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颅脑损伤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颅脑损伤亚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补阳还五汤煎剂,疗程均为30d;比较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治疗1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分、苏醒率、觉醒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治疗组GOS评分比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苏醒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觉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颅脑损伤气虚血瘀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89年2月至1991年3月以来对40例中风气虚血瘀证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该方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由元气亏虚瘀血阻络所致的半身不遂症。一、药物组成:生黄芪60克,当归15克,赤芍5克,川芎6克,地龙6克,桃仁6克,红花4克。二、方义: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气足则血行。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而和营,桃仁、红花、地龙化瘀通络脉,气旺血行瘀去络通,病自痊愈。本方用于气滞血滞,瘀血阻络所致各种疾病皆有疗效。三、典型病例例一,患者,男,60岁,干部。89年2月15日住院。患者于2月13日下午在工作时突然感到全身无力不适,坐于床上站不起来,不能说话出现右侧半身不遂,肌力零度,舌苔白,脉沉缓,左大于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查看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流变指标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流变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理,认为气虚血瘀、本虚标实是中风的主要病机.补阳还五汤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补气活血祛瘀,乃治疗气虚血瘀所致中风偏瘫的比较理想的方剂;其集补气活血、通络功效于一方,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血流量,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增进神经系统的修复,祛除脑府之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中风向愈.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小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190-191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 ,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归属于中医“中风”范畴。1 中风的病因病机中风为内科急症 ,其病因病机 ,历代诸说纷纭 ,河间主火 ,丹溪主痰 ,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非风”理论 ,清代王清任则专以气虚立说 ,爰立补阳还五汤。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 ,遵循《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之旨 ,倡导“肝阳化风 ,气血并逆 ,直冲犯脑”之论 ,明确了“… 相似文献
6.
《中医临床研究》2020,(12)
目的:对补阳还五汤在膝骨关节炎气虚血瘀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筛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将其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的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维骨力治疗。针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出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之后对疗效进行分析评价,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1%(32/4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均有改善,但试验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无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下降(P 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在膝骨关节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以很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膝骨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种老年疾病的前3位,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居多,并有逐渐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而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效应的研究则成为热点。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用来治疗半身不遂、瘫痿不用诸症的首选方。功效:补气,活血,通络。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及医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相互渗透,补阳还五汤的抗脑缺血作用机制得到了更全面及深入的诠释。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补阳还五汤的抗脑缺血作用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8.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6)
中风被列为"风""痨""臌""膈"四大难症之首,自灵枢首次提出病名后,历代医家不断研究,在张仲景邪实之说的基础上,巢元方将正虚主要归为气血亏虚,李东垣将"体虚"具体到"气虚",朱丹溪把血瘀与气虚并列,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认为气虚、血虚、瘀血等亦为中风的病因,至王纶撰气虚血瘀理论已初见端倪,王清任继承发展了前人学术思想,正式提出气虚血瘀致中风论。现代研究认为中风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亦与气虚血瘀相吻合,从现代研究校对论证了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的病机特点。治疗以益气活血为基本大法,应用补阳还五汤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液黏滞性,溶解血栓,抗脑缺血损伤,改善神经元超微病理结构,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细胞Ca2+超载,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含量,具有抗自由基的作用.临证时,须根据症状,审其气虚、血瘀之偏,遣方用药。未来应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寻找循证医学支持。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芍药、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功效,临床常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的预防和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十分复杂,其发生与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血液学及血液流变异常等诸多因素有关,并伴有脑循环机能和细胞代谢等方面的异常改变,如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局部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变性甚至死亡等。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方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较全面地探讨了其抗脑缺血损伤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10.
简版: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死(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气虚血瘀证CI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42例;西药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I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巴氏指数(BI)变化情况,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2周,分别在1周、2周时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1周、2周时NIHSS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1),Barthel指数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有效阻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程度,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味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8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比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中医临床研究》2020,(13)
目的:探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脑梗塞气虚血瘀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补阳还五汤组和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予常规西药治疗,补阳还五汤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和治疗1个月,补阳还五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o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别为(18.69±5.36)分、(14.06±5.69)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22.32±4.96)分、(18.06±6.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补阳还五汤组和常规组治疗后各阶段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补阳还五汤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补阳还五汤组治疗2周后神识为(1.83±0.72)分、语言为(2.13±0.86)分、面瘫为(0.69±0.31)分、眼征为(1.03±0.54)分、上肢瘫和指瘫为(3.58±1.69)分,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3.06±1.43)分、(3.14±0.98)分、(0.98±0.23)分、(2.01±0.79)分、(5.03±1.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补阳还五汤组生理机能为(18.06±3.15)分、生理职能为(20.31±4.18)分、躯体疼痛为(20.47±5.03)分、一般健康状况为(23.06±4.30)分和其他项目评分(62.35±4.03)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14.03±4.06)分、(12.03±2.69)分、(16.03±4.57)分、(19.03±5.17)分、(51.03±4.9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塞气虚血瘀证患者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效果良好,同时可进一步提升神经功能缺损修复效果,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改善神经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4.
汪明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要求的64例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对照组加服氯沙坦钾片,共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尿红细胞计数(RB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纤维蛋白原(Fb)、血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24 h UP、尿ACR、尿RBC、血Fb降低(P0.01),血AT-Ⅲ升高(P0.05),尿FDP降低(P0.05);对照组24 h UP降低(P0.01),尿ACR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尿RBC、血Fb、尿FDP均降低(P0.05),血AT-Ⅲ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能降低24 h UP、尿ACR、尿RBC、尿FDP和血Fb水平,升高血AT-Ⅲ活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CI) 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 例CI 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2 组均治疗14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P<0.05)。2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 及红细胞压积(HCT)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SV、LSV、PSV 及HC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S100-β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与对照组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CI 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脑损伤标志物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给患者家庭带来沉
重的负担,属中医学的“中风”。补阳还五汤是中医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的经典名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
效。近年来,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明,其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与抗脑
水肿、减少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再生、抗氧化应激、抗炎、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自
噬和铁死亡、调控miRNA 和外泌体的表达等密切相关。该文对近年来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的相关机制研究进
行综述,对后续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为益气活血名方.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就该方对脑缺血及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作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目的从氧自由基体系、TXA2/PGI2平衡、环核苷酸及钙等方面研究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沙鼠两颈总动脉结扎法脑缺血45分钟再灌注45分钟模型,于再灌注前腹注补阳还五汤(14g生药/kg)。家兔采用四血管夹闭法缺血30分钟再灌注45分钟模型,于缺血前静注该方(3.9g生药/Kg)。结果①补阳还五汤可抑制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含水量的升高(P<0.01),降低脑组织Na含量(P<0.05)和MDA含量(P<0.01),提高GSH-PX活性(P<0.01。)②家兔实验表明,该方可降低脑组织TXB2含量(P<0.05)和Ca含量(P<0.05),提高6—Keto—PGF1α含量(P<0.05)。结论该方可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防止脑内水钠潴留,对抗自由基的毒害作用,调节TXA2/PGI2平衡及防止脑内钙积聚等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