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重症监护室(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疗效。方法:将ICU发生ADD、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与双歧杆菌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腹泻程度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7%(38/43),对照组为60.47%(2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腹泻程度积分、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能提高ICU ADD患者免疫功能,从而改善腹泻程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3.
葛根芩连汤原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组成,主治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的病证.导师李新民教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常应用此方治疗小儿泄泻,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临床用量情况。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95年至2011年与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相关的文献,对其中明确研究方法、处方用量及疗效判定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描述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临床实际用量、治疗疾病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文献为16篇,分为成人感染性腹泻、成人急性胃肠炎、成人慢性腹泻及小儿腹泻四大类,成人使用剂量范围为:葛根9~30g,黄芩6~15g,黄连3~10g,炙甘草3~6g。儿童使用剂量范围:葛根3~15g,黄芩2~10g,黄连3~10g,炙甘草3~9g。结论初步得到了葛根芩连汤治疗不同类型腹泻的临床有效剂量范围,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综合葛根芩连汤相关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梳理葛根芩连汤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葛根芩连汤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向正常状态转归,双向调节菌群多样性,上调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益生菌属,下调Tyzzerlla属等机会致病菌属,抑制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等致病菌属,且这种作用的发挥受用药剂量及疗程的影响。葛根芩连汤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增加体内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减少肠道炎症因子,加强肠道紧密连接,形成生物屏障,维持肠道屏障和内环境的稳定,从而发挥对疾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1)
目的观察影响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腹泻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200例门诊患者服用葛根芩连汤后筛选无效病例34人分别流行病学、煎服药方法、饮食嗜好等方面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情志因素、饮食习惯,文化程度和服药时程的长短都会影响葛根芩连汤疗效的因素。结论在应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腹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降低这些影响因素对病情的影响,从而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腹泻对血清内毒素(ET)、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水平及大便病原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均治疗3 d。评定2组治疗后疗效、大便正常率及病原学转阴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肠壁损伤因子、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67%)高于对照组(89.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ET、D-乳酸(D-LA)、一氧化氮(NO)、sCD1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正常率(94.67%)及病原学转阴率(92.00%)均高于对照组(82.67%、80.00%,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腹泻可降低血清ET、sCD14水平,抑制肠壁损伤及炎性反应,同时促进大便病原学转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湿热型的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阳性)患者分为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每组2D例,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门诊患者。治疗组口服葛根芩连汤中药汤剂,中药对照组使用龙胆泻肝汤中药汤剂治疗,西药对照组口服思密达治疗。治疗72小时后观察。评价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小时后排便周期、大便性状、发热症状及伴随症状,根据证候积分判定疾病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各组排便周期、大便性状比较,葛根芩连汤组疗效优于抗病毒口服液组(P〈0.01);发热症状比较,葛根芩连汤组疗效优于思密达组(P〈0.01);证候总积分疗效评价比较,葛根芩连汤组疗效优于思密达组(P〈0.01),抗病毒口服液组疗效优于思密达组(P〈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葛根芩连汤和抗病毒口服液均能显著退热,改善大便性状及伴随症状,但葛根芩连汤在治疗腹泻方面效果更好,并兼顾全身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综合征 ,是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数以夏秋季最高 ,发病年龄大多数在 1周岁半以下。发病原因常有感染因素、饮食因素和其它因素。本人在临床工作中 ,选婴幼儿腹泻兼有肛门周围皮肤红者用葛根芩连汤治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40例门诊住院婴幼儿 ,其中男 30例 ,女 10例 ;年龄 40天~ 3岁 ,其中 <1岁者 2 6例 ,1~ 3岁者 14例 ;大便 6~ 10次 /天 15例 ,10~ 2 0次 /天 2 1例 ,2 0次以上 /天 4例 ;病程 7~ 13天 8例 ,1~ 6天 32例 ;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16例 ; 度脱水 12例 , 度脱水 2 4例 , 度脱水 4例 ;…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探究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丽珠肠乐组(0.15 g·kg-1)、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10.08、5.04、2.52 g·kg-1),每组40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日均给予克林霉素(250 mg·kg-1)灌胃造模,连续7 d。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按相应剂量灌胃药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治疗14 d。分别在药物干预后0、3、7、14 d,从各组中随机抽取8只大鼠,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GC-TOF-MS)对大鼠粪便中SCFAs进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比较不同治疗时间组间代谢轮廓差异,并对大鼠粪便中SCFAs的组间含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PLS-DA结果显示,空白组与模型组可明显区分,在葛根芩连汤治疗7 d后逐渐趋近于空白组。进一步分析SCFAs组成后发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乙酸的占比增加,丁酸、戊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秋季腹泻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0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8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秋季腹泻患儿,葛根芩连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秋季腹泻目前认为由病毒感染引起 ,多为轮状病毒和埃可病毒、腺病毒等。对于病毒性腹泻抗菌药物无能为力 ,且大多数急性腹泻有自愈倾向 ,不应滥用抗菌药物 ,以免发生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故笔者选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疗效显著。1 临床资料1.1 选择对象 :收集 1997~ 1999年小儿秋季腹泻 86例 ,年龄为 6个月~ 6岁 ,其中男 51例 ,女 35例 ,病程2~ 4天 ,化验大便均无脓细胞及红细胞。1.2 治疗方法 :方药为黄连 10 g、黄芩 10 g、葛根 9g、泽泻 6 g、甘草 3g、茯苓 9g、木香 10 g,水煎服 ,每日 1剂 ,分 2次口服。对脱水重者 ,适… 相似文献
16.
17.
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32例张恩荣邯郸县妇幼站(056001)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为暴注下迫,便稀黄臭,呕吐频繁,短时内危及小儿生命。笔者自1990年至1991年以清热利湿,敛阴止利法治疗132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2)
目的探析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2月儿科接诊的秋季腹泻患儿86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76.7%,副反应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复发率0.0%低于对照组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秋季腹泻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效果佳、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葛根芩连汤配伍抗腹泻药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抗腹泻药效之间关系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用墨汁为显色剂,小鼠小肠推进率为指标;用番泻叶造成小鼠腹泻模型,以腹泻次数为指标,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药效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葛根芩连汤配伍降低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中,以黄连与炙甘草作用为主,葛根与黄芩能拮抗黄连的作用,炙甘草则增强黄连的作用.减少腹泻小鼠DI,主要作用药物为黄连,黄芩拮抗黄连,葛根能增加黄芩的作用,而炙甘草与黄芩黄连配伍后能增强黄连的作用.结论:在葛根芩连汤的抗腹泻药效中,其最佳组合为黄连炙甘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