式矫正近视术后早期可达到与FS-LASIK相近水平,尤其适用于低中度近视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两种眼内屈光手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在本院接受超高度近视治疗的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成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refractive lens,PC-PRL)植入术组与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组,每组各65例,平均随访7个月,观察两组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及视网膜并发症发生变化状况。结果手术后,两组在最佳矫正视力与裸眼视力方面均大幅改善(P<0.05),组间相比PC-PRL植入术组较LASIK组视力提升幅度大(P<0.05)。在屈光度方面,两组均大幅改善(P<0.05),组间无明显区别(P>0.05)。视网膜并发症状况统计,PC-PRL植入术组并发症率18.46%,LASIK组20%,组间差异不突出(P>0.05)。结论 PC-PR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在矫正视力、提高裸眼视力的方面临床疗效要优于LASIK术,两种术式均可大幅改善屈光度,起到矫正视力,提高视力的作用,同时又都具有一定不良反应,临床中应切合患者实际状况进行择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去瓣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Free-flap LASEK)矫治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2月至9月在我院行去瓣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患者58例(114眼),术后随访1年,观察上皮生长速度、自觉症状、视力、屈光状态、角膜Haze等情况。结果术后角膜上皮3-5天愈合(3.52±0.73)。眼部疼痛0级到Ⅱ级,无Ⅱ级以上疼痛。术后1个月,108眼(94.74%)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1年14眼(12.28%)屈光回退≥-1.00D。<-6.00D术后1个月仅见1级Haze,发生率2.27%,并于术后半年内消失;≥-6.00D术后出现1-3级Haze,发生率21.93%。结论综上所述,去瓣LASEK手术治疗中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快,疼痛轻微,视力恢复则较缓慢,且度数越高屈光回退率越大,haze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8例(35只眼)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随访观察l2个月以上,检查视力、眼压、屈光度及行、裂隙灯检查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其中11眼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9眼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行,5眼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3行。屈光度基本稳定;裂隙灯检查角膜瓣复位良好,眼底检查未见出血、渗出、视网膜裂孔。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预测性佳、术后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舒利迭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舒利迭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给予舒利迭联合西替利嗪,对照组单用舒利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9%和83.78%,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其中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利迭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中度哮喘能更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后巩膜加固术对变性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有完整资料的35例(56眼)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并发症及眼底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术前矫正视力0.06~1.0,术后全部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矫正视力0.08~1.2;术前眼轴长度(29.26±1.62)mm,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术后眼轴(28.25±1.76)mm,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0.5~3年,眼轴长度为(28.52±1.96)mm与术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屈光度(-16.76±4.52)D),术后屈光度(-14.56±4.46)D。结论改良后巩膜加固术能阻止近视的发展,保护视功能,是目前治疗变性近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唐晓蓉  刘福  江承平  胡厚祥 《中国药房》2011,(46):4389-4391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硝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95例,按用药方案分成非洛地平组(30例)、美托洛尔组(32例)、硝苯地平组(33例),3组均治疗6周,比较治疗后的血压下降水平和对靶器官保护作用,评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非洛地平组、美托洛尔组、硝苯地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7.5%、81.8%,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的降压效果均优于硝苯地平(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12.5%、15.2%;3组的平均心率均有一定程度降低,非洛地平组降低最明显(P<0.05),肌酐清除率均明显增加(P<0.05),左室心肌重量指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非洛地平、美托洛尔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大连港医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5例,采取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肝酶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ALT、AST、GGT、ALP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ALT、AST、GGT、AL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情况。  相似文献   

17.
龙敏  王永碧  张静 《中国药房》2012,(8):724-725
目的:观察头孢丙烯治疗儿童急性轻、中度扁桃体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头孢丙烯(7.5mg·kg-1,bi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1包或2包,bid)治疗。2组疗程均为7d,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明显优于对照组(78.33%)(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丙烯可有效治疗儿童急性轻、中度扁桃体炎,提高治疗有效率,服用次数少,依从性较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社区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娜 《中国药房》2012,(4):310-31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社区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78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压和脉压,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平痤方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40例):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平痤方;西药组,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组,口服中药汤剂平痤方,同时夜间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用药6周后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其中联合组基本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中药组和单纯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分值明显下降,与西药组及中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平痤方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柳氮磺胺吡啶(SASP)基础上联合法莫替丁和麦滋林-S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UC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病人均口服SASP,联合用药组同时加用法莫替丁、麦滋林-S。结果:总有效率、症状平均缓解时间、肠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在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理想,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