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西医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差异的原因不在客观对象,而在于主体认识结构。中医主体认识结构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在这一特殊的认识结构参与下,中医学不仅选择了特殊的客体信息,而且还对这些信息给出了特殊的认识加工和建构,由此中医学便得出了特殊的认识结论。 相似文献
2.
与许多中医名家相比 ,无论从行医时间还是临床经验方面 ,自己都远不如他们。但自己从事临床工作已十多年 ,临床方面也略有体会。感受颇深的是 ,自己在临床中无意间诊治的较好临床效果使自己的中医临床经验不断丰富起来 ,逐渐改变了自己对中医疗效快慢的认识 ,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中医特色。1 991年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个诊治的病人是腰椎增生患者。该患者为一银行负责人 ,5 5岁 ,曾明确诊断腰椎增生 ,经西医治疗多年无效。就诊时症状突出 ,行走 1 0步左右即需蹲下 ,夜间睡眠右腿因疼痛不能伸直。我中医临床实习时间曾怀疑带教老师中药治疗腰椎增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医学术传承中相关要素进行思考,探讨如何提高中医药人才素质,以求推动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深化,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故从"大医精诚,立德为先"、"旨趣所投,英才所归"、"勤求博采,传承实践"、"以中为本,中西汇通"、"医儒一家,文博艺雅"、"发皇古义,继承创新"等6方面论述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归纳中医学术传承中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5.
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医学人才,就必须强化实践环节,促使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医学生在临床课学习阶段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全面训练临床能力。改革中医医学教学的方法,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医德修养,加强职业法律意识教育,使中医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中医学探究式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运用于西医院校中医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基础背景相同的两个班级分别为试验班和对照班,试验班采用"中医学探究式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对照班运用传统实践教学法。通过课后调查问卷及病案分析能力进行试验班与对照班的实践教学效果比较、评价。结果在实践教学中,试验班对临床病案各项分析能力等级数据比较均显著高于对照班,各项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践教学结束后试验班对中医学诊治方法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班,组间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中医学探究式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正确构建中医学诊治理论体系及诊治方法,提高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同学的高度认可和喜爱。本项目的教学改革方法能在其他综合院校/西医院校的中医学实践教学中得到持续性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医西医对膝关节骨关节炎认识与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骨关节炎属中医“骨痹”、“萎证”范畴。明清以来传统流派将其称之为“膝内伤筋”。对本病治疗中医西医方法繁多各有所长 ,本文就其认识上的异同点及疗效予以初步探讨 ,以寻求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1 对本病认识的一致性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本病研究方法不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而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中医学认知的需求.为破解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明确教学目的 、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以期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慢性脑损伤存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过程中。本文通过对有关慢性脑损伤发生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将慢性脑损伤按发病机制分为外源性损伤和内源性损伤2大类;并指出了对慢性脑损伤的中医学认识以及病因病机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回顾与分析,建国初期兴办中医进修学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中医科学化;1954年后的中医政策虽有所调整,但基本宗旨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提倡西医学习中医是为了让西医承担起把祖国医学整理、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平的重任.困扰中医界"后继乏人、乏术"尴尬局面的形成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不断增多,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报道,并在FD的定义、分型、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近年来中西医对FD的认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近年来对肾脏病认识的逐步提高,尿蛋白不仅是肾脏损害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疾病进展的物质,而且被认为是导致肾病预后不良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有利于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郭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1)
黏液性水肿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部分局限性黏液性水肿者可见于其他疾病。如Graves病、丝虫病等,故从病机上作以区分可以深化对黏液性水肿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西医关于黏液性水肿病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中医的相关论述则鲜有报道,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对黏液性水肿的病机进行探讨,从而使中西医关于黏液性水肿病机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加条理与完备。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的问题一直是困惑人们的难题,其一,中西医结合一直没有一个内涵确定、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其二,由于中西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导致中医和西医学思维方式、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性.只有吸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辩证观,吸收西医学微观研究,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点,宏观整体与微观分子水平相结合,方能实现中西医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真正结合,形成更加优越的新医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从内涵与外延、致病因素与发病机理、临床诊疗三部分阐述中西医学对心身疾病的不同认识,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了解到中西医学在心身疾病方面各有特点,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同时,二者的比较对更充分的认识中西医学也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西药联合是临床的一大特色,中药治标治本结合西药疗效,合理搭配可减小西药的毒副作用,两者联合扬长补短,缩短疗程,尤其对疑难杂症,可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但配伍不当,反而起到反作用。掌握其药理作用,合理配伍,为临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