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医院ICU近年来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的种类及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范对策。分别在实施风险防范对策前后各选取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防范对策前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13~2014年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与2014~2015年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的100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之后,护理事件发生的次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护理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既可以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障护患安全,同时又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潜在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16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实施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实施前,2015年)和观察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实施后,2016年),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导管脱落、用药不当、护理不细致所致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关于规章制度、技术缺陷、语言沟通、责任心等方面的护理投诉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儿科临床潜在护理风险因素,给予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护理风险及投诉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医院手术室的1000例患者,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再选取2016年医院手术的1000例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而医生和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相关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以降低相应的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效果,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和管理办法。方法:分析实施前的2016年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于2017年收治的10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在护理工作中采取防范风险管理的方法后,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在使患者得到安全护理的同时,也减少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也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急诊科室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提高急诊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在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医院急诊科实施加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的各项培训与实践指导措施,在措施实施前后分别对急诊科室的护士进行自设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与护理纠纷问卷进行调查,对比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后急诊科室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结论:通过实施各项加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降低科室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针对2010年实施风险管理以来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护士与病人取得了互利双赢的效果,纠纷、投诉显著减少。结论:切实做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落实防范措施,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得到了安全、规范、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绍兴市柯城区中医医院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实施新的管理措施,并比较实施管理措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防范措施实施后,违规操作、文书书写问题、给药问题及非计划拔管等护理风险情况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防范措施实施后,护理投诉率为1.0%,低于实施前的11.0%(P0.05)。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实施前的83.0%(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风险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次数和护理投诉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为了加强对急诊科风险的管理力度,于2014年3月在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从实施该模式前后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之后护理质量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P0.05)。实施之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安全管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评估实施安全护理管理前后病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在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后,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及差错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后,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以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1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结合相关因素采取应对措施干预,比较防范措施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防范措施实施后跌倒、护理差错事件、院内感染、护理文书书写不合格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防范措施实施前(P0.05)。结论: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均会对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带来一定影响,针对具体影响因素,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干预,能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保障。方法:在血管外科病房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回顾性分析科室护理风险因素,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评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前后病区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并评估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血管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区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用于血管外科病房管理,能有效降低科室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外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方法:选择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200例外科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用药安全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分析两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外科患者坠床发生率、擅自外出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家属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外科护理用药中存在的风险,并实施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仅实施风险管理护理的急诊科患者5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实施风险管理护理联合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急诊科患者50例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杭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6月引进JCI标准后产科病房的100例产妇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因素,并与2015年7~12月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的100例产妇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之后,护理事件发生的次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产妇的总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实施防范措施之前(P0.05)。结论:在JCI标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既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产妇与护理人员的安全,又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实施流程再造前急诊输液患者400例和实施后患者400例。对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急诊科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例数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急诊输液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流程再造管理前(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流程再造后患者对流程管理、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护理全管理中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再造后的输液流程更高效、安全、合理,能够降低输液过程中的事故率,有效提升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管理防范措施。方法:2019年1月起对既往内科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并针对性地制定管理防范措施,从管理制度优化、规范护士培训、落实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调整内科护理管理方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2018年)和实施后内科护理管理评价情况,并分别于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参与满意度调查,比较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内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调查了解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针对性地制定管理防范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信息化护理病历在急诊监护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监护室于2017年8月起实施应用信息化护理病历,2016年7月~2017年7月为实施前,2017年8月~2018年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患者60例,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病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病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监护室患者管理安全中应用信息化护理病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病历质量,预防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风险安全管理小组,分析查找外科系统近年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实施干预后,护理差错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降低,护理质控得分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外科护理管理,能及时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能为医院的经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危机管理的实施在规避护理风险、降低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总结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制定出相应的危机管理对策,并于危机管理实施前后各1年内,分别选取300例妇产科急诊接诊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为对照组,实施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诊环节、问诊环节、护理操作环节、急救环节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危机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孕妇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