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人群血清单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存在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调查不同人群血清单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CVc)存在状态,应用合成肽酶免疫分析筛选抗-HCVc,经重组免疫印迹和中和抑制试验鉴定。发现孕妇、供血员、慢性乙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透析患者、原因不明肝硬化和输血后肝炎单项抗-HCVc阳性率分别为0.8%(11/1436)、2.8%(15/541)、3.1%(15/484)、13.6%(9/66)、11.5%(10/87)、28.6%(4/14)和30%(3/10)。单项抗-HCV阳性的孕妇和供血员血清仅26.7%~27.3%检出HCVRNA,透析和各种肝病患者检出率高达55.6%~100%。8例单项抗-HCVc阳性肝炎患者病理检查显示不同程度的肝损害。结果提示:不同人群单项抗-HCVc阳性的意义有差别,检测HCVRNA对区别抗-HCVc存在属既往或现症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3.
不同人群血清单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体存在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调查不同人群血清单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存在状态,应用合成肽酶免疫分析筛选抗-HCVc,经重组免疫印迹和中和抑制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4.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应用和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抗先 《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1):780-781
  相似文献   

6.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颖  徐鑫  刘沛  王雪莲  王贵新 《肝脏》2007,12(1):17-19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11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并比较其与HCV RNA、肝硬化发生率、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11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55例至少有1项自身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47.0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66%,P<O.01).HCV RNA阳性组与HCVRNA阴性组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O.05).自身抗体阳性组中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40/55)明显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31/62)(P<O.01).自身抗体阳性组中≥40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P<0.05).两组间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普遍存在自身免疫现象,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与患者的年龄和肝硬化发生率明显相关.在常规诊疗中检测自身抗体,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各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意义朱志议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可产生多种HCV抗体,这些抗体在HCV感染者中有何实际意义,是否存在保护性抗体,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现就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抗HCV核心区抗体HCV基因组中核心区(C...  相似文献   

8.
9.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国产第二代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试剂盒检测了296例临床血清标本以及28例供血者血清标本。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了这些标本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以了解抗-HCV检测对HCV感染的诊断价值。同时探讨其在供血员筛选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临床标本中,抗-HCV阳性者有81.1%HCVRNA阳性。抗-HCV阴性者有21.7%HCVRNA阳性。但是28例抗-HCV阴性的供血者HCVRNA全部阴性。提示:抗-HCV阳性对于HCV感染的诊断价值很高。临床怀疑为HCV感染而进行检测的血清标本即使抗-HCV阴性,也不能除外HCV感染。用抗-HCV筛选供血者可能使供血中HCVRNA阳性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11.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重组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2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利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E2蛋白进行抗体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100份献血员血清标本,及158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20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20例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检测抗-E2所用重组E2蛋白(aa385-aa73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经变性条件纯化(表达所用 HCV E2 cDNA来自Ib型 HCV克隆)。(2)方法:建立血清抗-E2 ELISA检测方法:E2包被抗原 0.15μg/孔包被96孔酶标反应板,酶标二抗抗体为山羊抗人IgG-HRP,TMB显色,在AT838酶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性肝病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对未经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血脂代谢指标、体重指数(BMI)、体脂肪含量(FAT)和肝功能等进行了同步检测、测量和分析,试图进一步了解瘦素与HCV相关慢性肝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一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量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大中型医院已普遍开展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诊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部分医院还开始尝试利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HC)。但由于缺乏一种检测HCV量变化的敏感方法,致使进一步研究HC发病机理,优化治疗方案,观察和判断疗效等遇到很大困难。为此,本文将介绍国外在HCV量分析的方法、应用及意义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丙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分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抗体分型的可能性及其意义,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IA)对14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型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并比较其与基因分型的检测结果。结果显示63.6%(89)的患者检测出HCV血清型特异性抗体,其中血清1型占87.6%(78/89),血清型占6.7%(6/89),血清1+2型占5.6%(5/89)。对其中71例血清HCV RNA阳性者的血清型结果与基因型结果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在慢性丙型肝炎(CHC)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CV-Cag;采用FQ-PCR法检测HCV RNA。结果在2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HCV-Cag阳性116例(44.3%),HCV RNA阳性112例(42.7%,P〉0.05);两者均为阳性血清105例,均为阴性139例;不同HCV RNA载量血清HCV-Cag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病毒载量血清HCV-Cag滴度明显高于低水平血清者(P〈0.01)。结论 HCV-Cag与HCV RNA同时阳性或同时阴性的情况比较一致,在慢性丙型肝炎诊疗中,HCV-Cag检测可以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EIA法对辽宁省部分地区的105例抗-HCV阳性者(包括各种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抗-HCV型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血清学方法的分型率为72.9%(76/105),其中血清1型44人(57.9%),血清2型29人(38.2%),1/2混合型占3.9%(3/76)。提示在辽宁省部分地区的抗-HCV阳性人群中HCV血清1、2型均存在,但以血清1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