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英英  陈志伟  张华乐  衣欢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67-69,76,封4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20年9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病例的诊疗过程、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患者年龄16~57岁,以盆腔包块、腹痛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为主,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的卵巢肿物均增大,呈囊实性,直径约6.0~16.0 cm.免疫组化显示:突触素(Syn)、嗜铬蛋白(CgA)均呈现不同程度阻性表达,甲状腺球蛋白(Tg)有4例阳性,1例阴性.术后病理提示卵巢甲状腺肿类癌2例,类癌合并成熟性畸胎瘤3例.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十分罕见,患者多无典型症状,且类癌成分多与甲状腺组织混杂于畸胎瘤中,容易漏诊,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卵巢原发性纯类癌。类癌细胞呈嗜银和亲银强阳性。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细胞内含有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蛋白、铬颗粒蛋白,Leu-7,5-羟色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癌胚抗原等物质,显示其特有神经内分泌,上皮性和癌胚性的多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3.
胡军  曹建初 《贵州医药》2003,27(4):301-301
类癌好发于胃肠道、呼吸道,发生于胸腺部位很少见。胸腺类癌是发生于胸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长期以来一直与真正的胸腺瘤相混淆。现报道1例。 患者男性,71岁。3个月前于体检照胸片发现胸部阴影,进一步做胸部CT示前纵隔巨大软组织肿块。患者无胸闷气促、心悸及吞咽困难等症状,体格检查也无明显阳性体征,为切除肿块而入院。手术见肿块位于前纵隔,体积12cm  相似文献   

4.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小细胞癌(SCC)也称神经内分泌癌(NEC),自1981年Gramer等[1]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不足250例Trias等[2]的研究表明SCC的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膀胱肿瘤的0.48~1%,常伴有移性上皮增生或移行上皮癌、腺癌、鳞癌,活检易漏诊或误诊[3].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卵巢类癌十分罕见,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女性,目前多为病例个案报道,妇科医生对其认识相对较少,术前不易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易引起误诊。临床发现盆腔包块,以及出现某些内分泌物质及其引起的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支气管痉挛、心脏损害等症候群,应高度怀疑该病。手术范围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等具体情况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多发生于胃肠道,发生于纵隔者罕见。现报道经病理确诊的纵隔神经内分泌癌1例。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在外院体检胸部X射线片提示左肺巨大包块,患者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胸痛、畏寒发热、呼吸困难和心悸等症状,近期体质量无下降,无手术史。查体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睾丸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回顾分析睾丸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予以讨论.结果 患者术前未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术后2周恢复良好,痊愈出院.出院3周后右腋窝淋巴结转移,7周后全身转移死亡.病理检查: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神经原特异性烯醇酶、嗜铬粒蛋白A和突触素.结论 睾丸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凶险,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例小肠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诊治。以探讨小肠神经内分泌癌的综合治疗。方法对1例18岁女性患者采取D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行全身化疗,但因肿瘤大小未见明显缩小,故改用同步放化疗(EP方案)+生长抑素类药物(奥曲肽)治疗。结果接受8周期的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疗效近CR,并在之后6个月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结果表明,同步放化疗联合生长抑素类药物可有效抑制不典型类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20日在我院行胃肠镜检查,且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共32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2例病理诊断的神经内分泌癌男19例,女13例,男女比例1.46: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7.5±14.3岁。其病灶位于大肠23例(71.9%),位于胃6例(18.8%),位于食管3例(9.4%);大肠神经内分泌癌明显多于其它部位,而在大肠病灶中,以直肠最多见(直肠20例,升结肠1例,乙状结肠2例)。内镜下大多表现为表面光滑的隆起,超声内镜提示病灶多起源黏膜下层或黏膜肌层。病理提示多数(19/32例)癌细胞大小一致,细胞核及细胞浆均少,近似裸核。所有患者均经CgA、NSE、Syn、CK、CK8、CK18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确诊。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以直肠黏膜下病变多见,内镜下表现多样,CgA、NSE及Syn的联合检测是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卵巢甲状腺肿性类癌(Strumal Carcinoid)罕见。我科遇到一例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的病例,特报告如下: 某,33岁,已婚。经期下腹部疼痛近一年,以盆腔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及继发不孕而收入院。近一年来,患者在月经来潮时自觉下腹疼痛,月经期后疼痛自然消失。六年前分娩一男孩,因其小孩“脊柱侧弯”,允许生第二胎,但一直未再受孕。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后穹窿处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质硬、不活动的结节,  相似文献   

11.
张用  程晶 《药品评价》2012,9(21):47-48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2009年12月因左乳肿块在当地医院行乳腺B超考虑乳腺癌可能,行胸、腹部CT未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并在该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侧乳腺小细胞癌,肿块大小4cm×3cm,左腋窝淋巴结,11个系膜淋巴结中有1个癌转移;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观察3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50岁,平均43.7岁,肿瘤大小为直径1.8~3.0cm,均施行保乳手术或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随访52~68个月,均无瘤存活。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易发生在老年人,它们在形态和表型上常呈多向性,其预后优于其它类型乳腺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为其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和病理学特征。结果良性卵巢甲状腺肿9例.大体呈实性、囊实性、囊性,均由类癌和甲状腺滤泡组织构成,组织学类型有单纯型、腺瘤型、囊性变型。恶性卵巢甲状腺肿1例,呈囊实性,组织学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表型10例NSE、Syn均阳性,8例CgA、降钙素阳性,2例5-HT阳性;TG、TFF-1滤泡区阳性,类癌区阴性。全部10例均存活,无复发。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伴有甲状腺滤泡分化的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癌,罕见,恶性变的诊断标准同甲状腺癌。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恶性者可借鉴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报道7例伴有转移的小肠类癌。多因腹部症状而手术。病变多在回肠,4例为多发性.均有转移。7例均作免疫组化标记证实为神经内分泌性。描述并讨论其临床与病理学表现。评价免疫组化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下腹疼痛10d,发现盆腔包块7d,于2008年2月26日入院。查:神清,精神可、颈软、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妇查:双附件区可触及一6cm×5cm包块,压痛阳性,活动可,边界清,囊性感。既往病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术前化验CA125、AFP、HCG、CEA均在正常范围内,行剖腹部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清亮液体,双卵巢呈6cm×7cm大小囊性肿物,表面光滑,右卵管爬行于右卵巢肿物上,左卵管及子宫正常,行粘连分解术,双卵巢肿瘤剔除术。临床诊断:双卵巢囊肿。术后对症处理。病理诊断:卵巢甲状腺肿,卵巢滤泡囊肿。术后B超检查双侧甲状腺无异常。到省级医院化验甲状腺全套正常。术后伤口Ι期愈合。痊愈出院。2讨论卵巢甲状腺肿是发生于卵巢的单胚层高度特异的畸胎瘤,少见,约占卵巢畸胎瘤的3%以下[1]。卵巢甲状腺肿的诊断必须具备以下两点:(1)卵巢甲状腺成分须超过肿瘤组织的一半,占肿瘤的主要成分;(2)肿瘤甲状腺组织虽未超过一半,但伴有明显甲亢症状者。发病年龄多在39~59岁之间,多为单侧、良性,约10%为恶性,其中过半数有转移病灶。卵巢甲状腺肿瘤可产生甲状腺球蛋白,但可能由于肿瘤产生的球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发生在卵巢甲状腺类癌病例应用免疫组化Syn,CgA,S-100,CT,Vimtime,Tg,CK,NSE,P63,Ki67,CEA,α—inhibin进行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者均为绝经后女性,例1患者以盆腔包块为主要表现,伴有便秘,血CA199升高,例2患者因手术切除其他肿瘤及附件,送病理活检发现。2例患者巨检肿瘤均为单纯型。镜检肿瘤均由甲状腺组织及类癌组织构成,类癌为梁状与岛状混合型。免疫组化:2例患者类癌细胞Syn(2/2+),CgA(2/2+),NSE(1/2+),Ki67(3%+,5%+),CK(I/2+),S-100(2/2-),CEA(2/2-),P63(2/2-),CT(2/2-),Vimtime(2/2-),Tg(2/2-),α-inhibin(2/2-l甲状腺滤泡Tg(2/2+),CK(2/2+),Vimtime(1/2+),Syn(2/2-),CgA(212-),NSE(2/2-),Ki67(2/2-)。S-100(2/2-),CEA(2/2-),P63(2/2-),CT(2/2-),α-inhibin(2/2~)。2例患者均为I期,例1患者术后行化疗,例2术后未做任何治疗,分别随访57个月及2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卵巢甲状腺类癌是-种非常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高度特殊性生殖细胞肿瘤,伴有甲状腺组织分化,一般预后良好,要与小圆形细胞肿瘤鉴别,结合免疫组化,可与之鉴别。  相似文献   

17.
卵巢甲状腺肿1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朝阳 《河北医药》2000,22(6):422-423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15例卵巢甲状肿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并综合文献复习。结果 本病发病率在卵巢成熟畸胎瘤中占3.75%,临床表现为非特异型盆腔肿块,或无症状被体检发现。病理诊断必须具备以下四点之一。(1)肿瘤完全由甲状腺组织构成;(2)肿瘤50%以上由甲状腺组织构成,其它为畸胎瘤成份;(3)肿瘤虽然示超过50%,但伴有明显甲亢症状;(4)在成熟畸胎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8岁。因闭经3年,阴道流血2次入院,既往身体健康。体验:宫体大小正常,右侧附件区扪及一大小约6cm×5cm×4cm的囊实性包块,活动欠佳,与宫体关系密切。CT示卵巢肿瘤,手术完整切除后送病理。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结节状肿块,大小7cm×5...  相似文献   

19.
宋魏 《天津医药》2014,42(8):799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34例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肿瘤发病部位、远处转移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yN 、CgA和CD56三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2个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短于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P<0.05)。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对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数量的多少对患者预后评估及辅助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为其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确诊为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和病理学特征。结果良性卵巢甲状腺肿10例,大体呈实性、囊实性、囊性,其中有6例肿瘤全部由甲状腺组织组成,4例可辨认出甲状腺组织,并含有其它畸胎瘤成份。组织学类型有单纯型、腺瘤型、囊性变型,恶性卵巢甲状腺1例,组织学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11例均存活,无复发。结论卵巢甲状腺肿是一种罕见的伴有甲状腺滤泡分化的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癌,恶性变的诊断标准同甲状腺癌。免疫组织化学甲状腺球蛋白阳性有助于诊断,恶性者可借鉴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