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对寒饮伏肺型哮喘大鼠环腺苷酸(c AMP)、环腺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及水通道蛋白5(AQP5)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寒饮伏肺型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激发+寒冷刺激建立哮喘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苓甘五味姜辛汤低、中、高剂量组,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ELISA检测大鼠c AMP、PKA、AQP5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 AMP、PKA、AQP5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c AMP、PKA、AQP5含量升高(P0.05),其中苓甘五味姜辛汤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可调节寒饮伏肺型哮喘大鼠c AMP、PKA、AQP5正常分泌,增加气道液体分泌,降低黏蛋白浓度,从而起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对姜炮制-配伍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OVA)+冰水浴法建立寒饮伏肺哮喘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组(SJF/GJF/PJF)及阳性药桂龙咳喘宁组(PC),给药后进行大鼠肺组织HE染色、肺泡灌洗液(BALF)炎性细胞计数,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同时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寻找寒饮伏肺哮喘大鼠血清、尿液相关差异性代谢物,MetaboAnalyst构建相关代谢通路。结果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可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大鼠BALF炎性细胞计数及血清中IgE、IL-4水平,升高血清中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寒饮伏肺哮喘大鼠体内共筛选出37种差异性代谢物(血清中15个、尿液中22个),MetaboAnalysis通路分析发现7条代谢通路可能与寒饮伏肺哮喘有关,涉及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干预后大鼠整体代谢轮廓趋向正常水平;且苓甘五味(干)姜辛汤治疗寒饮伏肺哮喘作用优于苓甘五味(生/炮)姜辛汤。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方中姜炮制成干姜入药治疗寒饮伏肺哮喘更为合理,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岩  李荣科  朱向东 《新中医》2015,47(10):212-213
<正>苓甘五味姜辛汤是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的名方,是体现哮喘"寒饮伏肺"病机的代表方,其主要功效是"温肺化饮",经古今医家临床实践证明,对寒饮伏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笔者将苓甘五味姜辛汤的近5年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基础医学认知倪明芳[1]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发现苓甘五味姜辛汤能明显改善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4.
郑瑜泓  袁世清 《光明中医》2022,(24):4477-4479
目的 研究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寒饮蕴肺型慢支炎大鼠模型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慢支炎组、寒饮蕴肺组与中药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气管注入200μg(1μg/μl)脂多糖并予以烟熏,寒饮蕴肺组与中药干预组烟熏后予以寒冷刺激,持续30 d。自第16天起,空白组和慢支炎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中药干预组予苓甘五味姜辛汤1 g/ml灌服,持续2周,检测血清中IL-2、IL-4与肺、支气管中AQP-1的表达水平。结果 IL-2、IL-4含量,慢支炎与寒饮蕴肺组比空白组高(P<0.05),中药组比寒饮蕴肺组含量低(P<0.05);AQP-1的表达水平,慢支炎组与寒饮蕴肺组比空白组高(P<0.05),中药组比寒饮蕴肺组含量高。结论 苓甘五味姜辛汤可通过降低IL-2、IL-4含量和提高AQP-1的表达,起到平衡调节炎症因子和气道液体的作用,达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张仲景治疗咳喘的名方,近年来众多医家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寒饮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中西医对CVA的认识和治疗,及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CVA的理论依据、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系统综述苓甘五味姜辛汤从饮邪辨治CVA的研究概况。结果显示目前针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CVA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仍较缺乏,已报道的临床研究在中医诊断、证候判定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今后的研究可在这些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6.
苓甘五味姜辛汤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亦是治疗寒饮郁肺的重要方剂,以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基本方,随证情变化加减化裁而衍生的苓甘五味姜辛汤系列方剂,在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关于苓甘五味姜辛汤的文献,旨在探索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加减变化的临床应用以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苓甘五味姜辛汤古今文献疏理,探讨苓甘五味姜辛汤中干姜、细辛、五味子在治疗寒饮咳嗽中的核心作用。方法:采用文献整理法,从方剂配伍理论、实验研究、临床运用三个方面论证干姜、细辛、五味子配伍的作用。结果: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表明,干姜、细辛、五味子药组在治疗寒饮咳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中干姜、细辛、五味子是医圣张仲景治疗寒饮停肺证的基本用药结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肺化饮法内外合治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和针灸科确诊为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肺化饮法,即温和灸结合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PEF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化饮法内外合治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中医认为寒饮伏肺和肺脾两虚是其病机之关键,以寒饮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温肺化饮、健脾渗湿的基本治则,予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探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寒饮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OPD大鼠模型黏蛋白的表达及清肺化痰汤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清肺化痰汤组各10只。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Real-time RT-PCR法检测MUC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UC5AC蛋白表达,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MUC5AC的表达。结果:COPD组大鼠气道上皮脱落,气道内有黏液分泌,肺泡结构呈实变,有大量炎症细胞渗出,清肺化痰汤组大鼠变化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UC5AC mRNA明显升高(P0.05),MUC2和MUC5BmRNA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OPD模型组可见MUC5AC表达明显,清肺化痰汤治疗后MUC5AC的表达明显下降;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MUC5AC蛋白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清肺化痰汤治疗后,肺泡灌洗液中MUC5AC蛋白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COPD模型中MUC5AC呈高表达,清肺化痰汤可抑制其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合二陈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实验组用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二陈汤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痰量、咳嗽及胸闷症状积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合二陈汤治疗感冒后咳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的调控机制研究。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清肺化痰汤低、中、高剂量组。Real-time RT-PCR法检测肺组织MUC5AC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MUC5AC蛋白表达,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MUC5AC的表达,ELISA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1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1)COPD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UC5AC mRNA明显升高,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清肺化痰汤治疗后MUC5AC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呈剂量依赖性,和模型组相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呈弱阳性表达,COPD模型组可见大量的MUC5AC表达,清肺化痰汤各组治疗后MUC5AC的表达明显下降;(3)ELISA结果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MUC5AC蛋白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清肺化痰汤各组治疗后,肺泡灌洗液中MUC5AC蛋白量明显低于COPD模型组(P0.05);(4)ELISA结果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清肺化痰汤各组治疗后,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蛋白量明显低于COPD模型组(P0.05),呈剂量依赖性;(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清肺化痰汤各组治疗后,大鼠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水平低于COPD模型组(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清肺化痰汤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调节TNF-α、IL-1β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气道上皮MUC5AC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余成勇 《新中医》2017,49(7):44-46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62例寒饮内停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给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以15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治疗前后评定中医症状积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咳嗽减轻时间、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咳嗽、痰量、神疲乏力、气短胸闷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实验组4项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咳嗽减轻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寒饮内停型慢性咳嗽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缓解症状的时间,药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大鼠肺组织黏蛋白5AC(MUC5AC)、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金水六君煎组和阿奇霉素组,每组6只。采用烟熏加气管内脂多糖滴入制作大鼠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成模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2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PAS染色检测气道杯状细胞数及黏液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MUC5AC、AQP5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符合COPD病理改变,肺功能及AQP5基因与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气道杯状细胞数、黏液量增加及MUC5AC基因与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水六君煎组大鼠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P0.01),气道杯状细胞数、黏液量减少及肺组织MUC5AC基因与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AQP5基因与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金水六君煎可促进肺组织AQP5表达,抑制MUC5AC表达,纠正黏蛋白/水盐比例失衡可能是其治疗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咳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162例分为两组,西医组79例给予头孢呋辛、氨溴索等治疗,中医组83例给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咳散加减治疗。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咳嗽分级评分明显低于西医组(P0.01)。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咳散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脾虚大鼠胃粘膜MUC5ACmRNA与蛋白表达的变化及补中益气汤对其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称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脾虚损伤组、补中益气汤组、非脾虚损伤组。脾虚损伤组、补中益气汤组大鼠给予100%大黄水煎剂灌胃,一天2次,连续10天。第11天补中益气汤组给予补中益气汤灌胃治疗7天,第18天,除空白对照组外的另外三组均灌服消炎痛造成胃粘膜损伤。采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MUC5ACmRNA,用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UC5AC蛋白。结果:与非脾虚损伤组比较,脾虚损伤组大鼠胃粘膜MUC5AmRNA、蛋白表达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与脾虚损伤组比较,补中益气汤组大鼠胃粘膜MUC5A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脾虚大鼠消炎痛攻击后胃粘膜MUC5AC蛋白表达显著下调,提示脾虚时胃粘液凝胶层防御能力下降,补中益气汤可提高脾虚大鼠MUC5AC蛋白的表达,提示该方可通过粘液蛋白MUC5AC促进胃粘液凝胶层的形成,增加胃粘液屏障防护功能,并与TFF1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这可能是补中益气汤胃粘膜保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空肠组织黏蛋白(MU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滋补脾阴方药组。采用复合方法建立脾阴虚证动物模型,连续38 d,滋补脾阴方药组于造模第25~38日予滋补脾阴方药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免疫组化观察大鼠空肠组织MUC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肠组织MUC2蛋白表达有降低趋势,MUC3和MUC5A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滋补脾阴方药组大鼠MUC2蛋白表达有上调趋势,MU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MUC5AC蛋白表达有下调趋势。结论滋补脾阴方药可改善脾阴虚模型大鼠MUC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杏二三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麻杏二三汤低、中、高剂量组,各6只。采用烟熏加气管内脂多糖滴入制备COPD模型。分别予以阿奇霉素及低、中、高剂量麻杏二三汤连续14 d灌胃干预,模型组予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学表现;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大鼠肺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酚红排痰实验检测气道黏液分泌;RT-PCR检测黏蛋白MUC5AC、MUC5B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黏蛋白MUC5AC、MUC5B蛋白相对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符合COPD病理改变,肺阻力明显增加、肺顺应性明显下降(P<0.05),气道酚红排泌量及肺组织MUC5AC、MUC5B基因与蛋白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及麻杏二三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肺阻力明显减低(P<0.05),气道酚红排泌量及肺组织MUC5AC、MUC5B基因与蛋白明显减少(P<0.05)。结论下调MUC5AC、MUC5B基因与蛋白表达可能是麻杏二三汤治疗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以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吸入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抗感染治疗,2组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缓解咳嗽、气喘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对肺部痰呜音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治疗婴幼儿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解毒清肺合剂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气道滴注脂多糖联合烟熏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4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解毒清肺组与克拉霉素组。模型组、解毒清肺组、克拉霉素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解毒清肺合剂、克拉霉素灌胃,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连续30 d。实验第31日,处死大鼠提取肺组织,每组随机选取6只,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及黏液腺体增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黏蛋白5AC(MUC5AC)m 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及气道上皮NE、MUC5AC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气道上皮黏液腺体增生、肺组织NE及MUC5AC m RNA表达、气道上皮NE及MUC5AC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清肺组气道上皮黏液腺体增生显著降低(P0.01),且作用与克拉霉素组相当;解毒清肺组肺组织NE、MUC5AC 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作用优于克拉霉素组;解毒清肺组气道上皮MUC5AC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作用与克拉霉素组相当。解毒清肺组和克拉霉素组气道上皮NE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无差异。结论解毒清肺合剂通过NE下调MUC5AC蛋白表达,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