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血液资源,输血事业发达的欧洲14国,成人剂量血小板(APD)44.1%是用BC-PC汇集的,7.2%是用PRP—PC汇集的,48.6%是机采的。笔者就汇集制备的16例集量浓缩血小板质量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晓霞  沈莉  李建民  张爱红 《河北医药》2010,32(16):2276-2277
国外输血事业发达国家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血液资源,临床治疗用血小板多以手工汇集制备为主。手工制备血小板又以白膜法机器分离为主,本文对使用Compomaster G4自动血液分离仪,白膜法制备的42例单人份浓缩血小板制品质量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节约血液资源和保证安全输血的目的,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采用单一血浆悬浮白膜来制备汇集血小板,并在24h内向汇集后血小板中加入二甲基亚砜(DSM0)来制备冰冻血小板,现就制备的汇集冰冻血小板12例的质量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玉秋  赵凤绵  郭敏  孟童  陈筱麟  王丽莎  冯雪 《河北医药》2012,34(24):3812-3813
临床应用的血小板浓缩液(PC)有单采血小板和手工采集单袋全血提取的单人份手工血小板,由于单人份手工血小板含量低,患者需要输注数袋才能达到血小板的治疗效果,为提高血小板的治疗效果,减少输血反应,节约血液资源为目的 ,我们探索了用汇集白膜层(BC)方法和单人份血浆作为悬浮介质制备去白汇集血小板(去白汇集BC-PC)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孟童  赵凤绵  郭敏  陈筱麟  王丽莎  冯雪  李建民 《河北医药》2012,34(13):2052-2052
近年来,我国临床主要应用单采血小板,随着医院用血量的不断增加,单采血小板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血站系统不得不开发思路,寻求利用手工采集全血中血小板资源的方法.传统的手工血小板是将手工采集的单袋全血中的血小板提取出来,制备成单人份手工血小板,由于单人份手工血小板含量低,患者需要输注数袋才能达到血小板的治疗效果,并且需要交叉配血,反复穿刺易污染细菌等.为提高血小板的疗效,减少输血反应,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我们对比了用汇集白膜层(BC)方法和单人份血浆作为悬浮介质制备汇集血小板,用2种不同厂家血小板型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对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汇集白膜层血小板的制备及洗涤工艺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临床应用的浓缩血小板(PCs)主要有3种制备方法,即富含血小板血浆(PRP-PCs)法、白膜(BC-PCs)法和单采血小板.我国临床应用的血小板以单采血小板为主,手工采集全血制备的PCs多是采用PRP-PCs法,由于1例患者需要输注数袋手工PCs才能达到治疗效果,所以临床应用的很少,造成了手工采集全血中血小板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已经认识到汇集BC-PCs的诸多优点,使汇集BC-PCs在临床应用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制备的PCs,都有可能使对血浆蛋白或血浆中抗体过敏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或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纠正和预防因输注血小板引起过敏反应或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笔者探索了汇集BC-PCs的制备、洗涤工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常血小板浓缩液(PC)是用血浆作为悬浮介质并在22℃贮存。22℃贮存的PC容易生长细菌限制了PC贮存5d,而且大量贮存易造成过期报废。这些原因促使人们研究长期贮存PC的方法。笔者对用汇集自膜层方法制备的、用血小板保养液(PAS-ⅢM)和部分血浆悬浮的汇集血小板在22℃和4℃条件下延时贮存至21d,并对贮存期间不同时段的血小板形态、质量、功能和代谢产物进行了测定,以单采血小板(SDP)作对照。  相似文献   

8.
电阻法检测汇集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聚集功能是影响机体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聚集率是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重要指标,目前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的方法很多,临床上常用比浊法,电阻法是一种较新型的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的方法 ,我们利用电阻法、用ADP和胶原分别作为血小板聚集诱导剂检测了汇集白膜层方法制备的去白汇集血小板的聚集率,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宋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84-85
目的:探讨制备血液滤白过程中需掌握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制备成分血的四联袋,海尔血液滤白柜进行血液滤白。结果:通过白细胞过滤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凝血因子则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使用滤除白细胞的血液,部分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率可能从10.90%降至0.78%。结论:采用去除白细胞输血可以防止异体免疫反应,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减少输血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免疫功能异常、器官再灌注损伤,延缓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以及增加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除去了某些病毒,如HIV、CMV、禽流感、疯牛病的载体,能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的低渗休克反应(hypotonic shock response,HSR)试验是检测血小板在低渗环境中发生肿胀而后又可恢复其原有形状的能力.HSR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重要指标[1,2].上世纪80年代末期,欧洲国家研制了多种血小板添加液(PAS),如表1所示,PAS-Ⅱ、PAS-Ⅲ、PAS-ⅢM(改进的PAS-Ⅲ)和Composol都是在PlasmaLyte A处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结果,PAS-Ⅱ是第一个被欧洲血站系统广泛应用的PAS,据文献报道[3-7]具有镁离子、钾离子的PAS-ⅢM能够使血小板的特性保持的更好.因HSR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因此本文也用其他方法测定了血小板的形态、质量、功能和代谢产物.笔者对用汇集白膜层(BC)方法制备的汇集血小板(汇集BC-PC),用PAS-ⅢM洗涤后,在22℃平行震荡仪中延时保存72 h期间的不同时段进行了HSR恢复率检测,以评估用PAS-ⅢM洗涤汇集BC-PC在保存期内的功能和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临床应用的血小板有手工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我国临床以单采血小板为主,随着临床对单采血小板需求量的飙升,血小板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凸出.因从单袋全血中提取单人份手工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低、输注过程繁琐、含有的白细胞多,反复输注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等,限制了手工血小板在临床应用.欧洲国家普遍输注混合浓缩血小板,甚至有些国家混合浓缩血小板在临床占有绝对的比例[1].为满足临床输注血小板的需求,综合利用手工采集全血中的血小板资源,进一步提升血小板的质量和更理想的提高手工血小板的治疗效果,我们开展了利用汇集白膜层方法、用单人份男性献血者血浆作为悬浮介质、制备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研究,并与单采血小板的输注疗效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浓缩血小板(PC)的制备方法有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白膜层(BC)法和单采PC。目前,富浆法(PRP)和白膜法(BC)是国内、外最常用的两种人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方法[1]。PRP-PC因其制备过程与血小板激活相关,现已较少使用[2]。本文就人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适用的血小板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对富含血小板血浆法与白膜回浆法所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进行了PLT、WBC、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部分功能及血气分析等检测比较;并对制备血小板浓缩液时全血离心条件与血小板分离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富含血小板血浆法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血小板回收率为84.45±6.23%,明显高于白膜回浆法的59.91±8.95%(P<0.01);但富含血小板血浆法混入的WBC是白膜回浆法的10倍以上;血小板粘附功能、血块收缩功能及血小板低渗应激反应均无显著差别(P>0.05);血气BB、HCO_3有显著差异(P<0.01),对血小板质量均无大影响。结果提示,用白膜回浆法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优于富含血小板血浆法。  相似文献   

14.
《河北医药》2010,32(10):F0004-F0004
临床输血服务科是血液中心重要的窗口科室,负责向全市300余家临床用血机构提供各类血液产品。向临床提供的血液成分主要有:悬浮红细胞(去白)、全血(去白)、新鲜冰冻血浆(去白)、普通冰冻血浆(去白)、冷沉淀、单采血小板等几十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使用滤器制备去白细胞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技术,检测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变化,临床观察降低非溶血液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用白细胞过滤器和无菌接口的方法制备出50袋(规格为200ml)去白全血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剂,并对此进行质量检测,临床调查输血人次3 6328,临床选择23例(占总输血人次的0.0633%).既往有多次输血史,并且发生过2次以上输血反应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所发生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我站制备的去白细胞血液制剂,白细胞去除率平均为(99.84±0.05)%,过滤后白细胞残余量为(2.234±0.314)×106个/200ml.23例患者输注不去白血液制剂时出现输血反应率为5.43%;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输血反应率为0.047%.结论 白细胞滤器制备去白细胞血液制剂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白细胞抗体所致的同种免疫性非溶性输血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统计学分析临床各种成分血使用情况,从而更好指导临床合理用血和血液制品,进一步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对2004—2008年临床成分血使用率及各种成分血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分血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96.78%上升至2008年的99.92%。全血、手采血小板、白细胞临床使用率逐年降低,其中冷沉淀和机采血小板使用率上升明显,但红细胞(45.35%)和新鲜冰冻血浆(35.61%)使用率过高。结论虽然成分输血已占临床用血的99.92%,但是临床输血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的不合理应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滤除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佳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44-2445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除技术在肿瘤患者输血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全血或红细胞用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血液标本进行血液质量检测,观察患者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2年复发转移发生率。结果:检测过滤后的白细胞滤过率99.7%(P〈0.05)、血小板滤过率96.5%(P〈0.01),其余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膜渗透脆性试验等均无明显变化(P〉0.05)。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术后感染、2年复发转移发生率两组比较,去白细胞组明显优于未经去白细胞输血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未输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白细胞过滤器能高效地滤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能显著降低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术后感染、肿瘤复发转移的发生率,能有效防止输血性免疫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河北医药》2010,32(9):F0004-F0004
临床输血服务科是血液中心重要的窗口科室,负责向全市300余家临床用血机构提供各类血液产品。向临床提供的血液成分主要有:悬浮红细胞(去白)、全血(去白)、新鲜冰冻血浆(去白)、普通冰冻血浆(去白)、冷沉淀、单采血小板等几十个品种。科室人员16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护师、药剂师4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汇集浓缩血小板在制备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和参数的确认,以期提高汇集血小板的产品质量并优化制备过程。方法 随机选取街头采血84人份(每人份400 mL),采用白膜层(BC)方法,静置过夜法保存BC;(1)根据全血血小板含量及BC回收率确定汇集浓缩血小板的BC份数;(2)根据离心机性能、离心效果确认合适的离心参数;(3)比较汇集浓缩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相关质量指标:容量、血小板的含量、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计数,储存期末pH值、无菌实验。结果 (1)采用6个新鲜400 mL全血制备BC混合来制备汇集浓缩血小板;(2)离心机(美国Thermo cryofuge 8)第1次全血离心参数和第2次汇集BC离心参数分别为:离心力2 283、291 g;加速均为9 g;减速均为4 g;时间均为12 min,第3次(减红细胞)离心参数:离心力145 g,加速9 g,减速4 g,时间5 min,离心效果均得到了良好印证;(3)对比同期单采血小板14份在采集第1、5天的检测结果,汇集浓缩血小板的容量、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高于机采血小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和储存期末p...  相似文献   

20.
云浮地区采供血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云浮地区血液采集供应的现状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为制定无偿献血措施及临床用血指导提供有关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云浮地区血液采集量、成分血分离量、临床用血量及成分血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地区的血液采集量近年来有所下降,成分血分离率逐年增加;红细胞分离率由2004年11.1%增加到2008年的94.7%,临床成分血输血率逐年增长,由2004年的23.3%增加到2008年的97.8%;全血使用率逐年下降,血浆、冷沉淀、机采血小板的使用增幅也比较大。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血液的需求逐年增加,临床用血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因此继续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确保血液安全有效供应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