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社区急诊中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择某社区2013年7月~2014年7月所接收的9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抗病毒药物加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抗生素加以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无显著性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极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急诊治疗过程中,抗生素药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不大,且还将增加疾病治疗的费用,并存在滥用抗生素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标准的3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社区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两组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1年中上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就诊次数及用药情况。结果随访1年,干预组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少于诊断标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抽查2007年1~7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病例536例,对其中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应用率达90.5%,单一用药率为36.6%,联合用药率为53.9%;静脉给药率达83.1%。平均疗程为5.4d。结论儿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时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此次的临床研究,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接诊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60例患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各30例。对照组患儿在经过常规治疗后进行简单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通过对比和分析两个组别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结果两个组别在经过相应的护理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0%,两个组别在治疗护理效果对比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此次的,I盏床研究,可以知道循证护理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愈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种方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AURTI的患者540例。全部病例常规给予抗病毒治疗,其中全程应用抗菌药组(全程组)136例,延后应用抗菌药组(延后组)254例,不应用抗菌药组(不用组)150例。并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计数(WBC)、粒细胞百分比(GRA%)、C反应蛋白(CRP)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程组、延后组、不用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6.0%、81.3%。延后组复诊率最低,不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延后应用抗菌药疗效良好,复发率最低,病程较短,不良反应和总费用较低,是治疗AURTI较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咽痛、流涕)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充分结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采取有效及时的治疗方案及注重预防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刘燕玲 《今日药学》2011,21(6):367-368
目的 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5例,加用喜炎平注射液5 mg·kg<'-1>·d<'-1>,qd,疗程3~5 d;对照组95例,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4>·d<'-1>,qd,疗程3~5 d.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为(1....  相似文献   

9.
沈玉迎 《北方药学》2012,9(6):102-103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输液后发生急性低血钾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9例低血钾病人的临床症状和治疗。结果:轻、中、重、度病人经口服、静脉补钾后症状均缓解。结论:低钾血症的发病因素可能与病毒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输葡萄糖液、摄入不足、经胃肠道、汗液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精心的护理措施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12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5例患儿经常规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疗效总有效率为97.6%。结论给予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张娴 《北方药学》2013,(8):16-17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5~8月临床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96例儿童患者,年龄1~6周岁,予以常规退热处理,加强饮食护理,在此基础上,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治疗,分别为热毒宁治疗组、利巴韦林对照组以及热毒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组。结果:经过三天的治疗,热毒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5.6%,与利巴韦林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热毒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组无差异。结论:热毒宁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症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黄王滨  成泉  郑木为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58-3059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鱼腥草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6例,选用鱼腥草注射液1~2ml/(kg·d);对照组35例,选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两组均加用青霉素10万u/(kg·d),静滴。结果:治愈时间,治疗组(5.29±1.65),对照组(5.69±1.61)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鱼腥草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副作用小,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方案。方法将8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给予口服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联合酮替芬治疗;B组40例,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悉复欢)联合复方甘草合剂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0d。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2.5%,B组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病程(7.56±3.21)d,较B组的(11.78±4.12)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联合酮替芬对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好,值得在高校门诊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抗生素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对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患儿200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患儿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97.5%;单一用药率为33.3%,联合用药率为66.7%;静脉给药率为87.7%;其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率最高(60.5%)。200例患儿治愈率为79.0%,平均疗程为5.8d。结论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临床合理用药的规范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能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对于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观察组),采用肺炎支原体培养,就其临床资料与健康小儿1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32.0%高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P阳性患儿中,其中<1岁婴儿阳性率为18.8%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年龄段M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阳性患儿均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临床表现;胃肠道症状、卡他症状较为少见,均以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为体征。无鼻窦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皮疹、眼结膜充血、口腔溃疡、疱疹。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无法确诊支原体感染或病毒感染时,可做肺炎支原体培养,操作方便,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8.
加替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6例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采用加替沙星0.2g,bid,6-8d静脉滴注,继之以0.4g,qd,4-7d,口服。结果:痊愈14例(30.43%),显效28例(60.87%),改善4例(8.70%),总有效率为91.30%,细菌消除率为95.66%,总疗程为10-15d,平均(12.0±2.7)d,药物副作用较少,发生率为2.17%。结论: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炎琥宁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儿保门诊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15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8.68%(75/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炎琥宁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其能较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滴鼻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滴鼻,用法:将利巴韦林针0.1g加入0.9%氯化钠针10mL配成滴鼻液,3-6个月,1滴;6个月-1岁,2滴;1.1-3.0岁,3滴;3.1-6.0岁,3-4滴,均滴双侧鼻孔。第1个1小时每15分钟滴1次,以后每2小时滴1次,3d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巴韦林滴鼻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缩短病程,起效快,临床疗效好,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