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和接受 [1 ,2 ] 。中段食管癌在食管癌中比例最大 ,约 5 2 .7% [3] ,为了探讨中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的设野范围与淋巴结转移率及其生存率的关系 ,我院 1990年 2月— 1993年 2月 ,对 6 0例中段食管癌根治病例术后进行了预防性放疗的设野范围的对比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6 0例中段食管癌均在我院作根治性切除 ,术后 2周~ 4周内接受足量常规分割放疗。 6 0例中 ,男性 40例 ,女性2 0例 ,男女比例为 2∶ 1,年龄 32岁~ 73岁 ,中位年龄 44岁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诊断 :…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三维适形预防性照射的放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食管癌术后三维适形预防性放疗的生存率、治疗失败部位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56例患者术后放疗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5%、57.1%和46.0%,中位生存期为49.0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转移率、TNM分期与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预后有关(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横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是食管癌术后放疗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横径、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是食管癌术后放疗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预防性照射对淋巴结阳性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行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的单纯手术组与术后预防性放疗组局部复发的模式,评估术后放疗对局部控制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5~2010年行胸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239例,分为单纯手术组(175例)与预防性放疗组(64例),分析比较二者局部复发模式的差异。结果 23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单纯手术组与预防性放疗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类型均以淋巴结转移最为多见,分别占90.29%与95.31%;在淋巴结转移中均以纵隔淋巴结转移为多见。单纯手术组胸上段食管癌腹部淋巴结的复发显著低于胸中段及胸下段(χ2=9.452,P=0.009)。术后预防性放疗组的患者上纵隔淋巴结的复发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χ2=7.615,P=0.006)。而单纯手术组与术后预防性放疗组的颈部淋巴结复发(χ2=1.242,P=0.265)、中纵隔淋巴结的复发(χ2=0.023,P=0.880)、腹部淋巴结的复发(χ2=1.470,P=0.2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上纵隔区、中纵隔区是胸段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部位。术后预防性照射上纵隔区对减少该部位的复发有很大价值,术后放疗靶区须包括上纵隔区。胸下段食管癌及原腹部淋巴结转移可能是腹部相应转移区域预防性放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Xiao Z  Yang Z  Liang J  Miao Y  Wang M  Yin W  Gu X  Zhang D  Zhang R  Wang L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6):608-611
目的: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495例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随机分为单一手术组(275例)和术后放疗组(220例)。术后3-4周开始放射治疗。双锁骨上区为5周50Gy,25次;全纵隔为5-6周50-60Gy,25-30次。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39.4%。单一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4474)。单一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的Ⅲ期患者,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13.1%和35.1%(P=0.0027)。术后放疗组的胸内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和吻合口复发率分别为16.2%、3.1%和0.5%,单一手术组分别为25.9%、13.2%和5.8%(P<0.05)。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单一手术组为1.8%,术后放疗组为4.1%(P>0.05)。结论:术后预防性放疗可提高Ⅲ期食管癌根治术后的生存率,降低放疗部位淋巴结转移率和吻合口的复发率;术后预防性放疗可提高Ⅲ期食管癌根治术后的生存率,降低放疗部位淋巴结转移率和吻合口的复发率;术后放疗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管癌每年新发病例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居肿瘤所致死亡的第4位。多年来的努力虽然使食管癌的疗效提高但幅度较小,因此,为进一步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已经进行了多种治疗模式的试验。本文就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适应证和照射范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11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5年1月~1999年1月我们对11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行预防性放疗,与同期单纯手术治疗95例进行对比,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5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肺功能变化,采用自身配对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肺通气、线速容量曲线、弥散功能和残气容积项目。结果:对术后放疗前肺功能检查显示轻、中、重肺功能不全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仍可耐受5周50Gy/25次的预防性放疗剂量,但该剂量对弥散功能下降是有影响的。弥散功能DLCO/SB(58.20±18.30、44.67±17.42,P=0.001)、DLCO/VA(77.39±18.00、66.39±20.8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弥散功能DLCO/SB、DLCO/VA指标在观察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后肺功能变化可能是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术后放射治疗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60年至1985年间,我院128例食管癌手术后因各种原因做了术后放射治疗的病例,并以同期病情相似而未做术后放疗的6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情况的食管癌术后放疗的价值及放疗有关问题。其结果是:(1)根治术后,等到临床发现肿瘤复发、淋巴转移才进行治疗者,预后极差,只有个别病人能存活二年以上。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者,远比上述等到复发转移后才放疗者的  相似文献   

9.
胸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的价值及照射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祥 《实用癌症杂志》2005,20(4):425-426
食管癌根治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淋巴结转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性放疗,其目的是为了消灭术后可能残留的亚临床病灶,防止局部肿瘤复发、转移。我们对1998年4月-2001年8月在本院行根治切除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1989年1月-1994年6月对8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行术后预防性放疗,用配对法与同期单纯手术治疗80例食管癌进行对比,放疗剂量40-50Gy.结果单纯手术组一、三、五年生存率为76.3%、37.5%、22.5%.手术放疗组一、三、五年生存率为77.5%、56.3%、32.5%,两组三年生存率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术后放疗组五年生存率较单纯手术组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P<0.01),淋巴结阳性者一、三、五年生存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放疗组原发灶复发率为12.5%,单纯手术组为42.5%,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术后放疗后复发率低,无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应放疗,术后放疗组三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与放化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或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6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2月内行预防性放射治疗,其中125例术后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疗组),38例行术后序贯性放疗和化疗(放化疗组)。全纵隔放疗剂量45~60Gy,44例行双锁骨上预防性照射,剂量为50Gy。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4.05%、45.75%、35.89%和3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N分期、TNM病理分期、放疗总剂量和化疗与食管癌术后放疗的预后生存有关,P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单纯手术与术后放疗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为阐明食管癌术后放疗的效果,将1985~1989年期间82例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病人与同期982例单纯手术病人进行对比观察。手术采用食管次全切除加食管周围脂肪组织和淋巴结、以及贲门、胃左淋巴结切除。放疗在术后2~6周开始,剂量为纵隔区50~60Gy/5~6周,双锁骨上区50Gy/5周。结果表明,Ⅱa期术后放疗病人5年生存率为42.0%,单纯手术组为26.0%(P<0.01)。Ⅲ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两组无差异(P>0.05),但术后放疗组逐年生存率略高于单纯手术组。结果提示,除0期病人外,食管癌术后均应进行放疗。  相似文献   

13.
新辅助放化疗和根治性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这两种治疗模式下,提高放疗剂量能否带来获益一直是临床争论的热点。此外,放疗照射范围国内外尚未统一。选择性淋巴结引流区预防性照射和累及野照射是目前两种主流的靶区勾画模式,这两种照射范围孰优孰劣仍未达共识。本文主要探讨近年来有关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和根治性放化疗中照射剂量及照射范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后预防性放疗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术后放疗组(326例)和不行放疗的单纯手术组(24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术后生存率、血行转移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放疗采用60Co术后3~4周开始,双锁骨上区剂量50 Gy/25次分5周,纵隔剂量60 Gy/30次分6周。结果术后放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分别为12.0%和0.3%,单纯手术组分别为28.1%和4.5%(P〈0.01)。术后放疗组总的1、3、5年生存率为81.0%、60.1%和39.0%,单纯手术组为76.0%、54.5%和31.4%(P〉0.05);而期患者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34.2%,单纯手术组为11.5%(P〈0.01)。术后血行转移发生率术后放疗组为14.4%,单纯手术组为15.2%(P〉0.05)。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术后放疗组为2.5%,单纯手术组为2.1%(P〉0.05)。结论术后预防性放疗能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和延长期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且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庞青松  章文成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6):1236-1238
食管癌恶性度高, 手术治疗仍是其治疗主要手段, 即使行广泛三野淋巴引流区域清扫仍有较高复发比例。对于局部晚期、淋巴结转移或伴有其他不良预后因素者术后放疗可以降低胸腔内复发, 提高部分患者生存率。然而, 多组关于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前瞻性研究均显示放疗范围不统一。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主要的复发部位为上纵隔淋巴结区和锁上淋巴结区, 影响其复发的因素主要包括手术术式、肿瘤部位、肿瘤侵犯深度、术后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转移数量等。根据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复发规律合理进行术后放射治疗的靶区设计, 对提高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局控率, 进而改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70例胸内食管癌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扩大野放疗组,2组常规野放疗组,进行前瞻性临床放疗研究,比较两组淋结转移情况。结果显示,疗后1组淋巴结转移出现的时间较2组晚且发生率低,3年内1组11.4%,2组54.3%,、1、2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35.6?%、15.9%及15.4%、8.6%,提示:胸内食管癌设扩大野对区域淋巴结进行预防性进行可延缓转移的时间,延生长存期。  相似文献   

17.
摘 要: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食管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其疗效具有个体化差异,大量研究发现miRNA与食管癌放疗敏感性密切相关。全文对miRNA调节食管癌放疗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经手术治疗后极易复发,预后不良,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在降低食管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放射治疗作为食管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二维放疗到如今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其放疗技术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放疗靶区剂量不足、对器官造成危害的剂量过高等缺陷,提高了放疗精确度。目前临床在术前放疗、术后放疗以及放化疗结合等放疗方式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就食管癌放疗技术及放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在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中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剂量分布差异。方法:采用CMS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病理为T3/T4和/或淋巴结阳性患者分别设定3D-CRT 54Gy/27f照射和IMRT 54Gy/27f照射,比较两者相关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及靶区适形指数(CI)。结果:在相同靶区相同剂量模式下,10例患者在肺、脊髓、胃等组织器官受量近似一致的情况下,IMRT等剂量线的剂量分布(95%CTV、95%PTV和100%PTV)及靶区适形指数(CI)(0.93 vs 0.79)均优于3D-CRT。结论:相同靶区相同剂量模式下,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照射治疗时,调强放疗技术(IMRT)靶区剂量分布优于三维适形放疗(3D-CRT)。  相似文献   

20.
晚期食管癌在所有食管癌病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目前指南推荐的治疗模式为系统治疗。放疗作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临床应用广泛。回顾性分析和小样本前瞻性研究显示, 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 放疗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均有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的优势。因此, 更好地发挥放疗对食管癌的快速起效、持久控制和激发新抗原等方面的优势是重要的临床课题。本文就如何优化晚期食管癌的治疗策略, 综述了寡转移性食管癌、多发转移性食管癌的放疗策略及放疗适宜人群的筛选方法, 为提升放疗在晚期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