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加例针刺,地仓透颊车,瞳子髎、攒竹透太阳,阳白透头维;翳风,牵正,人中,风池~(双侧);久治不愈选翳风、牵正、地仓、足三里,平补平泻,深度2cm,留针20min,1次/d。治疗组40例牵正散(荆芥10~15g,防风10g,白附子6~10g,僵蚕10g,葛根10~15g,白芷10g,苏木1~15g,红花10g,细辛3~6g,全蝎3~6g,蜈蚣2~3条;血瘀加地龙、红花;气虚加黄芪;肌肉痉挛加蝉蜕);1剂/d,水煎300mL,早晚口服;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面部肌肉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3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19例,用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对照组18例,单用牵正散治疗,疗程14天,观察症状情况并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痊愈4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高达89.4%,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透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9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常规针刺,患侧地仓、颊车、下关、听会、水沟、承浆、迎香、攒竹、鱼腰、阳白、丝竹空、承泣,双侧合谷、冲阳、足三里;耳后疼加翳风,头疼加太阳;浅刺,留针30min,行针1次/10 min,连续针刺6d休息1d,第2个疗程隔日1次。治疗组45例前3d常规针刺、浅刺,第4d结合透刺法,嘴角歪斜、不能鼓腮、流涎,针刺地仓透颊车;面部肌肉僵硬、无表情,地仓透巨髎、四白、承泣;不能闭眼,皱眉、攒竹透眉冲,鱼腰透阳白、头临泣,丝竹空透耳和髎;均取患侧,留针30min,不行针,透穴刺沿皮下,不易深,否则增加患者痛苦而无益于病情,不易过浅,过浅则易穿透皮肤,起不到治疗作用。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痊愈31例,显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11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使用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H-B评分和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B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泼尼松,30mg/次,2次/d,3d后改为10mg/次,连用1周。维生素B1,100mg/次,1次/d,肌注。维生素B2,1000ug/次,每周1次,肌注。治疗组28例针灸治疗,取穴:同侧颈夹脊、攒竹、丝竹空、四白、阳白、地仓、颊车、颧髎、迎香、下关、翳风、双侧合谷;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鼻唇沟平坦加迎香;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加廉泉;迎风流泪、目赤配睛明;素体赢弱配足三里、曲池。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起针后点按耳后翳风、颈夹脊及面部攒竹、太阳、印堂、颊车、地仓、人迎、承浆、四白等腧穴及相关神经分布区域3~5min/次,1次/d。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间隔1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郑文 《光明中医》2021,36(10):1627-1629
目的 研究牵正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面神经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采取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基础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牵正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肌电图情况进行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加口服牵正散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应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牵正散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面瘫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口服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改善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泼尼松,30mg/次,早起晨服,持续一周后减量为20mg;甲钴胺,0.5mg/次,3次/d;阿昔洛韦,200mg/次,5次/d;地巴唑,3次/d,10mg/次;面部照射红外线,配合相应的面部肌肉康复训练比如皱眉,鼓腮等,20min/次,1次/d。治疗组43例牵正散(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10g,风寒加荆芥、防风、羌活各10g,桂枝6g;风热加柴胡、葛根各10g;气滞血瘀加当归、丹参、川芎、红花各10g;痰瘀阻络加胆南星、竹沥各10g;气血亏虚加黄芪、熟地各15g;肝阳上亢加夏枯草10g,石决明15g,勾藤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饭后30min口服。针刺,卧位,面颊局部、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阳白、下关、迎香、翳风、合谷、曲池,颊车透地仓,阳白透鱼腰、四白透迎香;风寒加风池、外关;风热加风池、曲池;抬眉困难加攒竹;体虚加足三里、三阴交;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30号1~1.5寸毫针,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面部穴位多取透穴刺法,初期面部穴位多轻刺浅刺;恢复期可加灸;阳白与鱼腰穴沿皮肤刺入0.4寸,地仓则向颊车刺0.5寸,其他穴位直刺,之后加电针,持续通电30min,以患者耐受为度;5次/周。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痊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1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年来用牵正散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兹举验案一则如下: 余××,女,35岁。1973年3月14日诊。患者于四天前晨起漱口时,发现水从口角流出,继则口眼喁斜,舌强,饮食困难,即在某医院就诊,经针灸及中药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而前来就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针刺:归来、关元、地机、肾俞、三阴交及次髎,28号毫针皮下穿刺进针,深度为1.5寸左右;腹背部穴位往下刺;四肢穴往上刺;平补平泻,动作轻柔且快速准确,以可承受为主;留针20min,1次/d,每隔5min行针1次。治疗组34例艾灸:神厥、气海、足三里、关元、中脘、三阴交,其中神厥40min,其他穴位2min,1次/d;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月经前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坠胀、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3例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6例针刺(关元、地机、肾俞、三阴交、归来、次髎),28号毫针,皮下刺入1.5寸,腹背部针刺方向向下,四肢针刺方向向上,平补平泻,刺激宜轻,1次/d,留针20min,每5min行针1次,选择月经来潮前5d施针,经期停针。治疗组47例针刺完毕后艾卷温和灸,30min/次;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评分、血清前列腺素(PGF2α、PGE2)、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9%;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血清前列腺素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艾灸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2004年以来,应用针刺疗法配合中医牵正散加味口服,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48岁;患左侧面瘫26例,右侧面瘫14例;病程1天至6个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地塞米松注射液、654-2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静脉用药、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注射液局部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治疗组51例,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静滴、五味消毒饮加减、针灸、电针及早期功能锻炼。15d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传统治疗方案与现代治疗理念和康复训练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疗程短,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地塞米松注射液、654-2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静脉用药、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注射液局部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治疗组51例,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静滴、五味消毒饮加减、针灸、电针及早期功能锻炼。15d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传统治疗方案与现代治疗理念和康复训练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疗程短,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倩  伊天爽 《光明中医》2022,(16):2995-2997
目的 分析并观察腹针联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选取病例均为面瘫的急性期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8例研究分析对象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采用一些常规治疗如营养神经、消除水肿、抗病毒及普通针刺结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腹针及牵正散加减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H-B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B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针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且不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点刺放血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芳  应海舟  余燕燕  王力 《新中医》2020,52(17):122-125
目的:观察点刺放血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周围性面瘫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放血及牵正散口服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口眼歪斜、眼睑缩小、食物留滞情况等症状积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面神经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与面部残疾指数(FDI);比较2组痊愈所用时间与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19%,对照组为79.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口眼歪斜、眼睑缩小与食物留滞情况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House-Brackmann评分与FD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2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点刺放血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针灸外治和中药内服结合,针灸印堂、攒竹、太阳、地仓、牵正等穴,中药服用牵正散加减,治疗本病43例。结果治愈37例,痊愈率86.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常规针刺患侧阳白、四白、太阳、颧髎、颊车等穴结合下关、牵正穴处行隔牵正散灸,对照组常规针刺,均每天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House 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分级、Portmann、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H-B分级、Portmann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FDIP、FD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36/38),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29/3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述面瘫为单纯性口眼歪斜,即现代医学所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称之为“口僻”。本病是由于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累及阳明经和少阳胆经而发。因邪仅在经,尚未入脏,故一般无昏厥伴随。笔者用牵正散结合不同证型加味共治疗面瘫60例,收到良好效果。 1 典型病例 例1 男,50岁,初诊:左面部瘫痪10天,开始时感觉轻微头痛,随后出现嘴歪,同时面部有麻木感。舌质淡,苔薄腻,脉细。辨证:风痰阻络,脉道不利。治法:化痰祛风,活血通络。处方:白附子、僵蚕各6g,全蝎(去头尖)3g,桃仁9g,红花6g,桑枝15g,竹茹5g,当归、胆南星各9g,枳实、菖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