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止血方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12 h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止血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5、7 d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肢体肿胀程度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后开始逐渐降低,至术后7 d降至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节点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膝上15 cm及膝下10 cm处肢体周径及患肢肿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止血方可明显降低THA患者术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患肢周径,其在抗凝、减轻患肢肿胀方面与低分子肝素具有相同的效果,但其在减少术后出血风险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黄老消肿膏贴敷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及外周血炎症因子、血沉、D-二聚体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需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吲哚美辛巴布膏贴片外敷伤口周围,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黄老消肿膏外敷伤口周围。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3、7、14 d时患肢肿胀程度、皮肤周围温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血浆D-二聚体以及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 d、7 d时治疗组患者患肢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术口周围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血清CRP、血沉及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术后7 d时治疗组患肢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黄老消肿膏与吲哚美辛巴布膏外敷均能有效改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黄老消肿膏在早期作用更为明显,效果更稳定,同时黄老消肿膏在早期抑制炎症反应和抗凝血方面表现出比吲哚美辛巴布膏更好的效果,能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八珍汤联合围术期血液管理治疗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组,对照组53例予围术期血液管理,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八珍汤,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生化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 d、14 d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隐性失血量、异体输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联合围术期血液管理能有效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少异体输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总量以及术后引流量,DVT事件发生情况,出血征象发生情况,血小板计数,凝血五项。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输血总量、术前和术后14 d血小板计数、术前和术后14 d凝血五项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DVT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出血征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凝血五项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降低DVT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并预防术后出血征象的发生。但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降低DVT事件发生率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仍需长期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术后8 d观察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4.8%,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 d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8 d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时凝血四项指标均较术后第1天改善(P0.05);术后第8天,治疗组PT、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可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复元活血汤联合桃红四物汤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元活血汤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对两组相关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术后8d,TT、PT及FIB等指标均较术后1d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方面,术后8d,两组较术后1d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8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方面,观察组(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复元活血汤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显著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及降低D-二聚体水平,促使患者术后更好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益气活血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术后大腿与小腿周径均明显增加,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存在发生血液高凝状态以及深静脉血栓的高风险,而中医补肾益气活血疗法能够有效缓解高凝状态,减少大腿肿胀,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推拿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可以明显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降低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均行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围手术期基本预防措施,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舒筋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2组术前、术后3 d、14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统计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观察术前及术后2组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 d 2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降低,术后14 d观察组D-二聚体、Fib水平明显降低,PT、APTT明显升高(P 0. 05),且2组术后3~14 d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升高,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法(VAS)显著降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抚顺市中医院骨二病房收住院治疗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应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凝血时间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试验组术后凝血时间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及中药熏蒸治疗可明显改善双下肢血液循环速度,提高病灶区血药浓度,抑制血小板凝聚,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消栓汤"预防性治疗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脐周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消栓汤,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肢体肿胀周径、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情况,统计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2.94%),对照组出现9例(13.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日,2组患者VAS评分、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日(P0.05);观察组术后第7、14日,对照组术后第14日,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术后第1日(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7日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期血浆D-二聚体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术后加用中药消栓汤可以更早改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贾长虹 《光明中医》2012,27(5):924-925
目的 探讨中药双柏膏外敷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6膝膝关节置换术后的43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双柏膏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膝,分别观察两组术后1d肿胀程度、术后3d肿胀和术后7d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两组患肢术后1d肿胀程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实验组患肢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术后7d实验组患肢肿胀消退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双柏膏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效果肯定,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术后均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给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8天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4天和第8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机体凝血功能,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加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黄散加减冷敷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100例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肿胀,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冷敷;实验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中药(金黄散加减)冷敷,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d的髌下10cm处周径变化差异不大,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d、7d、l0d的髌下10cm处周径明显缩短(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标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d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差异不大,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d、7d、l0d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2周的HSS膝关节评分更佳(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 <0.05)。结论:金黄散加减冷敷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并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发挥传统中药在临床应用方面优势。方法:选取于2021年4月—2023年8月来本院择期进行单侧THA或TKA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单独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性抗凝,对照组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结合利伐沙班预防性抗凝。分别记录术前、术后3 d、出院前两组患肢肿胀程度、D-二聚体、凝血功能(PT、FIB、APTT、TT)及DVT发生率,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对比术前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肢均有不同程度肿胀,但治疗组患肢肿胀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消退,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术前D-二聚体,PT、FIB、APT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术后第3天PT、APTT、TT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3项数据均在安全范围之内。而在出院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胺体金免疫渗透试验(GIA)法测定2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患者在尿激酶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第1d、3d、1w、2w、治疗结束后)的D-聚体含量,同步测定患肢与健侧肢体周径差。结果:尿激酶治疗后D-聚体水平显著性升高,峰值出现时间平均为1.67d,治疗后1w D-聚体下降至治疗前水平,治疗后2w D-聚体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D-聚体降至正常范围,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与双下肢周径差的下降相符.结论:D-二聚体可以作为DVT治疗时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功能康复锻炼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将1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9例术后给予常规功能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79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患肢肿胀最大值、肿胀值、疼痛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患肢肿胀最大值、肿胀值、疼痛程度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功能康复锻炼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佳,且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并可减轻患肢肿胀。  相似文献   

18.
周剑鹏  张胜  高锦丽 《新中医》2014,46(3):96-98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与腓肠肌、股四头肌康复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中医组口服补肾益气活血方加腓肠肌、股四头肌康复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2组术前、术后第1、10天患肢周径和肿胀率的变化、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血小板(BPC)、D-二聚体(D-D)、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术后第10天,2组患肢肿胀均较术前明显减轻,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医组患肢肿胀消退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10天,2组患者D-D、PT、APTT及BPC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医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DVT发生率中医组为3.33%,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口服补肾益气活血方配合腓肠肌、股四头肌康复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与腓股肌康复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分为3组各30例。中医组服用补肾益气活血方加腓股肌康复穴位按摩,肝素组皮下注射依诺肝素,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3组术前、术后第1,10天患肢周径和肿胀率的变化,血小板(PL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中医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消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肝素组(P<0.01);PLT,D-D,PT,aPTT术后1d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0d中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呈显著性(P<0.01),中医组和肝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医组DVT1例(3.33%),肝素组DVT1例(3.33%),对照组DVT6例(20.0%),中医组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与腓股肌康复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3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29例采用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DVT发生率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含量变化。结果 2组术后均无DVT形成;2组的APTT、FIB及对照组的D-二聚体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2组PT术后均延长(P均<0.05),且治疗组术后D-二聚体检测结果下降(P<0.05)。结论肝素抗凝法与益气活血法均能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均能对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产生影响,且益气活血法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提示益气活血法能有效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高黏、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