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额部岛状瓣在老年口腔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老年口腔癌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同期用额部岛状瓣行术后缺损重建.其中,8例额瓣经颧弓下进入口腔,5例经颧弓外侧转移进入口腔,分别修复颊部、舌部、磨牙后区和口底黏膜区组织缺损,重建口腔功能.结果:13例皮瓣均全部成活,修复区形态及功能良好.前额部供区缺损游离移植皮片全部成活,但植皮区皮肤移动度稍差,术后1年皮片色泽接近正常,额部畸形不明显.随访6个月~2a,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额部岛状瓣适合于老年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尤其是面积较大的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临床应用锁骨上动脉岛状瓣提供解剖学依据,评价其修复舌部缺损的可靠性.方法 用成人尸体10例(20侧)经锁骨下动脉灌注氧化铅-明胶溶液的标本,观测颈横动脉和锁骨上动脉的分支、起始位置、行程、长度和管径,观察其静脉回流情况.用锁骨上动脉岛状瓣修复4例舌癌切除术后缺损,通过观察舌部形态和功能恢复及供区并发症等,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颈横动脉由甲状颈干或锁骨下动脉分支而来,在锁骨中1/3上方分为深支和浅支.锁骨上动脉由颈横动脉浅支发出.颈横动脉起点至锁骨上动脉起点距离约4.3 cm,锁骨上动脉起点至其分支穿深筋膜点的距离约3.6 cm.颈横动脉起点处血管外径约2.7 mm,锁骨上动脉起点处血管外径约1.1 mm.两条锁骨上动脉伴行静脉分别回流入颈横静脉和颈外静脉.4例用于修复舌部缺损的皮瓣中,3例全部成活,1例小部分皮岛坏死,肩功能运动不受影响.结论 以锁骨上动脉为营养血管的锁骨上动脉岛状瓣带蒂转移适于修复口腔颌面颈部组织缺损,也可以颈横动脉为吻合血管制作游离皮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呤部软组织缺损的额部岛状皮瓣修复方法.方法:对8例鼻睑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显微外科微创分离技术制备单侧额部岛状皮瓣进行一期修复,并将局域皮瓣翻转再造眼睑,完成鼻睑重建,供瓣区从下腹部取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或直接拉拢缝合.皮瓣设计面积最小2.5 cm×3 cm,最大8 cm×5 cm.结果:8例患者转移皮瓣均完伞成活,鼻睑外形和表情功能恢复良好,眼睑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额部岛状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近似并相邻,可最大程度恢复而部的美学亚单位结构,是修复鼻睑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手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颏下带蒂岛状瓣转移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所致组织缺损的远期临床效果。结果:应用颏下带蒂岛状瓣修复口腔组织缺损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功能与外观满意。结论:颏下带蒂岛状瓣修复口腔组织缺损操作方便,成活率高,功能及形态恢复满意,是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组织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5年8月期间应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96例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其中顺行面动脉瓣46例,逆行面动脉瓣50例.观察患者近、远期临床效果,包括受区缺损情况、组织瓣成活情况、外形和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总成功率为96.9% (93/96),顺行皮瓣成功率为95.7% (44/46),逆行皮瓣成功率为98.0%(49/50).术后随访0.5~6 a,肌皮瓣受区外观及质地良好,语言及吞咽功能理想,供区瘢痕隐蔽;l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3例出现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结论: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可作为颌面部中、小型缺损修复较理想的选择,操作简单易行,其中逆行面动脉岛状肌皮瓣皮瓣不仅可修复颌面部中上1/3的组织缺损,且成活率高,美容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的可靠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9-01—2012-01,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舌癌患者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全部采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半舌缺损,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外形和功能、患者的生存状态以及癌瘤复发等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11例,1例皮瓣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舌部皮瓣形态、质地良好,语言及吞咽功能理想。1例患者出现颈部肿瘤复发。结论: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可作为半舌缺损修复较理想的皮瓣,该术式简单,易成功,适合同期修复舌癌根治术后半舌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面动脉瓣修复口咽癌术后缺损的效果及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4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口咽癌患者33例,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同期采用顺行或逆行面动脉瓣修复组织缺损。 结果33例面动脉瓣中,逆行性皮瓣11例全部成活,而顺行性皮瓣成活18例、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2例。皮瓣成活病例伤口愈合良好,患者术后语音和吞咽功能得到恢复。 结论应用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咽癌切除术后缺损,制取技术简单,皮瓣血供明确,皮瓣成活率高,瘢痕较为隐蔽,是修复口咽癌切除术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8.
颏下岛状瓣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轴型皮瓣,其制备简便,血供稳定,术后瘢痕隐蔽。自颏下岛状瓣开发以来,几经改良,用法灵活多样,一直受到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整形外科医生的青睐。目前,颏下岛状瓣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口咽和面部缺损的修复,包括软腭、颧部、颞区等远处部位。颏下岛状瓣的广泛应用主要依赖于其血供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改良和血管蒂延长方法。文章就颏下岛状瓣的血供特点、皮瓣类型及改良、血管蒂延长方法以及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创新性应用等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选择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提供全面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颏下岛状瓣修复颊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临床评价颏下岛状瓣修复颊黏膜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颊黏膜、牙龈部位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形成的组织缺损以颏下岛状瓣修复,观察组织瓣存活情况及其修复效果。结果:颏下岛状瓣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保留全下颌骨者蒂部经过的部位表现丰满;2例瓣上胡须生长,其中1例诉说胡须引起局部不适。结论:颏下岛状瓣是一种修复颊部组织缺损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使用对侧面动脉蒂鼻唇沟岛状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例舌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对侧面动脉蒂鼻唇沟岛状瓣进行修复。记录术后皮瓣血运、愈合情况,并对患者口腔功能进行8~18个月的随访。结果    6例患者皮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肿瘤复发,再造舌外形及活动度满意, 语音、吞咽功能接近正常。结论    对侧面动脉蒂鼻唇沟岛状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效果良好,因术区未涉及肿瘤引流淋巴结,可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逆行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采用逆行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对8例腭部恶性肿瘤术后腭部缺损进行同期修复,皮瓣最小5cm×3cm,最大8cm×4cm。结果8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存活,术后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全部皮瓣形态质地良好,腭部形态满意。结论逆行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具有可靠血供,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同期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  相似文献   

12.
颈部皮瓣因颜色合适常被用于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目前临床应用的颈部皮瓣有4种,即随意皮瓣(如Jellouli等,Mazzola等描述的颏下皮瓣)、上蒂型颈阔肌肌瓣或肌皮瓣,锁骨上神经血管化组织瓣。每种组织瓣各有优缺点,作者报道一种新型颈部皮瓣——颏下岛状瓣,其血管蒂长,适用范围广,供区瘢痕隐蔽,制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因肿瘤切除引起的头颈部软组织缺损或畸形,常采用各种带蒂或游离组织瓣移植,恢复其外形和功能。锁骨上动脉岛状瓣因具有皮瓣质地和颜色与头颈部相近、厚度适中、制备简便和供区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对锁骨上动脉岛状瓣的历史、应用解剖、组织瓣设计和制备及其在头颈重建外科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临床应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30例,其中面部6例,颊部9例(伴下唇缺损1例,口角缺损1例),舌部9例,口底2例,磨牙后区1例,硬腭1例,上唇1例,下唇1例。术后观察组织瓣生长情况以及修复效果。结果:男性患者组织瓣上生长胡须,2例静脉回流障碍,1例组织瓣坏死,其余成活良好。缺损部位修复后,基本恢复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结论:颏下岛状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10-03—2011-06期间,收治的15例口腔癌病灶切除术后所造成的软组织缺损,设计以颏下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其中14例皮瓣全部成活,另1例部分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4年,所有患者对术区外观及功能感到满意。结论:颏下动脉岛状瓣与口腔区邻近、血供可靠、质地柔软、厚度适中、切取方便、制备简单、并发症少,是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6.
<正> 口腔内因肿瘤或疤痕组织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均需予以立即整复。我科自78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硬腭部粘骨膜组织瓣、颈阔肌隧道皮瓣、带颞浅动静脉的额部隧道皮瓣及舌组织瓣等四种方法,对口腔内软组织术后缺损进行它即整复共56例,手术均系一次完成,效果较为满意。本文对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了初步讨论,由于额瓣在临床上已被广泛采用,因此着重介绍硬腭部粘骨膜瓣及颈阔肌隧道皮瓣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多,修复效果也较好,但有组织瓣臃肿、蒂部粗长、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操作难度高等缺点.颏下岛状瓣能够避免这些缺点,且血供可靠、质地优良、制瓣简单.作者自1997年3月以来,应用颏下岛状瓣修复颜面部和口腔组织缺损,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8.
文树生  谢红卫  张春玲 《口腔医学》2007,27(10):560-560
目的观察面动静脉蒂鼻唇沟岛状肌皮瓣联合舌瓣在下唇肿瘤术后缺损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面动静脉蒂鼻唇沟岛状肌皮瓣联合舌瓣修复下唇肿瘤术后缺损。结果6例患者术后组织瓣全部成活。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面动静脉蒂鼻唇沟岛状肌皮瓣联合舌瓣适宜下唇缺损的修复重建。具有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骨上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舌鳞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行锁骨上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的舌鳞癌术后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术后外形及语音、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2例术后行锁骨上动脉岛状皮瓣即刻修复舌鳞癌患者,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区外形及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锁骨上动脉岛状皮瓣具有手术制取简单,供区并发症小,厚薄适中等优点,为舌鳞癌患者术后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于头颈部缺损修复的皮瓣多种多样,包括局部皮瓣、带蒂皮瓣和游离组织瓣。其中带蒂皮瓣具有容易切取、颜色及质地较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锁骨上区是一个重要的皮瓣供区,肩部皮肤提供了理想的可修复头颈外科缺损的皮肤组织。颈侧三角区主要的锁骨上血管是颈横动脉,目前罕有以颈横动脉供血的延长至肩部皮肤的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报道。本文对此方面内容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