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光明新区中心医院年龄在6个月至3岁的腹泻患儿10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RV大便阳性抗原组患儿作为观察组(n=46),将RV大便阴性患儿作为对照组(n=63);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检查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清心肌钙蛋白c Tn-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中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CK、CK-MB、AST及c Tn-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水平(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K、CK-MB、AST及c Tn-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RV肠炎常引发心肌损伤,治疗后心肌酶水平可快速下降,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心肌酶检测,指导临床治疗,预防患儿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心肌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对65例确诊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轮状病毒肠炎的心肌损害发生率为62%,主要为心肌酶谱异常,有2项及2项以上心肌酶异常,其中CK-MB较敏感。结论轮状病毒肠炎的心肌损害发生率很高,主要是心肌酶异常。  相似文献   

3.
<正>腹泻是世界各地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轮状病毒是全世界婴幼儿重症腹泻最重要的病原。轮状病毒(ro tavirus,简称RV)性肠炎是波及全球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同时可以引起成人腹泻,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又名婴幼儿秋季腹泻。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约1125亿婴幼儿腹泻和90万婴幼儿死亡,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在越南每年因轮状病毒引起儿童死亡人数为2700~  相似文献   

4.
人类轮状病毒(rota Virus RV)作为婴幼儿急性肠炎的重要病原已有所认识,为了解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征,我们对2007年6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儿科出现的24例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较为常见,一般以突然发生心慌、气短、胸闷、倦怠无力、心电图异常、血沉增快为特征。笔者在临床中,以银翘散、养阴清心汤、炙甘草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本病20例,获效较为满意。治疗药物:连翘6—8克,银花10—12克,杏仁6—9克,芦根12—15克,大青叶10—12克,板蓝根15克,南沙参9—12克,麦冬10—15克,玄参15—20克,生地10—12克,炙甘草6—10克,丹参10—12克,桂枝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轮状病毒(RV)肠炎引起的肠道外损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2002年9月—2004年12月共收治RV肠炎患者328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入院前病程均≤3 d,临床表现及大便RV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RV肠炎,并出现2次以上抽搐,剔除电解质紊乱致抽搐者,既往无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癫痫、神经肌肉疾病史。脱水程度均为轻至中度。本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12个月8例,>12~18个月14例,>18个月~2岁6例,>2~3岁4例。1·2临床表现出现呕吐症状22例,发热19例,精神萎靡28例,嗜睡17例,前囟…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人1994年9月~1995年11月,我院儿科对门诊和住院的366例腹泻病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分析,快速一步法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及心肌酶谱的分析,微生态制剂和抗生素治疗效果上的对照等,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儿科肠道门诊和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366例作为观察对象。必须具备①年龄<2岁;②每天大便次数>4次;③大便性状为蛋花样便、稀水样便及稀糊状便者。其中~1个月6例,~6个月51例,~12月265例,~2岁82例。6~12周年龄组占72…  相似文献   

9.
人类轮状病毒(rota virus RV)作为婴幼儿急性肠炎的重要病原已有所认识,为了解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征,我们对2007年6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儿科出现的24例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提高防治水平。方法对本院2007年6月—2008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48例与同期住院的非轮状病毒肠炎58例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好发年龄,酸中毒、心肌损害发生情况与非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针对性治疗可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益气养阴解毒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病例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两组病例均给予能量合剂静滴,治疗组口服益气解毒汤;对照组采用西药抗菌、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病。我们自 1 998年以来 ,针对 2 8例气血亏虚型病毒性心肌炎以中西药合用进行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8例中男性 9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2 6~ 5 2岁 ;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中药汤剂以金匮薯蓣丸加减 :山药 30 g,当  相似文献   

13.
胃苓汤是《丹溪心法》一书中的古方 ,赵心波老先生用于治疗小儿泄泻 ,主治因风寒湿浸 ,寒湿相聚之泻 ,我们于 1997年 9月~ 1998年 2月共收治婴儿秋季腹泻 154例 ,其中 82例用胃苓汤治疗 ,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54例全部为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患儿 ,均符合中国腹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方法与结果。方法: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几种检测方式入手,分析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确诊的难度很大,例如心肌活检、病毒分离等均需要很高的技术与设备支持,因此此类检测方法目前还不能普及。现阶段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对临床症状的判断,一般符合2项或以上临床症状即可做出诊断。结论:及时确诊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另外,患者应当保证充分的休息,并采用改善心肌营养、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控制并发症的产生,一般治疗后恢复情况均良好。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是近年来的常见病、多发病 ,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国内外学者对其诊断和治疗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病程长短不同 ,预后大都良好 ,也有发展为迁延不愈者 ,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鉴于该病前驱症状表现多样化 ,且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 ,所以必须引起临床儿科医生足够的重视。现将 39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9例 ,女 2 0例。其中 1~ 5岁 12例 ,6~ 10岁 2 0例 ,11~ 14岁 7例。住院天数 <15天10例 ,<30天 2 2例 ,≤ 60天 7例。…  相似文献   

16.
成人轮状病毒性肠炎临沂市人民医院(276003)曲宝慧张祥敏1990年5月,临沂市某单位暴发成人流行性腹泻,发病人数达350人,其中重症157人收住医院。经大便常规及其他检查,疑病毒感染性腹泻,遂给补液、自配米汤ORS、病毒唑、庆大霉素等治疗,发病4...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临床的常见疾病。急性期后,后遗心律失常率高,因此急性期治疗至关重要。笔者自1996年开始,对本病急性期患儿,采用以黄芪精口服液[12]、牛磺酸颗粒剂[3]辅以一般抗心律失常药物、辅酶Q10胶囊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门诊及住院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诊断均按九省市小儿心肌炎协作组制定的标准(中华儿科杂志1984;22(3):180),病程均〈3个月,临床表现有胸闷憋气、乏力、心悸怔忡、心胸疼痛、自汗盗汗、头晕头痛、发热…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8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福宁  张丽萍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97-1698
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6个月至2岁以内小儿,极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我院2003年11月~2008年1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8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80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后引起心肌急性严重的炎症损害,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致命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现将我院1985年4月-2004年10月符合上述情况的108例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0.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急、病情危重,常造成诊断困难和不及时,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采取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因此需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为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1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