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从内质网应激及其调控的与脂质合成相关的SREBP1通路的角度探讨逍遥散防治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东宝肝泰组4组,建立四氯化碳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变化、血清肝功能、肝组织中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及肝组织GRP78、SREBP1及生脂相关酶分子的表达。结果:逍遥散组的肝指数(P0.01)、血清ALT(P0.01)、AST(P0.05)水平及肝组织中TG(P0.05)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病理HE染色显示,逍遥散组肝脂肪变性较模型组明显减轻;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逍遥散组GRP78分子、SREBP1 mRNA及部分生脂相关酶mRN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逍遥散对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抑制作用与内质网应激有关,其可能分子机制为:逍遥散降低内质网应激,引起转录因子SREBP1的表达与入核转位的减少,在细胞核内被SREBP1激活的生脂相关酶基因的诱导表达降低,使肝细胞内甘油三脂、胆固醇合成减少,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2α)-Caspase-12通路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防治酒精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采用乙醇灌胃的方法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茵陈蒿汤组同时给予3. 5g/kg茵陈蒿汤灌胃,10周后处死动物,采用赖氏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茵陈蒿汤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肝纤维化表现,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茵陈蒿汤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结论茵陈蒿汤抑制GRP78、eIF-2α、Caspase-12的活性可能是其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栀子与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及血清酶学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自造模第6周起,28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栀子组、茵陈蒿汤组和易善复组,每组7只,灌胃饮用水或给药5周。通过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肝功酶试剂盒及血脂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存在明显脂肪变性,并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肝组织T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栀子组、茵陈蒿汤组大鼠肝脂肪变性及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组织TG、血清TG、TC含量、血清ALT、AST活性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HDL-C则显著升高(P<0.01);栀子组在降低血清ALT及血清TC含量方面优于茵陈蒿汤组(P<0.05,P<0.01)。结论:栀子与茵陈蒿汤均能明显改善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干预作用,而栀子在改善胆固醇代谢及抗炎症损伤方面,效果优于茵陈蒿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芪汤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喂养8周复制NAFLD模型,造模第一天开始用药,给予柴芪汤[5.67g/(kg·d)]及罗格列酮混悬液[3 mg/(kg·d)]灌胃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肝组织中TG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测定肝SREBP-1c蛋白表达;RT-PCR测定肝SREBP-1c m 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HDL-C、LDL-C水平及肝组织中T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2用药组各项指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组SREBP-1c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芪汤能够改善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其干预效果与西药罗格列酮相似,抑制SREBP-1c m RNA和蛋白表达,从而降低NAFLD大鼠血清ALT、AST、TG、TC、HLD-C、LDL-C,这可能是柴芪汤治疗NAFL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静  孙蓉 《中草药》2020,51(14):3708-3716
目的通过构建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研究小柴胡汤对NASH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易善复组和强肝胶囊组。通过饲喂MCD饲料建立NASH模型,造模同时按分组给予不同药物进行干预;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体质量、日摄食量、日饮水量变化,实验结束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检测肝组织中TC、TG的水平变化,利用q 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体质量、日摄食量、日饮水量及肝脏系数等数据显示MCD饮食诱导的模型组小鼠会出现体质量降低、摄入量减少及肝脏湿质量下降的特点,而小柴胡汤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摄入量及肝脏系数较模型组小鼠显著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小柴胡汤可明显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改善肝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小柴胡汤能显著降低NASH模型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G、TC水平,升高血清中HDL-C水平,降低血清中AST、ALT、IL-6、TNF-α水平;q 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FAS和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小柴胡汤可显著降低FAS和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小柴胡汤对MCD饮食诱导的NASH模型小鼠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抑制脂肪酸合成基因(FAS、SREBP-1c)的表达,减少脂肪堆积,实现调脂作用,并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肝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慈菇消脂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脂质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建立NASH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12周,实验大鼠全部处死,取大鼠肝脏和血清。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游离脂肪酸(FFA)及肝组织匀浆T-SOD、MDA、GSH-Px、FFA,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结果造模大鼠肝组织呈中重度脂肪变性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湿重、肝指数和血清ALT、AST、TG、TC、LDL-C、MDA、FFA及肝组织匀浆MDA、FFA均明显升高(P0.05,P0.01),血清及肝组织匀浆T-SOD、GSH-Px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血清ALT、AST、TG、TC、LDL-C、MDA、FFA明显降低,肝组织匀浆MDA、FFA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及肝组织匀浆T-SOD、GSH-Px明显升高(P0.01)。病理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大鼠肝小叶内空泡样变、脂肪样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改善。结论慈菇消脂丸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肝功能及血脂水平,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达到防治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肝降脂方药对酒精性脂肪肝病(AFLD)大鼠的早期干预效应。方法:8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5只,中药组、西药组各30只,连续12周予高脂饲料联合梯度白酒灌胃建立AFLD模型,自第9周依次分别灌服2ml的生理盐水、益肝降脂方药和易善复混悬液;于第4、8周末分别处死模型组大鼠4只、5只,余大鼠均于第12周末处死,观察各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肝脏指数、光镜下肝组织损伤程度,分别用速率法、GPO—PAP法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用TBA比色分析法测定12周末大鼠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较中、西药组差,肝湿重、肝指数有逐渐增加趋势(P均>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均呈明显上升趋势(P均<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呈不同程度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明显较轻;大鼠肝湿重、肝指数,中、西药组较模型12周组及中药组较模型8周组均有下降趋势(P均>0.05);中、西药组大鼠分别较模型8周、12周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较模型4周组大鼠血清ALT、AST、TC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12周相比,中、西药组大鼠肝组织匀浆MDA含量及XO活性明显下降(P<0.05);中、西药组大鼠肝湿重和肝指数,血清ALT、AST、TC、TG水平,肝组织匀浆MDA含量及XO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酒精灌胃的方法可成功诱导SD大鼠AFLD模型;益肝降脂方药可明显减轻AFLD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炎症程度及病理损伤并显示出时、效相应的特点,可能是早期有效干预治疗AFL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较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小柴胡汤、桂枝汤方与方间对CCl4引起大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组,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组,小柴胡汤组,桂枝汤组,分别将各汤剂给SD大鼠灌胃(ig)给药,用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时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升高,肝组织GSH-PX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中药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小柴胡汤、桂枝汤均可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提高肝脏GSH-PX活性。结论: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小柴胡汤、桂枝汤能保肝降酶,抗脂质过氧化,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中的桂枝汤与小柴胡汤药效间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相恶"的类"七情"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及小肠组织病理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白酒-吡唑-植物油"混合灌胃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成模后分别以茵陈蒿汤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商品名:培菲康)灌胃治疗2周,观察肝与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transpetidase,GGT)活性及白蛋白(albumin,ALB)浓度,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肝纤维化及肝细胞脂肪变性,小肠绒毛出现明显缺损,腺体萎缩,伴炎细胞浸润,模型大鼠肝组织Hyp含量及血清GGT活性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血清ALB浓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但血清ALT及AST活性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纤维化及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轻,小肠绒毛较完整,腺体排列较规则,肝组织Hyp含量及血清GGT活性显著降低(P0.05或P0.01);双歧杆菌组大鼠小肠黏膜损伤显著减轻,但肝组织病理改善不明显,肝组织Hyp含量与模型大鼠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能够有效减轻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纤维化与脂肪变性,同时显著改善小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采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联合小剂量CCl_4腹腔注射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8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低剂量组、茵陈蒿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以白酒混合物低剂量(6 mL/kg)持续灌胃,茵陈蒿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茵陈蒿汤1.75 g/kg(5 mL/kg)、3.5 g/kg(10 mL/kg),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的0.9%NaCl溶液。4周后检测大鼠肝指数及血清AST、AL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悬液凋亡率的比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GRP78、Cleaved-Caspase-12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指数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各剂量组大鼠肝指数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茵陈蒿汤低剂量组比较,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大鼠肝指数水平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各剂量组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茵陈蒿汤低剂量组比较,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各剂量组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茵陈蒿汤低剂量组比较,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早期、晚期及总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④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GRP78、Cleaved-Caspase-12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与茵陈蒿汤低剂量组比较,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GRP78和Cleaved-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茵陈蒿汤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损伤,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徐俊文 《河北中医》2012,34(8):1137-1139
目的观察疳脂平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疗效。方法将120例NAF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疳脂平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马来酸罗格列酮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体质量指数(BMI)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G、TC及BMI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AL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疳脂平汤可明显降低NAFL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贞清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其对大鼠肝脏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 kinase 1, SIK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贞清方组、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并设立正常对照组8只,贞清方组给予贞清方每日12 g生药/kg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混悬液每日15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治疗12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 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称体重和肝脏湿重并计算肝重指数,测肝脏TG含量, 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及SIK1在肝脏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SIK1、SREBP-1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FA、 TG、TC、ALT、AST水平、肝重指数和肝脏TG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重度脂肪变性,肝SIK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增多(P〈0.01);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贞清方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FBG、FFA、 TG、TC、ALT、AST及肝重指数均降低,肝脏TG含量下降,SIK1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而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同时大鼠的肝脏病变程度得到了改善。贞清方组FBG、TG、TC、ALT、AST、肝TC含量、SIK1 mRNA 和蛋白表达、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均优于二甲双胍组(均P〈0.05)。结论本实验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SIK1表达降低,同时贞清方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脂益肝冲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在高脂饮食8周后给予降脂益肝冲剂,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活饮用水灌胃,12周末处死实验大鼠。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PPARγ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转氨酶、TC、TG升高,ISI降低,伴典型的脂肪性肝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且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γ mRNA表达减少,降脂益肝冲剂能增加脂肪肝大鼠肝组织PPARγ mRNA的表达。结论:降脂益肝冲剂能通过调节PPARγ的表达来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脏的脂质沉积,有效地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柴苓术芍饮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血脂及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苓术芍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7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采用复合因素制备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成模后给药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  相似文献   

15.
戚忠玺  刘学荣  李昌  高玮  韩雪 《河北中医》2010,32(8):1235-1237
目的研究脂肝清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和脂肝清胶囊高、低剂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喂饲高脂饲料,连续8周。造模同时,脂肝清胶囊高、低剂量组分别按1.0、2.0g/kg体质量灌服脂肝清胶囊,阳性药对照组按0.9g/kg体质量灌服东宝甘泰片,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蒸馏水。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变化和肝功能变化,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C、TG含量异常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用药组给药后大鼠血清TC、TG、FFA和肝组织TC、TG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脂肝清胶囊高、低剂量组较阳性药对照组降低TC、TG作用明显(P0.05,P0.01)。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P0.05)。3个用药组给药后ALT、AST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脂肝清胶囊高、低剂量组白蛋白(Alb)较模型组升高(P0.05)。脂肝清胶囊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白蛋白/球蛋白(A/G)较模型组升高(P0.05)。脂肝清胶囊高、低剂量组AST较阳性药对照组降低(P0.01),总蛋白(TP)升高(P0.05)。脂肝清胶囊低剂量组A/G较阳性药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脂肝清胶囊可调节血脂,保肝降酶,具有良好的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解酒降脂保肝汤对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解酒降脂保肝汤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及作用机制。方法用白酒和高脂饮食灌胃法制作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以解酒降脂保肝汤进行治疗,与东宝肝泰治疗组作对比观察。治疗1个月后处死大鼠,取血及肝组织,检测肝功能(ALT,AST)、血脂(TC,TG)及内毒素(ET)和丙二醛(MDA),并对各组大鼠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灌胃10周后大鼠形成酒精性脂肪肝,经解酒降脂保肝汤治疗1个月后,血清ALT,AST,TC,TG以及血浆ET,MDA均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变及炎症显著改善。结论解酒降脂保肝汤可有效地防治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推测护肝、抗炎、抗内毒素及改善脂质过氧化状态为其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组、穴位注射组,除正常组外,剩余24只大鼠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组、穴位注射组按80 mg/(kg.d)予腹腔内及足三里注射硫普罗宁,治疗6周。正常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第6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采用CHOD-PAP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胆固醇(TC),采用GPO-PAP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三酰甘油(TG)。结果模型组血清AST、ALT、TC、TG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TC、TG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能明显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降低大鼠TG、TC、ALT、AST水平(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硫普罗宁能明显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降低血脂、肝脂,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18.
祛痰活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大鼠模型,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程度,探讨祛痰活血汤治疗NAFL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雄性大鼠60只,在实验条件下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50只),给予高脂饮食.在给予高脂饮食后的第2周开始,将造模组50只大鼠又分为模型对照组、祛痰活血汤低、中、高剂量治疗组(ig,4.5,9,13 g·kg-1)、凯西莱治疗组(ig,0.03 g·kg-1).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代之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动物自由进水和进食,每2周称重1次,并相应调整用药剂量.按照以上分组给药方案,第8,9,10周末,从造模组随机各抽取1~2只大鼠处死,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血液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第10周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肝功能、血脂,取肝脏组织用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切片厚度为5 μm,进行HE染色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肝细胞凋亡表达指数均有明显的升高、加重(P<0.01);祛痰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凯西莱组与模型对照组比,各项指标均能降低或减轻(P<0.05).结论:祛痰活血汤可显著减轻NAFL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调节脂质代谢紊乱,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降低组织细胞凋亡指数,这可能是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丹芪降脂汤治疗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会生 《河北中医》2011,33(3):344-346
目的 观察自拟丹芪降脂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自拟丹芪降脂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胆宁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变化,影像学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葱白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葱白组、中剂量葱白组、高剂量葱白组、易善复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造模,造模10周后经组织病理学鉴定模型制备成功后给予不同剂量药物干预4周。光镜下观察肝组织HE染色组织结构;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舌像评分、肝指数、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以及血清AST、ALT、TC、TG水平明显升高(P0.05),ACCase mRNA表达升高(P0.05),CPT-1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低、中、高剂量葱白组及易善复组肝脂肪变性减轻,舌像评分、肝指数、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以及血清AST、ALT、TC、TG水平降低(P0.05),以高剂量葱白组和易善复组下降明显,高剂量葱白组和易善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葱白提取物治疗NAFLD有效,其机制与促进CPT-1表达及降低ACCas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