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5)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中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年-2014年8月在我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9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5例足月儿,45例早产儿。对所有出生在28 d内的新生儿进行监测,探析其a EEG振幅电压、睡眠-觉醒周期、背景波图形的变化情况,并把监测的结果详细记录。结果:(1)振幅电压:在1~3 d,足月顺利出生的新生儿最低及最高振幅平均值均属于正常的范围;早产儿随着胎龄的增加,a EEG的最低及最高振幅趋于正常。(2)睡眠-觉醒周期:90例新生儿当中,有86例在出生后的3 d之内均出现成熟的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的平均日龄为(1.9±0.4)d,随着胎龄增加,睡眠觉醒周期经历了从无-不成熟-成熟的发展规律。(3)背景波形变化:在45例足月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当中,有44例新生儿a EEG背景出现波形连续性的变化。结论:使用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脑发育成熟度进行监测,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对比分析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及健康婴儿的相关监测指标,探讨aEEG在评估HI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HIE足月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新生儿均做a EEG、脑电图描记,根据监测结果记录脑电最高电压、最低电压、睡眠觉醒周期(SWC)、aEEG结果等4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高电压及最低电压比较,观察组最高电压均值高于对照组,最低电压均值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SWC中成熟SWC、不成熟SWC及无SWC为观察指标,两组SWC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aEEG监测以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重度异常为分类指标观察发现,两组aEEG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正常婴儿比,aEEG在监测HIE患儿时数据出现明显差异,在诊断HIE患儿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临床应对疑似HIE患儿进行aEEG监测。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9)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HIE患儿21例作为研究对象(HIE组),健康足月儿20例为对照组,生后6 h内进行脑电图描记及振幅整合,观察a EEG结果分类与HIE临床分度的关系,检测出生6 h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观察a EEG结果与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关系。于12月龄时进行贝利发育量表的发育商随访。结果 a EEG结果与HIE临床分度呈正相关(P0.05);正常、轻度异常、重度异常a EEG组患儿生后6 h的S100β蛋白含量分别为(2.68±0.59),(4.72±1.15),(7.73±0.91)μg/L,对照组S100β蛋白含量为(1.36±0.51)μg/L,a EEG程度越重S100β蛋白含量越高(P0.05);重度异常a EEG患儿的智力发展指数、运动发展指数值较非重度患儿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a EEG可用于新生儿HIE的脑功能评价,对HIE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检查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本院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脑CT检查,观察其脑萎缩发生率的差异,同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影像学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0例精神分裂症脑CT主要表现为脑萎缩,其中皮质型表现为脑沟、脑池及脑裂增宽、变粗;髓质型表现为侧脑室、第三脑室的增大;混合型常有皮质型和髓质型的表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为51.67%高于健康体检者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发生率高于41~50岁、31~40岁、30岁,病程≥10年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发生率高于10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CT表现脑萎缩与年龄、病程、阳性家族史、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检查以脑萎缩为主,与年龄、病程、阳性家族史及阴性症状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及窒息恢复后血浆心钠素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窒息及窒息恢复后血浆心钠素的浓度,并与正常新生儿对照比较。结果表明,窒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窒息程度越重,水平越高。随窒息的恢复,水平有所下降。恢复后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比较无明显差异。这表明,血浆心钠素在调节新生儿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影响病程转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动脉脐血血气分析与围生期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脐血血气分析与围生期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42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和42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pH、PCO2、PO2和BE水平的变化。结果:窒息组pH、PO2和B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组与宫内窒息组pH、PCO2、PO2和B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进行动脉血气检测分析,可迅速判断围生期新生儿的缺氧情况,并为早期的复苏及抢救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并且防止发生宫内窒息病例的遗漏现象。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侯与头颅CT的关系,使中风病的中医辨证更直观、更完善,并能及早预测本病的预后。方法:对10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临床辨证,按Pullicion公式:长(cm)×宽(cm)×CT或MRI扫描阳性层数/2计算脑梗塞体积。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梗塞部位最多的在基底节区。梗塞体积与痰证、风证、火热证、气虚证有明显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CT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中医辨证与头颅CT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将所有病例按四诊信息辨证分为阴虚证、气虚证、火热证、痰湿证;然后将病人的头颅CT检查的梗死面积、部位及数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证型与梗塞直径、部位和数量的关系表;探讨头颅CT检查结果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脑梗死数目及面积有显著差异.结论:头颅CT检查的梗死面积、数量及部位与标准证型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系指围生期窒息所致脑部缺氧缺血性损伤,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轻者预后尚好,较重者可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和惊厥等。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很难确诊,而CT却能提供准确诊断,对临床上正确处理窒息患儿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沈玲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5)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正规呼吸的缺氧状态,也是出生后的一种紧急情况。因此,必需在产前予以充分估计和出生时的正确处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和降低死亡率。凡是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在子宫内环境及分娩过程密切相关,各种影响母体胎儿间血液循环气化交换的原因,都会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或窒息,它可以出现于妊娠期,但大多数出现在产程开始后,如缺氧严重而且发生得早,则胎儿在宫内即可死亡,如果缺氧发生在产程中,使胎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刺激呼吸中枢以致早期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施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3):247-248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 ,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从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 4 0例 ,现将其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0例 ,男 2 3例 ,女 17例。早产 9例 ,足月产2 5例 ,过期产 6例。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 11例 ;异常分娩 2 9例 ,其中剖宫产 12例、产钳 9例、头吸 8例。 1分钟后 Apgar评分 :4~ 7分 31例 ,0~ 3分 9例。治愈 39例 ,死亡 1例。2 临床分析2 .1 发生原因。胎儿宫内缺氧 :任何原因引起胎儿缺氧 ,在分娩前未纠正 ,娩出后可表现为窒息 ,此种表现可以说是胎儿缺氧的延续。呼吸道阻塞 :产前或分… 相似文献
14.
15.
许瑞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0):2236-2237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时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居新生儿死亡原因首位。据报道 ,产前及产时缺氧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 35 .7% ,约有 90 %以上的窒息儿在产前已具有发生窒息的危险因素或临床征象[1] 。因此 ,要及时发现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及征象 ,产前做好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及抢救准备工作 ,以期降低新生儿病死率。1 临床资料本院 1989年 3月— 1991年 6月活产儿 4 4 83例 ,其中窒息儿 (在出生时进行 1min及 5minApgar评分以总分 7分以下为新生儿窒息 ) 16 5例。孕周 <37周 132例 ,窒息 2 6例占19.6 9% ;37~ 4 0周 2 90 4例 ,窒息 79例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复苏成功率的策略。方法:复习67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病例的病历资料,总结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复苏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结果:窒息发生的主要原因中以产程异常、脐带异常、胎盘异常多见,分别排一、二、三位。新生儿窒息复苏程序与方法全部参照我国2005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严格按照ABCDE方案实施。结论:针对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应注意几占、细节,包括提前筛查新生儿窒息高危孕妇;及时正确的病情评价;产儿科医护积极协作与配合;严格执行正确的复苏程序与方案;熟练掌握复苏技术;注重初步复苏成功后的进一步监护。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是一种评定新生儿行为及心理发育的良好方法,能较全面反应大脑的功能状态,可以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有利于优育和智力早期开发,促进神经系统代偿性恢复,防治伤残.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新生儿心理特征的研究显示,新生儿对外界有很大感受力,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并能学习记忆和适应环境能力.婴幼儿情绪的表达是原始的,直接与冲动和感觉相联系.从新生儿疾病的恢复期开始就指导家长,给予婴儿视、听、触觉等多方面的刺激,证实新生儿具有很多潜在能力.目前,我国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主要采用我国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美国Brazetlton医师提出新生儿行为评分法和法国Amiel-Tison的新生儿神经检查法中筛选出部分项目,并经全国12城市25个单位协作研究制定了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法,该测定是能全面评定新生儿行为能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临床手术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4500例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新生儿窒息最常见的因素为脐带因素,其发生率高达28.61%;紧接着的高发因素为胎盘因素和难产,其发生率分别为24.52%和23.97%;胎儿因素和母体疾病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5.26%和6.53%,其他因素占1.01%.此外,经阴道助产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6.62%)明显高于自然分娩(6.23%)和剖宫产(9.04%),互相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脐带因素,其次依次为胎盘因素,难产,胎儿因素,母体疾病,其他的因素如手术意外等较为少见;此外,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也有很大的相关性.针对不同的致病因素,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还要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救治。方法对149例窒息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经验。结果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主要为胎儿宫内窘迫、脐带问题、宫缩过频过强、胎位异常、羊水异常、胎盘功能异常、产程异常、早产及胎膜早破等。149例窒息新生儿救治成功105例,6例死亡,38例转儿科观察治疗。结论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提早针对其原因实施救治可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远期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救治。方法对149例窒息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经验。结果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主要为胎儿宫内窘迫、脐带问题、宫缩过频过强、胎位异常、羊水异常、胎盘功能异常、产程异常、早产及胎膜早破等。149例窒息新生儿救治成功105例,6例死亡,38例转儿科观察治疗。结论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提早针对其原因实施救治可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远期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