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摘 要目的:分析肩关节脱位治疗中外展外旋复位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 福鼎市医院诊治的8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外展外旋复位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手牵足蹬整复法,比较两组患者复位成功情况、肩关节病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 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复位失败率(2.50 %)低于对照组(20.00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复位时间、固定时间短于对照组,肩关节病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50 %)高于对照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0 %)低于对照组(2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2.50 %)高于对照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肩关节脱 位治疗中外展外旋复位法的临床效果较手牵足蹬整复法好。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联合温经通络汤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漳州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 102 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抽签法将其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1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温经通络汤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小针刀松解联合温经通络汤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 2 周、4 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 血清学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2 %,较对照组的 78.43 % 高;治疗 2 周、 4 周后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 2 周、4 周后观察组患 者肩关节活动度(外展、内旋、外旋)较对照组高;治疗 2 周、4 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前列腺素 E2(PGE2)水平较对照组低,上述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小针刀松解 联合温经通络汤治疗肩袖损伤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研究在肩袖损伤并肱二头肌长头腱病变患者中采用关节镜下肌腱联合固定术配合活血化瘀膏治疗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98 例肩袖损伤并肱二头肌长头 腱病变患者,采用奇数偶数分组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取关节镜下肌腱联合固定术治疗,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 6 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前驱力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肩关节活 动度也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 1 年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肩袖损伤并肱二头肌长头腱病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关节镜下肌腱联合固定术配合活 血化瘀膏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观察对颈肩腰腿痛患者行以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遂溪县人民医院 2017 年 5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 例)行以针灸治疗,观察组(25 例)行以 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功能受限评分、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疼痛评分、功能受限评分、肿胀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前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 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 %,高于对照组的 8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颈肩腰腿痛患者来说,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腰椎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按照是否开展平衡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 例:康 复训练)与观察组(60 例:平衡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 Neer 评分、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以及 Lyshol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Neer评分、JOA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 %,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给予平衡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疗效显著, 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研究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化州市中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5– 羟色胺 (5–HT)、β– 内啡肽(β–ET)水平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巴氏量表(BI)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 碍指数(ND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5–HT、β–E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β–E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HT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BI 评分以及 N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BI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VAS 评分及 ND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采取 小针刀治疗,有利于患者恢复颈肩部功能,明显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手法推拿松解肩胛下肌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福州市长乐区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肩周炎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35 例,常规物 理治疗)和观察组(35 例,常规物理治疗+中医手法推拿松解肩胛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国际视 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 等指标水平。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 VAS、WOMAC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CRP、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内收及伸展度 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中医手法推拿松解肩胛下肌治疗肩周炎患者可降低 疼痛程度以及 WOMAC 评分,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评分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局部正骨推拿治疗的同时,增加中药内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漳浦县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20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100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局部正骨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 动功能评分、主要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 治疗总疗效率为 98.00 %,高于对照组的 91.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 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运用局部正骨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时,配合使 用中药内服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其总体疗效,并将各项临床指标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9.
高乾  刘武军  邓成明 《天津中医药》2022,39(8):1032-1036
[目的] 观察针刺夹脊穴联合肩三针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喙肱韧带厚度对冻结期肩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诊断为冻结期肩周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刺夹脊穴联合肩三针治疗组40例和传统针灸对照组40例。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喙肱韧带厚度(CHL)。[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喙肱韧带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夹脊穴联合肩三针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内热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 136 例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8 例。 观察组采取内热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onstant–Murley 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2 %,高于对照组的 7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onstant–Murley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onstant–Murley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内热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临床效果较佳,可以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感, 帮助患者最大程度上恢复与提升肩关节肌力、关节活动能力以及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0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广东 祈福医院收治的 10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针灸治 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治疗前后的颈肩痛伴 上肢放射痛和颈肩压痛评分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肩痛伴上肢放射痛和颈肩压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肩痛伴上肢放射痛和颈肩压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6.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 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够减轻患者的颈肩痛伴上肢放射痛和 颈肩压痛。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分析新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在肩锋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万载县中医院 2021 月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诊治的 80 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且开展肩峰成形术治疗的患者,随 机分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新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身痛逐瘀汤联 合针刺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量化、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7.50 %,高于对照组的 8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开展肩锋成形 术治疗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采取新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方案,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改善其临床症状,加快肩 关节功能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与传统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探寻治疗冻结肩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2月后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0天及治疗2月后,2组肩部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能较好解除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在冻结肩的治疗中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海桐皮汤熏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冻结肩治疗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5例)给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观察组患者(55例)给予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肩关节运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冻结肩的治疗中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海桐皮汤熏蒸,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患者的肩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对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4 年 1 月至 2018 年 8 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 80 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将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 对照组选择传统肩袖修补术,观察组采用微创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1 周、2 个月、3 个月 VAS 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 %)比对照组(20.00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微创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对运动性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肩关节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 生活质量,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无痛管理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在锁骨骨折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 取河南宏力医院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 52 例行锁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6 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无痛管理结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 肩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状况。结果:手术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4.6 %,高于对照组的 61.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手术后 3 个月, 观察组患者 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 1、3 个月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 能 Constant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 照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无痛管理结合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应用在 锁骨骨折患者康复期,能加快患者康复效果,恢复其肩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究肌内效贴联合超短波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合并肩痛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6 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出其中在治疗期间产生肩关节半脱 位合并肩痛患者,共 80 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肩关节训练和超 短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情况、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肩关节 活动度。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峰和肱骨头间距(AHI)低于对照组,肩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肩关节活动 度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相较于常规疗法,肌 内效贴联合超短波的临床效果更理想,可有效控制肩痛,并较大程度地改善肩关节半脱位情况,促进肩部功能的恢复,进 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7 年 1 月 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疼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治疗效果、 并利用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进行评分,判断患者情绪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 %,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ADL 评分、SAS 评分及 SDS 评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SAS 评分及 SD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ADL 评 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颈肩腰腿疼痛患者治疗理中应用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 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将疼痛管理联合阶段性康复训练应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护理中,探讨对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 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08 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采取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 施疼痛管理联合阶段性康复训练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肩关节功能、主动屈曲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 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 组患者主动屈伸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通过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疼痛管理联合阶段性康复训练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肩关节功能,增加其主动屈 伸活动度,缓解其疼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PHF)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在揭阳 市慈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 92 例老年复杂 PHF 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 46 例。对照组为锁定钢板 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 95.65 %,与对照组的 93.48 % 相比,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7 %)明显低于对照组(19.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复杂 PHF 的疗效相当,但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手 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可根据 PHF 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