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临床应用的优劣。方法截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共420例患者分为超声组及DSA组,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超声组斑块检查率较DSA组高27.76%,颈动脉狭窄≥70%患者检出率DSA组较超声组高15.4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20例患者共检查出动脉硬化339例,检出率为80.71%,病变左侧较右侧多,颈动脉分叉处(BIF)占47.74%,扁平斑占49.71%。结论颈动脉硬化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多见,行颈动脉检查可早期发现斑块,DSA为检查金标准,在颈动脉高度狭窄患者中检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用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诊断急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会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80例患者均进行CT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进行DSA检查的结果作为诊断其病情的金标准,观察用CTA检查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结果:对80例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与分析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对脑出血患者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1月在湖北省宜都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20例疑似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判定诊断的价值。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为脑出血68例,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诊断为脑出血66例,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对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59%(65/68)、98.08%(51/52)、96.67%(116/120)。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检查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烟雾病、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2%、87.50%、83.33%、100%。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对于不同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29%、100%、100%、100%。结论 64排颅脑CT血管造影检查对脑出血患者病灶的诊断价值比较高,可有效判定颅内动脉的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21例行单侧血管重建术的烟雾病患者的多层螺旋CT的CTA图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图像,分别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患者的CTA及DSA图像显示的重建血管质量及通畅性进行评分,测量重建血管的吻合部血管管径,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CTA图像均可清晰显示重建动脉走行的周围结构解剖关系。CTA与DSA对重建血管的图像评分及重建血管管径测量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排螺旋CTA检查对重建血管的显示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可将CTA作为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随访评估重建血管情况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并分析多层螺旋CT肝脏兼容性血管造影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2例2016年2月—2019年8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对其均行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及多层螺旋CT肝脏兼容性血管造影检查,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并分析多层螺旋CT肝脏兼容性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结果 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发生穿刺口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行DSA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未发生穿刺口血肿的465例作为对照组,将术后发生穿刺口血肿的35例作为观察组。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基础性疾病情况等,采取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DSA术后发生穿刺口血肿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体重指数(BMI)>28 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MI>28 kg/m2、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是DSA术后发生穿刺口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SA术后发生穿刺口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BMI>28 kg/m2、合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应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降低穿刺口血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8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DSA技术,观察组采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对比两组图像质量、动脉和病灶显示情况、门静脉分支检出率、肝动脉分支检出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侧支循环血管、小病灶、小病灶供血动脉、小病灶侧支循环血管显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动脉分支3/4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静脉分支1级、2级、3/4级检出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图像质量、动脉显示率,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研究便秘患者动态排粪造影的基本特征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和分析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便秘患者,以数字胃肠机为主要器械予以动态排粪造影,并分析和测量直肠肛管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所有便秘患者当中,有18例患者直肠前突,2例患者肛管狭窄,15例患者盆底肌痉挛合并直肠前突,7例患者耻骨直肠肌肥厚合并直肠前突,5例患者直肠粘膜脱垂合并直肠前突,5例患者会阴下降合并直肠前突,1例患者内脏下降合并直肠前突。结论动态排粪造影可清晰显示出便秘患者实际病因,对于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去骨减影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完整疑似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3例,均行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并与手术或血管内介入结果对比。结果 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手术或血管介入栓塞术确诊颅内动脉瘤44例,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40例,敏感性为90.91%(40/44)。DSA诊断动脉瘤42例,敏感性为95.45%(42/44)。CTA与DSA相比较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无创、安全、快捷的检查技术,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分析可以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临床指征的主要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取并予以全脑血管造影的6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有40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结果表明患者动脉狭窄情况已得到控制,有5例患者存在低血压,6例存在心动过缓,1例存在HS。结论基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而言,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可取得显著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 (RANTES) is a chemokin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 (AS), which is the major caus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CVD).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circulating RANTES level and overall AS conditions of cardiac and cerebral vessel beds in patients with ICVD.MethodsPatients with ICVD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Xuanwu Hospital from April 1, 2019 to June 30, 2019 were prospectively enrolled in the study. Plasma RANTES level was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o represent the circulating RANTES level. The integrated AS burden of the cervicocephalic and coronary arteries was examined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nd reflected by “cardio-cerebral AS burden (CCAB)” as a continuous variable. Then, the relationship of plasma RANTES level and CCAB in patients with ICVD was analyzed by correlation analyses and general linear models.Results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ICVD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CAB and plasma RANTES level in ICVD (r = 0.786, P < 0.001), independent of age, sex, acute or chronic phase of ICVD, and mono or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djusted B for ln RANTES, 12.06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7.572–16.533). The association of plasma RANTES level with AS conditions (burden, severity, and extent) in single cardiac or cerebral vessel bed was similar to that with CCAB, bu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CCAB was higher (increment ranged from 0.126 to 0.397).ConclusionsPlasma RANTES level was an independent indicator for the integrated AS burden of the cervicocephalic and coronary arteries in ICV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S conditions using the novel continuous index CCAB might be important in revealing the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ulating RANTES and AS in patients with ICVD.  相似文献   

12.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及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尽管冠心病与脑血管疾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但其治疗却不尽相同,二者同时发生时,病情常常会更严重,治疗也会更棘手。本文从冠心病合并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或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现况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CAT)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对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再发性CA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颈动脉超声及颈部CT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伴易损斑块,40例)与对照组(非易损斑块,80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血压、颈动脉易损斑块厚度及180天内复发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hs-CRP、纤维蛋白原、Hb Alc水平及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后7、14及30天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复发率和入院后30天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及以上斑块患者的复发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轻、中度斑块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重度及以上斑块患者的复发率与轻、中度斑块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重度及以上斑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轻、中度斑块患者(P<0.05)。结论再发性CAT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较大程度地影响脑血管事件发生,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等速肌力训练仪结合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等速肌力训练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m RS≤2分的患者比例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增加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无骨折、肌肉拉伤、肌肉疼痛、皮肤损伤、皮疹等不适,耐受性良好。结论等速肌力训练仪结合康复训练可改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异丙酚与七氟醚对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03例择期行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异丙酚组(52例)和七氟醚组(51例)。异丙酚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七氟醚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七氟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1)、插管时(T_2)、插管后5分钟(T_3)、取瘤30分钟后(T_4)及手术结束时(T5)5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及脑短暂充血反应率(transient hyperemic response ratio,THRR)。结果在T_2、T_3、T_4、T5时刻,两组患者MAP和HR均显著低于T_1时刻(P<0.01),且异丙酚组患者MAP和HR均显著低于七氟醚组(P<0.01)。在T_2、T_3、T_4、T5时刻,七氟醚组患者PI均显著高于T_1时刻(P<0.01),THRR均显著低于T_1时刻(P<0.01)。在T_2、T_3、T_4、T5时刻,异丙酚组患者PI均显著低于七氟醚组(P<0.01),THRR均显著高于七氟醚组(P<0.01)。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无明显影响,七氟醚可降低脑微小动脉顺应性,减弱患者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质粒PLXSN-Bcl-2基因重组体对缺血性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根据改良线栓法将225只雄鼠制成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小时模型,随机分为Bcl-2组(注入质粒PLXSN-Bcl-2)、空质粒组(注入质粒PLXSN)和生理盐水组(注入生理盐水),每组各75只,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检测各组雄鼠的VEGF蛋白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脑梗死体积。结果 Bcl-2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脑梗死体积均低于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cl-2组大鼠不同时间点VEGF蛋白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质粒作为载体,经大鼠侧脑室导入Bcl-2基因,能够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促进VEGF蛋白阳性表达,为缺血性脑梗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发病至治疗时间≤6 h的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7月19家卒中中心收治的103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血管内治疗组(65例)和非血管内治疗组(38例)。观察血管内治疗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48 h急性再闭塞率及血管穿孔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死亡率、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血管内治疗组中57例患者血管再通良好,血管再通率为87.7%,48 h内血管急性再闭塞率为7.7%,血管穿孔发生率为1.5%。两组90 d mRS评分≤2分的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04,P=0.088)。两组患者90 d全因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与非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在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纳入试验组,选择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行rs-fMRI扫描,以Broca区为种子点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左侧小脑前叶、梭状回,左侧后扣带回,左侧额内侧回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右侧后扣带回ALF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静息态下同Broca区呈负相关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额叶白质,左侧额内侧回,左侧丘脑,左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枕中回,后扣带回、胼胝体压部,两侧楔前叶;与Broca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岛叶,左侧前扣带回,左侧颞上回、颞中回,左侧额上中下回、额内侧回,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钩回,左侧小脑齿状核,左侧小脑,右侧前扣带回,右侧眶回、直回,右侧小脑后叶,右侧脑干。结论 rs-fMRI作为一种神经疾病影像学新技术,可以反映脑局部功能和功能网络的变化,在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将其分为障碍组(48例)和正常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hs-CRP水平和其他临床特征的差异,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hs-CRP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障碍组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水平升高、高脂血症、左前降支血流量减少均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均P <0.05)。hs-CRP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701~0.896,P <0.001)。hs-CRP水平与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呈正相关(均P <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前降支血流量均呈负相关(均P <0.05)。结论 hs-CRP对预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