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乳香的工艺条件。方法:正交法设计萃取工艺,GC法测定超临界CO2萃取物中α-蒎烯和乙酸辛酯的含量,以此为指标综合评价各工艺。结果超临界CO2萃取乳香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P)为25MPa,温度(T)为55℃,萃取时间(t)为6h。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效率较高,该方法适于乳香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谢予朋  李平华  闫荟 《中国药业》2009,18(19):43-44
目的确定徐长卿中丹皮酚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超临界CO2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物中丹皮酚的含量,以丹皮酚收率为指标评价该工艺。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徐长卿中丹皮酚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15MPa,温度55℃,萃取时间2h。结论该工艺适合提取徐长卿中的丹皮酚。  相似文献   

3.
吴桢  秦勇 《中国药师》2010,13(2):251-253
目的:探讨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何首乌中提取二苯乙烯苷的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试验,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2h,夹带剂95%乙醇量为生药量的20%。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在何首乌提取工艺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川芎中川芎嗪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朱克  尤卫民 《中国药业》2008,17(24):42-43
目的考察超临界CO2萃取川芎中川芎嗪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超临界萃取为提取奈件,以提取液中川芎嗪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川芎嗪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优选出川芎中川芎嗪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是粒度中(24目)、夹带剂乙醇浓度80%、萃取压力24MPa、萃取温度70℃-55℃-45℃。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传统溶剂提取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立没药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超临界CO2萃取物中β-榄香的含量,以此为指标评价工艺.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没药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5MPa,温度45℃、萃取时间4h.结论 最佳工艺适合于没药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辛夷、紫苏挥发油提取和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利用正交实验设计超临界流体萃取辛夷、紫苏挥发油,选择萃取的温度、压力、时间和二氧化碳(CO2)流量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应用响应面法优选挥发油包合工艺,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的比例、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挥发油包合工艺。结果:超临界CO2萃取辛夷、紫苏挥发油的最佳工艺:萃取的温度为40℃,压力为30 MPa,时间为1.5 h,CO2流量为60 kg·h-1;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挥发油与β-CD之比为1∶8,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4 h。结论:本研究确定了辛夷、紫苏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及包合工艺,优化了工艺参数,经验证表明本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榻雪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225-3226
目的优选火麻仁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火麻仁总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釜I温度及分离釜Ⅱ温度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优选火麻仁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釜I温度及分离釜Ⅱ温度4种因素对火麻仁总萃取得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01),而分离釜I压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分离釜I温度45℃,分离釜Ⅱ温度55℃。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操作简单、稳定、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8.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方法,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原花青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影响。结果:以甲醇做夹带剂,药材质量30g,萃取压力32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为10L·h^-1的条件下萃取60min为最佳工艺。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耗时少、准确、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影响远志萃取的因素,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结果远志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为:压力30MPa,温度45℃,流速25kg·h^-1,时间1.5h。结论用超临界CO2萃取远志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牛蒡子脱脂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牛蒡子最佳脱脂工艺及其油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因素,考察超临界CO2萃取牛蒡子的最佳脱脂工艺条件,并对该工艺条件进行了中试验证;对牛蒡子超,临界萃取油进行GC—MS分析。结果最佳脱脂工艺为萃取压力32MPa、萃取温度48℃、萃取时间40min,且中试验证的萃取物平均萃取率为6.44%,牛蒡子苷元平均萃取率为0.21%;萃取油共分离出32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结论采用均匀设计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牛蒡子进行脱脂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1.
均匀试验优选超临界CO_2萃取桂枝茯苓方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桂枝茯苓方超临界CO2混合萃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以CO2总萃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分离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初步优选的工艺条件: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4h、分离温度30℃。结论:该工艺操作简便、切实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制定复方血竭凝胶基质成型工艺,确定适宜的基质及其配比。方法在查阅文献及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复方血竭凝胶基质的种类及用量范围,以制剂的均匀性、凝固性、手感、色泽、耐热、耐寒情况等方面作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其基质的配比。结果优选的复方血竭凝胶基质配比为:卡波姆940 1%,甘油30%,三乙胺醇15%,氮酮、乙醇适量。结论研制的复方血竭凝胶具有良好的涂展性,主药含量高、稳定性好。通过制剂成型工艺为中药复方血竭凝胶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比较水蒸气蒸馏(简称SD)法和超临界CO:萃取法(简称SFE—CO:萃取法)提取复方苦黄方中蛇床子、防风、苍术等三味中药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法,对SD法提取的挥发油和SFE-CO,萃取法得到的萃取物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比较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SD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36种成分,SFE—CO:法得到的萃取物中分离鉴定出31种成分,其中22种成分相同,相对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00~230之间。结论:SFE—CO:法对复方苦黄方中蛇床子、防风、苍术等三味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是更适合本方剂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苗药秤钩风中青藤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扩展土家苗药的应用领域。方法以酸碱法提取苗药秤钩风中的青藤碱成分,考察提取溶剂用量、提取酸液的pH、碱化液的pH和碱化时间对青藤碱提取率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对秤钩风中青藤碱的提取率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提取溶剂pH值、碱化pH值、提取溶剂用量,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以1∶10的量加入pH为3的提取溶剂,碱化的氨水pH值为8。结论以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青藤碱含量稳定,该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用超临界CO2从丹参中萃取丹参酮ⅡA的工艺条件,并建立纯化丹参酮ⅡA的柱层析法。方法:以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的条件,考察夹带剂用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分离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用100~200目的中性氧化铝柱层析,以苯进行洗脱,收集相关流份,减压回收溶剂后经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丹参酮ⅡA晶体。结果: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ⅡA的最优条件为:夹带剂用量120 ml,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50℃,分离温度35℃。柱层析后重结晶得到纯度为93.49%的丹参酮ⅡA晶体。结论: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具有操作简便、方法可靠、切实可行、无有机溶剂残留的优点,结合柱层析法可获得高纯度晶体。  相似文献   

16.
活血止痛散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萍  刘培 《中国药房》2005,16(13):992-993
目的:制备活血止痛散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活血止痛散中三七、乳香、血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血竭中血竭素的含量。结果:血竭素高氯酸盐进样量在0.6μg~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2%(RSD=1.53%)。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筛选宣木瓜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总有机酸、总多酚和总多糖提取量为指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宣木瓜醇水双提的工艺参数.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药渣再用12倍量水回流提取2h.结论 优选工艺为宣木瓜提取物及配方颗粒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人参须根中人参炔醇的工艺。方法以人参炔醇萃取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化。结果人参炔醇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80 min,夹带剂为95%乙醇。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无污染的特点,CO2可循环利用,且该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