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芦根多糖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肝及抗肝纤维化作用,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芦根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腹腔注射猪血清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7周后各给药组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组织SOD、GSH-px活力和MDA含量。结果芦根多糖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ST、ALT活性,降低血清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血清和肝组织SOD、GSH-px活力。结论芦根多糖可改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减轻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其保肝降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2个产地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个产地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200 mg/kg),古蔺赶黄草高、中、低剂量组(16.7、8.4、4.2 g/kg),巴中赶黄草高、中、低剂量组(16.7、8.4、4.2 g/kg),每日灌胃1次,连续5 d。然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以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肝、脾、胸腺脏器系数,检测血清肝功能、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有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系数显著升高,胸腺系数、脾系数显著降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肝组织MDA含有量升高,SOD、GSH活性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苯双酯组、古蔺赶黄草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清AST、ALT、TBIL水平和肝组织MDA含有量,并升高肝组织SOD、GSH活性(P0.05,P0.01),但巴中赶黄草各剂量组对肝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古蔺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巴中赶黄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泽泻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取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联苯双酯组(200 mg/kg),泽泻多糖低、中、高剂量组(300,600,1200 mg/kg),小鼠均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2 h后,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均ip CCl_4造成急性肝损伤。给药后测定小鼠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测定CCl_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损伤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ST,ALT,TBIL活性明显升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病理学观察肝损伤均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泽泻多糖中、高剂量能够明显降低AST,ALT,T-BIL活性,同时明显升高SOD活性(P0.05,P0.01);并能明显够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和明显降低MDA含量(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泽泻多糖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泽泻多糖多小鼠CCl4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丹参治疗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丹参灌胃处理,同时设立正常组、对照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肝组织行HE和Masson三色胶原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较模型组,丹参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时异常升高的ALT、AST、HA、LN、PC-Ⅲ(P<0.01),明显改善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学改变.结论 丹参具有治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蒙古扁桃石油醚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水飞蓟素组(0.05 g·kg-1)和蒙古扁桃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1.75g·kg-1)、中剂量组(1.25 g·kg-1)、低剂量组(0.75 g·kg-1)。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3 m L·kg-1(首次为5 m L·kg-1)每周2次,连续8周,造模同时各给药组灌胃给药。8周后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大鼠肝纤维化损伤时,模型组ALT、AST、ALP活性,血清HA、PCⅢ、CⅣ及MDA明显升高,而SOD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蒙古扁桃石油醚提取物可降低ALT、AST、ALP活性及血清HA、PCⅢ、MDA含量,而提高血清SOD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蒙古扁桃石油醚提取物治疗组肝纤维化有显著改善。结论:蒙古扁桃石油醚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AcO-BOA)对四氯化碳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后,给予不同剂量的AcO-BOA,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AcO-BOA能升高肝组织中的SOD,GSH活性,明显降低血清中的ALT、AST的活性和肝匀浆的MDA含量(P<0.05)。结论 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能降低肝损伤的程度,对四氯化碳导致小鼠急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麦冬多糖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设定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麦冬多糖3个剂量组分别为:高剂量组(400 mg/kg)、中剂量组(200 mg/kg)、低剂量组(100 mg/kg),阳性药采用联苯双酯(150 mg/kg)。以2 mg/kg的40%CC14花生油溶液造模,测定大鼠脏器指数,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以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麦冬多糖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中SOD的活性为(114.01±22.15),麦冬多糖400 mg/kg组为(222.16±29.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血清中MDA含量为(5.39±1.74),麦冬多糖400 mg/kg组为(1.93±0.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减轻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害。结论:麦冬多糖可以保护CC14所引导的急性肝损伤,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肝保护机制可能与抗氧化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竹笋提取液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竹笋提取液大剂量组、雷竹笋提取液小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造模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雷竹笋提取液能减轻肝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和肝组织ALT和ASF的活性,升高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且呈量效关系。结论雷竹笋提取液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胀方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CCl4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消胀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CCl4诱导大鼠成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开始时分别给予秋水仙碱1 mg·kg-1,消胀方200,400,800 mg·kg-1ig 7周。观察大鼠体重和肝脾指数的变化;采用HE染色和天狼猩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胶原沉积情况;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明显下降(P0.05),大鼠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明显增高(P0.01),大鼠血清ALT,AST,HA,LN,P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1),大鼠肝组织Hyp,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和消胀方组ALT,AST,HA,LN,PCⅢ均明显下降(P0.01,P0.05),Hyp,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P0.05),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P0.05);肝组织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肝细胞明显变性坏死,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肝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秋水仙碱和消胀方组肝组织假小叶数目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窦周围胶原沉积明显;秋水仙碱和消胀方组胶原纤维明显减少。结论:消胀方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炎症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组,石斛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乙醇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8周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肝脏TGFβ1、TIMP-1、MMP13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1、TIMP-1 mRNA的表达上调(P<0.05),MMP13 mRNA的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均能降低大鼠肝组织TGFβ1、TIMP-1 mRNA的表达,其中扶正化瘀组、石斛多糖中、大剂量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提高MMP13 mRNA的表达,其中以扶正化瘀组、石斛多糖大剂量为甚(P<0.05)。结论:石斛多糖具有下调TGFβ1、TIMP-1 mRNA表达,上调MMP13 mRNA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牛磺酸(Tau)对实验性肝纤维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实验用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牛磺酸低(150 mg/kg)、中(300 mg/kg)、高(600 mg/kg)剂量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540 mg/kg组,每组20只;采用CCl4复合法制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灌胃给药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ALT)、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测定血清中肝纤四项(CⅣ、PCⅢ、LN、HA)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并对肝组织细胞坏死和组织增生进行分级;通过天狼星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纤维化状况;测定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10、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牛磺酸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含量和CⅣ、PCⅢ、H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高剂量组LN含量显著降低(P0.05);牛磺酸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病变呈不同程度改善,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牛磺酸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中IL-10、TNF-α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牛磺酸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牛磺酸能够有效保肝降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鳖甲寡肽I-C-F-6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和鳖甲寡肽组。每组12只,CCl4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鳖甲寡肽组、联苯双酯组按0.12μg/g体质量皮下注射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周。检测血清或肝组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鳖甲寡肽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MDA、TNF-α含量下降,IL-4、IL-10含量升高,SOD活性增强,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TGF-β1抗体呈弱阳性表达。结论鳖甲寡肽I-C-F-6能减轻模型大鼠肝细胞损伤,具有抗氧化和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2 mg·kg-1)组、扶正化瘀(0.415 g·kg-1)组、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高、中、低剂量(80,40,20 g·kg-1)组,采用四氯化碳复合乙醇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8周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每日1次,连续4周,正常组、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第12周末,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H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组、扶脾柔肝方低、中剂量组血清中的ALT,AS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ALT,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组、扶脾柔肝方中剂量组血清中的HA含量明显降低(P0.05),扶脾柔肝方高剂量组H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扶脾柔肝方高剂量组最明显。结论: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下调纤维化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黄亮  陈志良  李亦蕾  漆林艳  易朝辉 《中药材》2012,(11):1836-1839
目的:研究甘草甜素-苦参碱合剂对TAA引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大鼠采用TAA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低、中、高剂量甘草甜素-苦参碱合剂,阳性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血清透明质酸(H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形态分析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Hyp、HA、ALT和AST显著降低(P0.05),ALB和TP显著升高(P0.05)。结论:甘草甜素-苦参碱合剂对TAA引起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复合法制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牛磺酸低、中、高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4周后,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ELISA测定大鼠血清肝纤4项[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含量以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血流动力学法测定大鼠门静脉压(PVP)、门静脉血流量(PVF)、平均动脉压(MAP)并测定心率(HR);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环鸟苷酸(cGMP),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牛磺酸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CⅣ、PCⅢ、HA及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牛磺酸高剂量组LN含量显著降低(P0.05);牛磺酸中、高剂量组大鼠PVP、PVF显著降低(P0.05),牛磺酸高剂量组MAP显著升高且HR显著降低(P0.05);牛磺酸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NO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牛磺酸高剂量组eNOS活性、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5);牛磺酸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牛磺酸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病变明显改善,其中牛磺酸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牛磺酸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牛磺酸保肝降酶,抑制氧化应激损伤,上调eNOS表达、提高NO含量,改善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金芪降纤保肝颗粒对大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金芪降纤保肝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实质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金芪降纤保肝颗粒治疗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2组以40% CCl4橄榄油混合液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第4周起治疗组予金芪降纤保肝颗粒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均连续用药8周,观察各组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 ①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球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②治疗组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③光镜观察治疗组肝组织病理明显改善(P<0.05).结论 金芪降纤保肝颗粒能延缓已形成的肝纤维化的进展,有明显的肝细胞保护作用,对40% CCl4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莲子心醇提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莲子心高剂量组(浓度1 000 mg/kg的莲子心醇提物按10 m L/kg灌胃,每日1次)、莲子心低剂量组(浓度500 mg/kg的莲子心醇提物按10 m L/kg灌胃,每日1次),每组8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水平;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及AST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均P<0.05),莲子心醇提取物治疗后,ALT及AST低于模型组(均P<0.05),ALB高于模型组(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可见明显的胶原沉积,并有假小叶形成,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严重,肝脏Hyp含量亦明显升高(P<0.05),而给予莲子心醇提物治疗后,胶原沉积明显减少,未见明显的假小叶,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减轻,肝脏Hyp含量亦明显降低(P<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MDA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均P<0.05),莲子心醇提物治疗后,MDA降低,SOD升高(均P<0.05)。(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α-SMA表达明显升高(P<0.05),莲子心醇提物治疗后,α-SM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莲子心醇提物具有抗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茵杞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8 mg/kg),以及中药低(8.28 g/kg)、中(16.56 g/kg)、高(33.12 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药物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连续干预8周,称取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计算肝指数,常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情况,PCR检测肝组织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相对表达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增加(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TC、TG、MDA、FF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减少(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TC、TG、FFA、MD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③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肝组织FFA、MDA水平及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④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水平较低剂量组明显下降(P0.05);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下降(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ALT、AST、TC、TG水平下降(P0.05);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肝组织TC、TG(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及FFA、MDA、SOD(高剂量组较低、中剂量组)水平随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较中药低剂量组减少(P0.05)。结论茵杞调脂饮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和肝脂水平,抑制脂质蓄积,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肝功能,改善肝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XRα、SREBP-1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渣驯正丁醇部位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250mg·kg-1APAP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做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AST、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P0.01),肝细胞出现明显的变性坏死;与模型组比较,渣驯正丁醇部位中、高剂量组能够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ALT、AST和MDA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P0.05)。结论:渣驯正丁醇部位中、高剂量组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软肝饮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除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外,其余用40%四氯化碳橄榄油皮下注射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持续5周。分成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及丹参软肝饮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5周后,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RAAS指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结果丹参软肝饮能够降低纤维化大鼠ALT、AST活性,提高ALB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丹参软肝饮能显著降低ACE活性,降低ALD和hng Ⅱ水平,升高PRA。结论丹参软肝饮能改善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并对其血浆中RAA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