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害所致的综合征,病残严重,其中半数以上属痉挛型。传统的治疗方法对该病疗效不理想,易复发。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我院自1992年起,采用此项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脑性瘫痪是指脑在未发育成熟前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而引起的非进行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障碍及行为异常。小儿脑瘫按其临床表现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强制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六种。其中痉挛型约占脑瘫患儿的60%~70%,  相似文献   

3.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痉挛型约占脑瘫患儿的60%~70%.长期的肢体痉挛严重的影响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本文旨在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亦称Litter病,是围生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而导致的非进行性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主要表现为中枢性异常障碍及姿势异常,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知觉障碍、语音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2006年我国脑瘫学术会议把脑瘫分为6型,即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痉挛型脑瘫,约占全部脑瘫类型的60%~70%。痉挛型脑瘫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肌张力显著增加、肢体痉挛与姿势控制异常,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解除痉挛成为治疗儿童脑瘫的关键之一。 目前已有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证实了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儿童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脑瘫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在我国并不少见,其中7岁以下小儿脑瘫发病率为1.5‰~1.8‰,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而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占脑瘫患儿的60%~80%。我科1999年5月~2003年7月应用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脑脉宁胶囊辅助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10例,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盛蔚 《黑龙江医药》2011,24(5):861-863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语言、视力听力觉等多种障碍[1]。我国脑瘫的患病率约为0.15%-0.5%,在发达国家患病率0.1%-0.4%。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为痉挛型、共济失调型、手足徐动型和混合型等。  相似文献   

7.
脑性瘫痪(CP)简称脑瘫,是以中枢运动障碍及姿势障碍为主,多在婴幼儿期发病,是造成小儿残疾最高的疾病之一。痉挛型脑瘫占60%~70%,及早手术是降低残疾率的重要手段,腰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SPR)是治疗痉挛型脑瘫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候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方法。1994年~2003年我院用高压氧(HBO),治疗脑瘫患儿18例,除常规用药物治疗外加用HBO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活素穴位加肌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6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6月至1994年11月间,作者对67例小儿脑性瘫痪应用脑活素穴位封闭加肌肉注射治疗,兹将观多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7例均符合国际解得者协会常设脑性瘫痪委员会制订的诊断标准,痉挛型65例(痉挛型双侧瘫28例,痉挛型四肢瘫25例,痉挛型偏瘫12例),运动障碍型l例,共济失调型1例。其中脑性瘫痪并发癫痛7例,脑瘫并发语言障碍15例,脑瘫并发智力明显低下2例。67例中男49例,女18例。年龄4个月~5岁。辅助检查:67例中行头颅CT检查者62例,其中脑萎缩46例,以皮层萎缩为主。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运动区(额顶部)低吸收区,侧脑室扩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脑清穴穴位注射方法,观察其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4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前测定其双侧足背屈角,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的混合液注射双侧脑清穴,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其足背屈角变化。结果 46例中,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1%。结论脑清穴穴位注射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度有较好疗效,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常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多种障碍[1].除运动障碍外,脑瘫还可合并感觉、知觉、行为及情感异常或智力落后等.由于脑瘫患儿存在脑损伤或脑发育不良,易引发惊厥发作,而惊厥是小儿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的紧急症状.脑瘫患儿,尤其是痉挛型脑瘫患儿,四肢肌张力高,对外界反应差,当惊厥发作时,如不仔细观察,不易被发现,所以临床上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及婴儿期内发生的脑的非进行性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继发于脑功能障碍,患儿常出现肌张力障碍、运动失调,手足徐动和肢体痉挛状态,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多种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36例脑瘫患者采用Bobath法为主,结合Vojta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康复治疗,分析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类型脑瘫的疗效.结果 36例脑瘫治疗有效率为75%,0~6月龄组有效率为89%,优于6~30月龄组(有效率为70%);痉挛型有效率为89%,肌张力低下型有效率为33%,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有效率均为0%.结论 脑瘫并非不可治疗;脑瘫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明显;痉挛型脑瘫疗效高于其它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中医对小儿痉挛型脑瘫(肝强脾弱证)的探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中医角度分析小儿脑瘫的病因病机,明确其诊断.指出痉挛型脑瘫的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肝强脾弱证,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开辟治疗脑性瘫痪的新途径,有利于规范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常规和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加快脑瘫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脑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及其与出生胎龄和脑瘫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 4例脑瘫患儿的病史、临床与MRI表现。结果显示早产与足月儿脑瘫类型构成显著不同,早产儿以痉挛型双瘫多见(占6 6 .0 % ) ,而足月儿偏瘫和失调型高于早产儿。10 4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84 .7% ,早产和足月儿组MRI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痉挛型双瘫、四肢瘫、偏瘫、手足徐动型和失调型脑瘫MRI异常率分别为89.4 %、10 0 %、10 0 %、5 4 .5 %和90 .0 %。各类型脑瘫的MRI异常表现不同,双瘫以周围白质软化症(PVL )为主,徐动型表现为…  相似文献   

16.
采用腰椎椎板开窗行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型难瘫100例,术后平均肌力下降2.9级,其中双下肢痉挛安全解除者占79例,结果表明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有满意的疗效,为一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 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 ,主要表现为姿势异常和中枢性运动障碍 ,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所遗留的残留病变[1] 。临床上多以痉挛型脑瘫多见 ,约占 70 % ,现将近两年来我院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和护理经验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2月共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 42 1例 ,男 2 2 9例 ,女 192例 ,年龄 2个月~ 3岁 ;因新生儿期窒息、重症黄疸、颅内出血发病 2 11例 ,早产发病 16 2例 ,其它原因 48例。临床表现为头后背 ,手后背 ,肌张力高 ,双上…  相似文献   

18.
脑瘫患儿日常生活康复护理的经验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雪芝 《黑龙江医药》2010,23(6):1055-1056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智力、语言、视觉、听觉等各种障碍。脑瘫有以下特点:脑瘫发生于生命早期;造成脑瘫的脑部病损是非进行性的,但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可能会加重,  相似文献   

19.
功能治疗40例脑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小玲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997-998
目的 观察脑瘫患儿功能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按摩及感觉统合积极矫正功能治疗40例。结果 痉挛运动障碍型有8例疗效显著,占20%,混合型4例有效,占10%,而28例因疗程短而疗效不显,占70%。结论 指导性主动功能锻炼为主的感觉统合积极疗法对于脑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且疗程足够是脑瘫恢复正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治疗痉挛性脑瘫和非痉挛型型脑瘫的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及条件的脑瘫患儿按痉挛型及非痉挛型脑瘫分成两组。其中痉挛型脑瘫组35例,包含年龄≤36个月23例和>36个月12例,非痉挛型脑瘫组25例,包含年龄≤36个月15例和>36个月1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综合康复治疗,采用运动治疗为主,配合推拿、按摩、针灸等,同时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20μg(≥9000 AU/支)加注射用水2 mL,肌内注射,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结束后停药1周再进行第2个疗程,共使用2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和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变化情况。结果 1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持续的治疗能够提高患儿粗大运动评分;2年龄≤36个月和年龄>36个月的患儿,通过治疗粗大运动得分上均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对不同年龄段患儿普遍显效;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者均疗效显著。结论 NGF能安全治疗婴幼儿脑性瘫痪,并对于痉挛型脑瘫和非痉挛型脑瘫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