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流行进入第24个年头时,全球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人数仍在继续稳步上升;其中约2/3的HIV感染者生活在非洲(90年代期间,该疾病在非洲暴发流行);1/5的HIV感染者生活在亚洲(近几年亚洲的流行与日俱增)。截止到2003年底,估计全球感染HIV的人数高达3460万~4230万,约20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仅2003年,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本文介绍了艾滋病防治方法,并对HIV疫苗、HIV逆转录酶抑制剂及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金良 《开卷有益》2008,(12):14-14
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了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疾病,将其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至今,全球已有六千多万人感染了HIV,造成2500万人死亡。我国在1985年发  相似文献   

4.
正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puired In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简称。致病原因是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大量侵犯人体CD4T淋巴细胞。导致该细胞功能受到损害和细胞大量破坏。AIDS潜伏期较长。从感染至AIDS临床症状的出现,时间约为3—20年,在这段时间内病毒携带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却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他人[1],因此,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均为传染源。随着艾滋病传播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病人越  相似文献   

5.
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新型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1983年,法国病毒学家从艾滋病病人体内分离到引起艾滋病的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从发现至今的20余a时间内,疫情已波及全球200多个国家,造成约3 000万人死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于1985年6月报告了首例来华旅游艾滋病患者.同年,浙江省在血友患者中发现4人因使用进口第ⅩⅢ因子而感染HIV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小岚 《医学文选》2006,25(2):357-358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d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nmaunc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批艾滋病患者以来,该病的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球HIV感染者人数是4390多万,而我国的感染者人数约为84万。艾滋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社会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其护理对加强艾滋病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艾滋病的护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1有关艾滋病的基础知识1.1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AIDS),简称艾滋病。1.2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所致,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在体内的主要靶细胞是C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病毒性传染病。近几年,AIDS疫情上升趋势明显,从2001~2003年我院共发现并确诊艾滋病病人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新的致死性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我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已经历了传入期、播散期,目前处于HIV快速增长期,专家预测HIV感染者2010年可能达到150~1000万人,流行形势十分严峻。随着AIDS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和蔓延,到医院就诊的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guired Ira-munodeficiemcy Syndrome)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它由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传播,以严重免疫缺陷为特征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1].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12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至今,报告例数逐年增加。我市自199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来,截止到2001年底已检出HIV抗体阳性者32例,其中1例已于2001年死亡。为了掌握我市艾滋病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低发病区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征,对我院诊断的11例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HIV感染和AIDS的发病途径以性传播(54.5%,包括不洁性行为和夫妻间性行为)和血液传播(36.4%)为主;HIV感染者无临床症状,AIDS病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因此,低发病区综合性医院的HIV感染和AIDS的发病情况有其特辣性,应加强对输血病人、高危人群的HIV抗体检测,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1981年6月5日在传染病史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先揭示了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AIDS)。而这种病原体早已在人类中流行了二十年之久.已被人们称为世纪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规划署(WIDS)估计2003年底全世界活着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感染者达到4000万,其中2003年就有500万例新感染者,尤其是南非、拉丁美洲和亚洲。就东南亚来说,近五年来其流行率增加了五倍.中国也不例外,自1985年我国报道首例外籍艾滋病患者以来,  相似文献   

1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获得性免 疫缺陷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的病原体诊断.本文就近年来 HIV检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检测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ang H  Zhang ZN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38-194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原体。艾滋病的流行已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称为“世纪瘟疫”。国内外众多临床及科研工作者致力于艾滋病的研究,以期有效控制其在全球的流行。目前已明确HIV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血液及母婴垂直传播,其主要靶细胞为CD4^ 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即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一类传染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疫苗和彻底的治疗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控制其蔓延。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AIDS以来,全球已有1630万人被AIDS夺去生命。仅1999年全球就有560万人新感染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有260万人死于AIDS。现还有3360万人感染上HIV,其中95%在发展中国家。要控制AIDS流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艾滋病累及多系统器官,心脏亦常被累及.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所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43例,其中63例出现心脏损害,发生率44.1%.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性侵犯CD4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及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发生以感染及机会性恶性肿瘤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随着疫情的蔓延,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临床上,HIV医源性传播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有利于控制和减少HIV医源性传播,现将艾滋病的诊断、护理、预防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恶性传播疾病,HIV分为HIV-1和HIV-2两种,HIV-1又分为A、C、D等亚型,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HIV以HIV-1为主,约占95%左右。HIV-1非合胞诱导NSI表现的存在和较高的病毒载体。可以增加其母婴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