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乳腺钼靶显示微钙化的乳腺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为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寻找新的指标.方法 对31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钼靶摄影机常规摄取乳腺轴位、斜位片,判断有无微钙化,并与肿瘤类型、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ER、PR、C-erbB-2等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各临床指标与钼靶钙化的关系.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内癌组中微钙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浸润性导管癌组(P〈0.05).微钙化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以I期为对照,II期OR=1.822(95% CI 1.013~3.276),III期OR=3.646(95% CI 1.772~7.503),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OR=1.761(95%CI 1.124~2.760),P〈0.05].微钙化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OR=1.710(95%CI 1.078~2.712),P〈0.05],与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OR =1.597(95%CI 1.023~2.494),P〈0.05].结论 钼靶微钙化阳性患者更倾向于临床分期晚、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ER、PR阳性表达,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钙化是乳腺癌常见的影像学特征之一。乳腺癌中的钙化灶除了在其检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之外,同时还可以传递重要的预后信息。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中的钙化灶与不良预后有关,且钙化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目前对于乳腺癌普遍公认的3个常用评估预后指标有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病理学类型。伴有钙化灶的乳腺癌预后通常与Her-2受体表达率升高、患者存活率降低、复发风险增加、高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增加等因素有关联。乳腺癌钙化灶是临床影像学特征中很重要的发现,且对钙化灶形成的进一步理解可能会提高对乳腺癌形成的认知。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乳腺癌钙化灶的相关研究,总结乳腺癌中钙化灶的形成、影像学特征、病理指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微钙化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微钙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20例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微钙化的诊断效能。根据预后情况,将420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346例)和预后不良组(7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超声微钙化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肿块内部及其周边存在点状强回声,以及乳腺腺体内可见沿导管走形方向分布的点状强回声;伴钙化的肿块表现为边缘不光整,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部分纵横比> 1。其中部分微钙化患者腺体内沿导管走形方向分布的强回声光点,该类钙化提示可能有导管内癌或原位癌,患者预后较好;超声诊断乳腺癌微钙化的准确率为71.4%(95% CI:0.672,0.845),敏感性为74.2%(95% CI:0.703,0.871),特异性为62.8%(95% CI:0.575,0.726),阳性预测值为86.1%(95% CI:0.744,0.943),阴性预测值为43.8%(95% CI:0.363,0.5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 2 cm[O^R=2.401(95% CI:1.105,5.216)]、有淋巴结转移[O^R=2.583(95% CI:1.494,4.466)]、微钙化[O^R=5.376(95% CI:2.105,13.729)]是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TNM分期为Ⅰ、Ⅱ期[O^R=0.269(95% CI:0.160,0.452)]、术后放疗[O^R=0.345(95% CI:0.202,0.590)]、术后化疗[O^R=0.310(95% CI:0.179,0.537)]是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微钙化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乳腺癌手术患者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微钙化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现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微小钙化是X线诊断乳腺癌的主要直接征象。我们通过对微小钙化灶的形态、数目、密度和分布特征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提高X线诊断乳腺癌的正确率,从而达到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全世界每年约有 12 0万妇女患乳腺癌 ,其中有 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我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地区 ,但近年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对具有高危预后因素的乳腺癌病人进行积极的辅助治疗 ,也是提高乳腺癌病人生存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很多 ,较为经典的临床因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评价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淋巴结受累的数目多 ,程度广 ,受累部位高 ,预后差。多年来 ,人们试图寻找更为简便、直接的指标指导临床工作 ,如 :雌孕激素受体、c -erbB- 2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肿瘤的恶性转化、增值与分化等 ,具有预后意义。本文对影响乳腺癌的预后因素与生存期的关系进行综述。1 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itingcellneclearanti gen ,PCNA)和ki - 67是较为常用的反映肿瘤细胞增添活性的指标 ,二者均为核抗原 ,但在细胞周期的表现不尽相同 ,PCNA出现在细胞周期的G1后期、S期和G2 期 ,ki - 67出现在细胞周期的G1前期、S期、M期和G2 期 ,不出现在G0 期。PCNA属于调节细胞周期的...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频发的肿瘤,是女性致死性癌症的第二大因素。乳腺癌预后不佳,但是,一些实验研究证实在其治疗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人们在乳腺癌早期监测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其生存率。这一点提示我们,要进一步阐明早期乳腺癌的生物学机制,研制出更灵敏的乳腺癌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而血管钙化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明确尿毒症血管钙化的发生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防治。本文就慢性肾衰竭血管钙化机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不断完善 ,钼靶X线摄片质量有明显提高。在乳腺癌患者的X线片中发现微小钙化灶的比例也在增加 ,而微小钙化灶对乳腺癌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本院 1998年 11月~ 2 0 0 2年11月共 6 0 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有 2 2 0例钼靶X线片上有微小钙化灶 ,占总数的 37%。 19例早期乳腺癌 15例有微小钙化灶。患者年龄 2 2~ 87岁 ,平均年龄 4 3岁。2 ) 观察指标 :( 1)钙化颗粒的形状。针尖样钙化 :如折断的缝衣针针头 ,直径 0 .5mm以下 ,…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综合国内外近年来较有代表性的有关乳腺癌分子学指标的文献资料,对乳腺癌预后分子学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这些指标与乳癌预后不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的预后指标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随着新的检测方法及预后指标不断涌现,我们对乳腺癌的临床病程及生物学行为有了更充分的了解,从而指导合理的临床治疗.当前许多分子生物学的预后指标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其中一部分具有很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就目前已确立的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以及一部分未来可能有实用价值的预后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结合随访资料评价VEGF表达水平对预测乳癌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生存率分析显示,VEGF表达增强组无复发生存期及治后生存期均短,Kaplan-Meirer生存典线显示,VEGF高表达组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多元回归分析证实,VEGF具有重要的预后预测价值,但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VEGF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乳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早期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74年至1985年98例手术治疗的Ⅰ期乳腺癌的原发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CNA在Ⅰ期乳腺癌表达率为75.5%。随PCNA表达强度的增加无病生存率(5a,10a,15a)呈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CNA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40.7%)明显高于低表达组(18.4%,P<0.05);PCNA与病理发级,肿瘤大小及组织类型之间未见有相关性。结论:在1期乳腺癌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趋势,是估计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5.
病理性钙化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理性钙化是与器官损伤、疾病发生及假体植入相关,伴或不伴有显著的组织变性改变的一个病理过程。研究表明,机体由于促进与抑制钙化的调节机制的失衡而在特定位点形成病理性钙化,对于这些作用机制及调节过程的阐明,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病理性钙化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对病理性钙化的发病机制及其调控过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L SAB法观察 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VEGF的表达 ,并结合随访资料评价 VEGF表达水平对预测乳癌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生存率分析显示 ,VEGF表达增强组无复发生存期及治后生存期均短。Kaplan- Meirer生存曲线显示 ,VEGF高表达组复发率高 ,死亡率高 ,预后差。多元回归分析证实 ,VEGF具有重要的预后预测价值 ,但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VEGF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乳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钼靶摄影判断良恶性钙化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良恶性钙化的鉴别诊断,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8年8月我院14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钼靶X片的常见征象及恶性钙化的特点。结果:148例乳腺癌中,小结节影74例,乳腺钙化97例,其中,小叉样钙化16例,小杆样钙化15例,泥沙样钙化31例,团簇状钙化35例。乳腺恶性钙化一般具有颗粒较细、数目较多、密度偏低、分布广泛的特点。形态多为泥沙样、叉状、杆状、簇状、多种形状,部分钙化沿导管走行。结论:恶性钙化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虽有上升,但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病人的预后有所改善,双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过去临床医生往往认为双侧乳腺癌病人预后较差,治疗措施较保守。笔者试图通过对42例双侧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全面评价影响双侧乳腺癌病人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腺癌X线征象,提高对乳腺病变尤其是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术前行钼靶X线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的伴钙化的乳腺癌患者82例及伴钙化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伴钙化的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X线征象进行对照;以伴钙化的乳腺癌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组,对其钙化的大小、形态、密度是否一致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其钼靶X线表现不一,含有钙化的病变多见于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钙化伴肿块在各种病理类型乳腺癌中均可见,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多,钙化伴结构紊乱者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的钙化多为细钙化,且形态、密度不一致。掌握这一特征,可发现隐匿性及早期乳腺癌。结论钼靶乳腺摄影是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