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单阳家庭配偶间性传播风险,并通过统计学模型分析预防单阳家庭配偶阳转措施的效果。方法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河南省4个省的30个县(市、区)4 481个单阳家庭数据库,在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队列观察分析配偶间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和抗病毒治疗比例等影响因素,拟合配偶间性传播的贝努利过程模型(Bernoulli process model),运用Excel 2010软件编制计算公式,纳入相关参数进行模型模拟过程和敏感性分析,模拟不同干预措施的覆盖面对减少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作用。结果 在安全套坚持使用率85%和抗病毒治疗覆盖60%的情况下,年性行为频次40次,单阳家庭配偶年阳转概率为1.76%;若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为90%且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90%的情况下,单阳家庭配偶年阳转累积概率仅为0.55%;在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为90%水平下,如果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50%提高到90%,可以减少80.7%配偶阳转的风险;在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90%水平下,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从50%提高到90%,可以减少64.5%的配偶阳转的风险。结论 提高单阳家庭安全套坚持使用率、阳性一方及时抗病毒治疗并保持良好依从性,可以使其配偶间性传播风险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夫妻关系对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云南省德宏等6个州、33个县(市、区)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4对单阳夫妻和109对阳转夫妻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单阳阳性方回答夫妻关系好的比例为71.93%(82/114),高于阳转家庭先证阳性方52.29%(57/109)(P=0.002 1);30.97%(34/114)的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在知晓对方感染后更加关心对方,高于双阳家庭阳转方11.01%(12/109)(P=0.000);76.79%(86/112)单阳阳性方在检出阳性后与配偶讨论过如何预防夫妻间传播,高于双阳家庭先证阳性方54.13%(59/109)(P=0.000);在得知自己阳性后发生婚内性行为比例、配偶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检测后发生婚内性行为比例均为单阳家庭低于阳转家庭(P=0.013、0.003)。得知自己及对方检出阳性后婚内性行为每次均使用安全套比例均为单阳家庭高于阳转家庭(P均=0.000)。结论良好夫妻关系、配偶知晓后对先证阳性方的关心、夫妻间能够讨论具体预防措施、节制夫妻性行为,夫妻性生活每次使用安全套是预防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钟山县实施检测与治疗"一站式服务"干预前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简称HIV/AIDS)的配偶干预效果,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家庭内传播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筛选出2010—2014年新报告现住址为钟山县、有配偶且配偶首次检测为阴性的单阳家庭病例资料,分析比较实施"一站式服务"前后单阳家庭随访指标变化及其配偶HIV感染情况。结果 190例已婚HIV/AIDS患者被纳入分析,100%进行了配偶告知及检测。干预组69例,在确认后1个月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比例为89.86%;89.56%的病例坚持使用安全套;81.16%的病例性生活频次4次/月。对照组121例,在确认后1月内抗病毒治疗比例、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及4次/月的性生活频次比例分别为19.83%、53.72%、59.50%。各指标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抗体阳转率对照组为0.83/100人年,干预组为0人年。结论钟山县已婚HIV/AIDS单阳病例家庭,通过"一站式服务",加强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干预效果,降低艾滋病病毒在配偶间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06-2011年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育龄妇女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河南省艾滋病感染家庭随访管理分析系统”和“河南省艾滋病防治数据综合分析系统”收集河南省2006-2011年HIV阳性育龄妇女相关资料,对HIV阳性育龄妇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6年来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河南省HIV阳性育龄妇女例数略有上升,18 ~20岁和41 ~50岁构成比增大;阳性育龄妇女怀孕及分娩情况基本稳定,CD4+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D4)计数均值由322 cell/μL上升到399 cell/μL,CD4计数水平> 350 cell/μL者构成比从37.11%增加到52.30%,病毒载量(VL)检测结果≤500 copy/mL者构成比从30.86%增加到63.00%:CD4计数≤200 cell/μL者构成比从30.36%减少到18.62%,VL检测结果>105 copy/mL者构成比从50.62%降低到6.56%;性生活频次≥4次/月的阳性育龄妇女构成比逐年增大,而性生活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构成比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河南省HIV阳性育龄妇女逐年增加,年龄趋于年轻化,无保护性行为比例趋于增高,是河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和配偶间传播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阳转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PubMed,将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阳转的文献纳入研究,应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总阳转率为1.0/100人年;不同经济水平和疫情程度的地区,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阳转率均为1.0/100人年。结论中国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总阳转率不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艾滋病配偶间HIV的传播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动态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现场招募百色市202对艾滋病单阳配偶为研究对象,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并对其阴性的配偶进行HIV检测,运用100人年阳转率来计算配偶间HIV的传播率,Kaplan-Meier分析HIV阴性的配偶仍保持阴性的概率,含依时协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配偶间HIV传播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阳配偶中HIV患者平均年龄37.66±11.61岁,基线CD_4~+♂计数均值314.30±215.99个/mm~3,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IQR:16-52),患者以男性、45岁以下、壮族、初中文化、农民及农民工、农村居住和异性性途径感染为主。随访期间共计14例阴性配偶发生了HIV阳转,阳转率为2.21/100人年,配偶1~6年累积HIV阳转率分别为2.11%、5.29%、7.75%、8.92%、8.92%、12.88%。经含依时协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职业(AHR=16.28,95%CI:1.47-180.33)、配偶结果告知时间(AHR=0.10,95%CI:0.02-0.57)和安全套使用频率(AHR=0.02,95%CI:0.00-0.19)与配偶间HIV传播存在统计学关联,患者经HIV确诊后6个月內及时告知配偶结果的HIV传播风险降低了90%,配偶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HIV传播风险则减少了98%。结论加强咨询检测服务,及时告知配偶HIV检测结果,发生性行为时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利于预防配偶间经性传播HIV。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阳夫妻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配偶HIV血清阳转情况.方法 对浙江省艾滋病疫情网络数据库进行整理,选取2008年底之前报告且配偶首次检测结果为阴性的HIV单阳夫妻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一般特征、感染危险行为和性病史、夫妻间安全套使用、配偶HIV血清阳转情况及阳转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843对HIV单阳夫妻纳入本研究;感染者中男性占61.7%,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占78%.感染危险行为以非婚异性性接触史为主,占75.4%;截止2009年底,首次随访和末次随访夫妻间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28.4%,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配偶HIV血清阳转率为0.74/100人年;配偶阳转的危险因素是诊断为AIDS,保护性因素包括随访次数多和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 HIV单阳夫妻初次诊断时存在夫妻间HIV传播的危险,随着诊断时间的延长,传播的危险性有所降低,及早发现夫妻间HIV阳性方感染状况,及时开展感染者及配偶干预工作可能有利于预防夫妻间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对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19个项目县四年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阳性妇女的管理和夫妇双方单方HIV阳性配偶随访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个项目县1 260 435名孕产妇接受了自愿咨询检测,孕产妇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HIV阳性育龄妇女随访率为93.00%以上,单方HIV阳性配偶随访率达到97.00%以上,接受干预措施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3.23%,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结论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减少了她们感染HIV的潜在风险,有效地避免了HIV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柳州市HIV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6月在柳州市区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招募单阳家庭人群并建立队列,每半年随访一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配偶静脉血进行HIV检测。分析不同随访次数下的单阳家庭队列保持情况以及患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最近半年性行为、配偶告知及抗病毒治疗等情况。结果共招募570个单阳家庭,其中未随访和完成随访1、2、3次者分别有337、93、69、71个家庭。不同随访频次组在患者性别、民族、文化程度、是否养育子女、个人月收入和目前感染病程状态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随访频次增加,患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呈上升趋势(P=0.005)。95.8%的未随访组患者和100.0%烦人随访组患者完成配偶告知。70%以上单阳家庭最近半年发生过配偶/固定性伴性行为,不同随访频次组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受随访频次高者安全套使用频率较高。完成3次随访组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最低,未随访组最高,不同随访频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过程未发现患者配偶HIV阳转。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单阳家庭人群艾滋病知识宣传,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频率,进行配偶告知,降低艾滋病在配偶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艾滋病病毒(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血清阳转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遏制艾滋病在单阳家庭间传播,实施高危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年1月—2015年3月在新疆招募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建立前瞻性队列,每3个月进行1次定位随访,每6个月进行1次血清学检测及危险行为调查,计算人年血清阳转率;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血清阳转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 162名单阳家庭阴性配偶,总观察人时为2 496.23人年,随访期间42名阴性配偶发生血清阳转,血清阳转率为1.68/100人年。多因素分析显示,近6个月性行为频次> 2次/月(aHR=2.48,95%CI=1.22~5.02,P=0.012)、先证者最近1次CD^+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 (aHR=2.88,95%CI=1.37~6.08,P=0.006)是单阳家庭阴性配偶血清阳转的危险因素;坚持使用安全套(aHR=0.32,95%CI=0.16~0.63,P=0.003)、知晓HIV的传播途径(aHR=0.20,95%CI=0.07~0.60,P=0.004)是单阳家庭阴性配偶血清阳转的保护因素。结论新疆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血清阳转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在单阳家庭内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加大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国经不安全采供血感染艾滋病毒(HIV)的发病、死亡自然病程.方法 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河南省上蔡县既往有偿献血员较为集巾的7个村庄中明确诊断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或疑似AIDS死亡者,收集其发病、死亡及治疗等信息.观察终点为2008年3月31日.用乘积积限法计算艾滋病潜伏期和生存时间,对结局事件的时点进行调整分析.结果 2569例既往有偿献血员HIV感染者,其中疑似AIDS死亡者483例.快速进展者200例(7.8%),长期不进展者337例(13.1%).AIDS潜伏期为8.5~8.9年,发病率为11.7~12.0例/100人年;HIV生存时间8.8~10.7年,死亡率为6.9~8.3例/100人年;AIDS生存时间为1.2~2.0年,死亡率为34.9~51.5例/100人年.结论 通过对结局事件的时点调整,获得相对可靠的既往有偿献血员HIV感染者的AIDS潜伏期、AIDS生存时间和HIV生存时间,分别为8.8年、1.2年和9.8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毒(HIV)感染的生存与死亡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云南省德宏州1989年8-12月发现的196例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者20年跟踪随访资料.结果 截止观察终点2009年12月31日,196例HIV感染者中177例(90.3%)死亡,10例(5.1%)存活,9例(4.6%)失访.总死亡密度为98.1/1000人年,艾滋病死亡密度为54.9/1000人年.因艾滋病死亡者占所有死亡者的55.9%,其他疾病死亡原因中以疟疾(2.8%)、败血症(2.3%)为主,非病死亡原因中以吸毒过量(13.0%)、意外伤亡(6.8%)为主.以死亡为结局,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6年(95%CI:7.6~9.7).以艾滋病死亡为结局,则中位生存时间为11.3年(95%CI:10.3~12.8),估计的潜伏期约为10.3年.3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死亡的危险性是30岁以下者的1.9倍(95%CI:1.2~2.7).吸毒时间越长,生存时间越短(HR=0.7,95%CI:0.6~0.7).结论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非艾滋病死亡人数较多.注射吸毒人群中位生存时间和潜伏期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人群.年龄是影响HIV感染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毒(HIV)感染的生存与死亡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云南省德宏州1989年8-12月发现的196例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者20年跟踪随访资料.结果 截止观察终点2009年12月31日,196例HIV感染者中177例(90.3%)死亡,10例(5.1%)存活,9例(4.6%)失访.总死亡密度为98.1/1000人年,艾滋病死亡密度为54.9/1000人年.因艾滋病死亡者占所有死亡者的55.9%,其他疾病死亡原因中以疟疾(2.8%)、败血症(2.3%)为主,非病死亡原因中以吸毒过量(13.0%)、意外伤亡(6.8%)为主.以死亡为结局,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6年(95%CI:7.6~9.7).以艾滋病死亡为结局,则中位生存时间为11.3年(95%CI:10.3~12.8),估计的潜伏期约为10.3年.3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死亡的危险性是30岁以下者的1.9倍(95%CI:1.2~2.7).吸毒时间越长,生存时间越短(HR=0.7,95%CI:0.6~0.7).结论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非艾滋病死亡人数较多.注射吸毒人群中位生存时间和潜伏期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人群.年龄是影响HIV感染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毒(HIV)感染的生存与死亡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云南省德宏州1989年8-12月发现的196例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者20年跟踪随访资料.结果 截止观察终点2009年12月31日,196例HIV感染者中177例(90.3%)死亡,10例(5.1%)存活,9例(4.6%)失访.总死亡密度为98.1/1000人年,艾滋病死亡密度为54.9/1000人年.因艾滋病死亡者占所有死亡者的55.9%,其他疾病死亡原因中以疟疾(2.8%)、败血症(2.3%)为主,非病死亡原因中以吸毒过量(13.0%)、意外伤亡(6.8%)为主.以死亡为结局,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6年(95%CI:7.6~9.7).以艾滋病死亡为结局,则中位生存时间为11.3年(95%CI:10.3~12.8),估计的潜伏期约为10.3年.3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死亡的危险性是30岁以下者的1.9倍(95%CI:1.2~2.7).吸毒时间越长,生存时间越短(HR=0.7,95%CI:0.6~0.7).结论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非艾滋病死亡人数较多.注射吸毒人群中位生存时间和潜伏期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人群.年龄是影响HIV感染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新疆伊宁市婚检人群婚后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了解伊宁市艾滋病病毒(HIV)经异性性传播状况。方法 对1997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间婚检查出的HIV感染者及其阴性配偶建立队列,运用比例风险模型进行HIV抗体阳转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对象做到知情同意。结果 通过对22对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不一致夫妻的随访研究发现,婚后HIV阴性一方通过夫妻性传播感染HIV的发病密度为32.49/100人年,女性通过性传播感染HIV的发病密度为33.74/100人年。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HIV感染者配偶的阳转时间较短,平均HIV抗体阳转时间仅为2.43年。性生活频次为HIV感染者配偶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影响因素(≥3次/周和<3次/周:RR=1.984,95%CI:1.045~3.767)。病毒载量对于夫妻性传播的影响并不显著。HIV抗体阳转的配偶的CD4~ /CD8~ 比值显著低于未阳转者(t=4.77,P<0.01)。结论 新疆伊宁市婚检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且逐年上升,该地区已进入艾滋病高流行期。建议在HIV高流行性地区开展婚前HIV咨询和检测,同时加强婚检制度的管理,以控制HIV向一般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策略在控制AIDS患者病死率方面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在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开展较早地区以典型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驻马店市和安徽省阜阳市,选取2008年8月30日前确诊的MDS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整理其发病、死亡等相关信息,采用Cox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AIDS患者10 394例,平均年龄(41.7±9.3)岁,男性占50.3%(5233/10 394),在婚者占85.0%(8808/10 394),农民占95.1%(9880/10 394),既往不安全有偿采供血(浆)感染者占81.2%(8438/10 394).调查对象中免费抗病毒治疗比例从2002年的5.2%上升到2008年的66.5%.AIDS患者总病死率从2002年的35.4/100人年降到2008年的5.9/100人年.Cox回归分析显示AIDS患者最主要死亡风险是没有抗病毒治疗(HR=4.3,95%CI:4.0~4.7),治疗者基线CD_4~+淋巴细胞<50个/μl、50~199个/μL者死亡风险均高于≥200个/μl者(风险比HR分别为7.9、2.8),治疗基线合并机会性感染症状数多者死亡风险高(HR=2.1),其他不可变死亡风险为男性、年龄≥50岁、既往不安全有偿采供血(浆)以外其他感染途径或途径不详者(HR分别为1.4,1.6,1.8).结论 我国农村免费抗病毒治疗显著降低并且稳定遏制了MDS患者病死率,提示扩大治疗覆盖率可进一步降低AIDS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山东省外来妇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现况以及对艾滋病流行形势产生的影响,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3~2006年检测发现的外来妇女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止至2006年底,全省共检出外来妇女HIV感染者312例,占全省HIV感染者总数的24.4%,占女性HIV感染者总数的56.8%;56例通过性途径感染其配偶,11例经母婴传播传染其子女.结论 外来妇女HIV感染者呈上升趋势,并已有HW二代传播;外来妇女HIV感染者已对山东省的艾滋病流行严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部地区两县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艾滋病回顾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5,他引:11  
目的研究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病死亡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78例确认的通过献血(浆)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利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计算平均潜伏期和生存时间及其分布。结果HIV感染者的平均潜伏期为8.31年(95%CI:8.04~8.58)(Kaplan—Meier法)。感染后艾滋病总发病率为6.41/100人年。艾滋病发病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90个月(95%CI:8.20~11.60)(Kaplan—Meier法)。结论研究发现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HIV感染者的平均潜伏期短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研究结果(9.5年);艾滋病发病率在感染后6年内均显著低于UNAIDS研究结果,第7年后高于UNAIDS结果。感染者发病后平均生存时间短于UNAIDS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及其配偶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心理状况,为开展家庭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形式,对53对艾滋病单阳家庭中的HIV/AIDS患者及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85%,71.70%的调查对象认为艾滋病感染者身份应该保密,86.79%的HIV/AIDS患者能平静接受感染事实,有81.82%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能坚持使用安全套。37.74%的调查对象存在抑郁症状。结论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反歧视宣传,开展关怀技能培训,为HIV/AIDS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的阴性配偶中新发感染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德宏州HIV感染者的阴性配偶中HIV新发感染率.方法 2005年11月始在HIV感染者的阴性配偶中建立前瞻性队列,每6个月随访,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检测.结果 至2008年6月底共纳入研究对象790人,随访观察702人,2006-2008年随访期间发病密度为2.58/100人年,各年度发病密度分别为2.22/100人年、2.95/100人年、2.74/100人年.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发病风险有关的因素有:居住于盈江县[风险比(HR)=4.37,95%CI:1.48~12.90,P=0.008 ]、有吸毒史(HR=3.49,95%CI:1.09~11.18,P=0.035)以及配偶(指感染者)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HR=3.60,95%CI:1.41~9.16,P=0.007).结论 德宏州HIV感染者的阴性配偶中HIV新发感染率较高,针对某些地区以及本人有吸毒史、或其HIV阳性配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配偶仍需加强HIV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