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荣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81-138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是<内经>所提出的防治疾病的蕈要原则.这一词语除出现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外,还见于<素问·刺热>及<灵枢·逆顺>二篇中,至于与此相关的条文,则先后见于<内经>中二十余处.因此,"治未病"思想贯穿了<内经>的始末.对于"治未病",一般多认为是指未病防病,预防为先.  相似文献   

2.
头项寻列缺     
在<针灸大成>中有一首脍灸人口的四总穴歌,其中一句为"头项寻列缺",是说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列缺这个穴位来治疗和调节. 列缺一穴出自<灵枢·经脉>篇,有"去腕上一寸五分"的定位法,即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汉时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因战乱而散失,后经历代医家收集整理成<伤寒伤>(以下简称<伤寒>)和<金匮要略方论>(以下简称<金匮>).在<伤寒>和<金匮>中对桂枝汤的应用甚广,其立方严谨,用药精当,并以桂枝汤为基础,灵活化裁创立了很多的药方,其适应范围在不断扩大,也体现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治则.  相似文献   

4.
许红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432-3433
血尿是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属中医"血证(尿血)"范畴,祖国医学关于血尿的记载首见于<内经>,称之为"溺血"、"溲血".故对血尿的治疗不能见血止血,而应注重活血化瘀.今观察活血化瘀法在小儿血尿治疗中的应用,以期强调这一法则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祖国医学很早对肿瘤就有认识,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的病名记载,《灵枢刺节真邪篇》认为瘤的病因"邪居其间,久而内着",《灵枢刺节真邪篇》提到肿瘤的病因是由于"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在不同的部位发为不同的肿瘤,如瘤、骨疽、肉疽等。《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灵枢水胀篇》"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灵枢水胀篇》肠覃"寒气客于肠外……恶气乃  相似文献   

6.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辅料炮制是中药炮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祖国医学对使用辅料炮制中药材非常重视.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酒煮"、"酒浸"的记载.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有酒浸大黄、醋渍泡乌梅的论述.而南北朝时期刘宋·雷学支编撰的<雷公炮炙论>则把中药炮制的方法,特别是用辅料炮制药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且有许多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7.
傅山,字青主.山西太原阳曲西村人.明末清初医学家,对于中医学深有研究.立法严谨,选药精良,议论中肯,效用卓著.现将其学术思想特点归纳总结如下. 1推崇脏腑学说,尤其重视肝脾肾 傅氏重视肝脾肾,尤其在妇科方面他认为:①肾为任脉之本,肾与妇人经、带、胎、产、乳等息息相关.如在<傅青主医学·经水后期篇>及<傅青主医学·骨蒸夜热不孕>篇中说:"夫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胞胎上系心包,下系于命门.系心包者通于心,心者阳也,系命门者通于肾,肾者阴也……况胞胎通于肾……."提出了肾阴的充足与否是来月经及养胎的物质条件,因而在治疗上强调精化血的重要性.其<傅青主医学·产后四肢浮肿论>中指出"补精以生血".<傅青主医学·妊娠口干咽痛篇>:"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亏而胎动."在重视肾水同时也重视肾气的作用,如<傅青主医学·妊娠吐泻腹痛>:"夫脾胃之气虚,则胞胎无力,必有崩堕之虑,……然胞胎疼痛而究不至下坠者何也,全赖肾气固也."  相似文献   

8.
胃及十二指溃疡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相当于祖医学"胃脘痛"范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胃脘当心痛,上支两胁";"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噎".溃疡病出现的黑便或便血,则似<金匮要略>所记载的"远血".<景岳全书>认为"远血或在小肠,或在胃";<金匮要略>亦记载"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的"反胃"症状则酷似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  相似文献   

9.
中风又名卒中,它出自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高血压脑病等.患者多突然发病,轻的出现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半身不遂;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本病多发生在四十岁以上的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发病前常有高血压、头痛、眩晕、指端麻木、说话不灵活、烦躁失眠等先兆症状.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在二千多年以前,即有关于黄疸的记载。如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赤黄安臥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经脉篇:“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下及痛烦心,心痛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曰黄疸”。这就说明本病见于肉和见于皮、见于骨、见于筋的现象,但主要的是:“黄疸脾家病也”。至汉张机伤寒论中,也有关于黄疸的记载。如“太阳病身黄”,“两阳相薰灼,其身发黄”,“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金匮黄疸篇,更进一步的阐述了黄疸的分类,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及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以及黄汗(黄胖)。以后在这基础上又演变出很多的关于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时出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 早在<金匮要略>就提到因癥病致使孕后下血不止,"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瘀,桂枝茯苓丸主之."妇人素有癥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史),现又受孕成胎,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养胎,胞络伤而见阴道下血,此乃属"血不"(即陈旧性瘀血积块,或癥痼),  相似文献   

12.
林荔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167-168
家父主任中医师,六十年代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四十多年,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温病>等经典著作,主张博采众长,遵古不泥,创新不离本,辩证论治与专方专病相结合,擅长中医内科,屡愈难疾重症,对中医儿妇、针灸亦尚精通.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现将本人在临床上使用西医治疗妇科疾病上遇到的棘手病例采用家父的经验取得奇效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3.
中医对"口腔溃疡"早有认识,称"口疮""口糜"<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即有"岁星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素问·气厥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融肠不便,上为口糜"的记载."口糜"即"口腔溃疡",多因阳旺阴虚膀胱水湿泛溢,心经积热,脾经湿热瘀郁,久则化为热毒,湿热薰蒸于上,以致满口糜烂.  相似文献   

14.
瘀血乃病变之产物,有形之实邪。其学说渊源于《内经》,始详于张仲景《金匮》、《伤寒论》:“血痹“、“干血”、“瘀血”、“蓄血证”、“症瘕”、“症病”、“经水不利”、产后腹痛”等条文中,对瘀血脉证并治论述精当,理法方药初具规模。后贤多宗之以阐发和应用,龙  相似文献   

15.
<正>"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瘀者,淤也。祖国医学对瘀血的认识是建立在对血的生理病理基础上的,现在统一的认识是,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及瘀积于脏腑组织器官的均称瘀血,它既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性耳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鸣的患者以自觉耳内鸣响,如闻潮声或如蝉鸣或如雷声,或大或小,妨碍听觉为主症,有的患者可伴有耳聋,但多年龄偏大.大量的临床事实证明,耳鸣是以肾虚引起的偏多,且多数年龄在50岁以上,年过半百,无论男女,大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虚表象.肾开窍于耳,肾虚耳失所养,故致耳鸣.正如<灵枢·海论>所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而鸣"及<灵枢·口问>所云"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  相似文献   

17.
中医活血化瘀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已采用现代科学实验方法,进行理论探讨。现仅就涉猎所及的资料及个人初学中医的体会,作一简要论述。一、祖国医学对活血化瘀的一些论述活血化瘀法早在《内经》成书时期之前,已有记载和临床运用。现将祖国医学对血瘀症的病机、病因、证候以及治疗法则等略述于下。(一)瘀血症的病机活血化瘀是对瘀血症的相应治疗方法。瘀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活血化瘀治法是针对血瘀证而设立的,其形成历史悠久,应用广泛,自古以来即为众多医家所重视。传统医学认为,凡能"和血"、"活血"、"散血"、"行血"、"破血"、"逐瘀血"、"祛恶血"的药物,均属于活血化瘀药范围。活血化瘀药物种类很多,约为150  相似文献   

19.
徐春阳 《首都医药》2007,14(10):49-49
火针治疗经筋病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内经《灵枢·经筋》篇文中多次指出,治疗经筋病,“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简单的文字说明,经筋病多以疼痛为临床表现,其取穴原则以痛点为腧穴,可用火针速刺而不留针。  相似文献   

20.
面部是人体气血外荣的集中部位,是经络汇聚之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可见头面与全身经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全身各条经脉多数直接或间接地上达于头面,分布于不同的部位.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本文主要对面部经络与腧穴的规律性进行阐述, 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