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高低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测定76例T2DM患者及48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骨矿物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OP)及TNF水平,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T2DM患者较对...  相似文献   

2.
张诒武 《吉林医学》2011,(30):6336-633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测定74例T2DM患者及46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骨矿物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OP)及TNF水平,两组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较对照组的BMD显着降低,血清BG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RAP、尿HOP、TNF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NF与BMD呈显着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骨矿物质密度降低,其原因与TNF水平升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骨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骨骼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2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甲亢组、甲减组、正常对照组,测定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以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上述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1)甲亢组尿脱氧吡啶酚(DPD)、血清骨钙素(BG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甲减组尿DPD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差异;血清BGP低于对照组,BM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差异。(2)对甲亢组做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尿DPD与血清TT3、TT4、BGP之间有显著正相关,而BMD与DPD、BGP、TT3、TT4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甲亢、甲减均可导致骨代谢紊乱;尿DPD、血清BPG是反映骨代谢变化的敏感指标;甲亢患者BMD减低,甲减患者BMD未见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异常生化指标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钙(Ca)、血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尿脱氧吡啶啉(DPD)、尿Ca、尿肌酐(Cr)进行测定,并将这些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血清BGP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尿DPD/Cr比值以及尿Ca/Cr比值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Ca以及ALP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时血清BGP浓度下降,尿DPD/尿Cr及尿Ca/尿Cr比值升高;血清BGP、尿DPD/尿Cr及尿Ca/尿Cr等生化指标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骨形成、骨吸收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糖尿病组(DM)148例,葡萄糖耐量低减组(IGT)30例,空腹血糖受损组(IFG)30例,健康对照组(Contr01)50例,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啉(DPD)/肌酐(Cr)、腰椎(L2、L3、L4)和髋部(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骨密度(BMD),并对上述指标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四组间方差分析显示BMD在Ward三角、L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GP水平在四组呈递增趋势,尿DPD/Cr水平在四组呈递减趋势,方差分析显示尿DPD/Cr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尿DPD/Cr水平随HbA1c水平递增逐渐增高。结论糖尿病的前期阶段(IGT),骨吸收已呈现高于同龄正常人水平,糖尿病患者骨形成低于同龄正常人而骨吸收高于同龄正常人,骨平衡呈现负平衡,骨量逐渐丢失;IGT开始骨密度已较正常人低,良好的血糖控制对减少骨吸收和延缓骨量下降具有保护作用。应在糖调节受损的早期阶段对骨质疏松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B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T2DM组137例和对照组130例,测量腰椎L1-4的BMD,同时测定T2DM组的年龄、体质量及T2DM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病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钙、血磷、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多元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糖尿病组腰椎BMD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2DM患者随BMI值升高,BMD值也升高(β=0.106,P<0.05);随病程增加及HbA1c值升高,BMD值缩小(β=-0.032、- 0.033,均P<0.05);2型糖尿病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型糖尿病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 T2DM患者随BMI值升高,BMD值升高;随病程增加及HbA1c值升高,BMD缩小.  相似文献   

7.
鲑鱼降钙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代谢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对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的作用.方法将70例PMOP患者随机分成2组,降钙素组39例,鲑鱼降钙素肌注,每次50 IU,隔日1次;同时,每日加服钙尔奇-D 1片.对照组31例,每日予1片钙尔奇D,疗程均为6个月.用药前后测定腰椎L2~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BMD)、血清骨钙蛋白(BGP)、碱性磷酸酶(AKP)、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D/CR)比值.结果降钙素组腰椎L24BMD上升明显,股骨近端BMD升高不明显,血清BGP、ALP、及DPD/CR比值降低(P<0.05).对照组药物治疗后无改善.结论鲑鱼降钙素能够增加PMOP患者腰椎BMD,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8.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尿DPD、血清BGP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尿脱氧吡啶啉(DPD)、血清骨钙素(BG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9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分三组,A组:初发甲亢30例,有甲亢高代谢症群,FT3:FT4明显增高;B组:35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3个月,甲亢症状明显好转,FT3、FT4基本恢复正方;C组,27例,甲亢治疗1年以上,FT3、FT4均已恢复正常。正常对照组40例,全部受试者均测定FT3、FT4、尿DPD、血清BGP、骨密度(BMD)、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等。结果 在A组和B组中,DPD、BGP、ALP各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0.001);A组与B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0.01);A组及B组的BMD较正常对照组低,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FT3、FT4分别与尿DPD、血BGP、ALP成正相关(P<0.05—0.01),与BMD无明显相关。结论 甲亢患者常伴有骨吸收及骨形成的增加,且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尿DPD和血清BGP对早期诊断甲亢性骨病有参考价值,也可作为病情随访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与瘦素、性激素及各种骨转换因子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单能定量CT(QCT)对5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脊柱骨密度(BMD)测定,并分析受试者的骨密度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清瘦素(leptin)、性激素、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等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①T2DM组脊柱BMD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血浆瘦素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②相关性研究显示,T2DM组瘦素水平与L1椎体及脊柱BMD均值呈显著负相关(r=-0.443,r=-0.373,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2DM组中瘦素、E2、T分别是BMD变化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下降.瘦素是老年T2DM患者骨量减少的影响因素,但不是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0.
43例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3例和正常对照43例,采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尺、桡骨骨密度(BMD),以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清骨钙素(BGP)及晨尿中脱氧吡啶啉(DPD)值。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BMD低于正常对照组,BGP和DPD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及早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进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甲亢患者血清IGF-1、BGP和DPD水平与骨密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雪  李玉风  于湄  叶志明  信中 《北京医学》2004,26(5):300-30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啉(DPD)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放免法测定血清IGF-1、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BGP水平,酶免法测定尿DPD水平;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2~4、股骨上端BMD值.结果甲亢患者血清IGF-1、BGP、DPD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FT4与IGF-1呈正相关,TSH与IGF-1呈负相关.结论甲状腺激素促进成骨细胞产生IGF-1,IGF-1促进成骨细胞复制和自分泌方式合成骨基质,甲亢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以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为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血清骨钙素(BGP)和尿1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方法:对来自天津地区的382例女性志愿者根据是否绝经和腰椎骨密度(BMD)测定结果分为绝经前组(105例)、绝经后骨量正常组(98例)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组(179例)。应用放免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BGP和尿NTx。结果:绝经后骨量正常组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组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和大转子BMD均低于绝经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组血清BGP和尿NTx均高于绝经后骨量正常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绝经后骨量正常组又高于绝经前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BGP和尿NTx是评价骨动态改变,预测骨量丢失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超声成像骨密度测量仪对133例糖尿病踝中部骨密度(BMD)及15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血钙(CA)、血磷(P)、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24h尿钙(U-CA),尿磷(U-P)。结果:糖尿病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正常组,两组空腹血糖、尿钙、尿磷有显著差异,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则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可加快骨质疏松症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小凹蛋白-1(caveolin-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2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骨密度T值>1)60例、骨量减少组(-2.5<骨密度T值≤-1)62例、骨质疏松组(骨密度T值≤-2.5)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YR61、caveolin-1水平,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CYR61、caveolin-1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质疏松组糖尿病病程、β-CTX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血清CYR61、caveolin-1、PINP、BGP、25(O...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方对失用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大鼠骨钙素(BGP)、大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假手术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大鼠右侧股骨骨折后石膏固定的方法建立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分为益气补肾活血方组、钙尔奇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给药60 d后,骨密度仪检测BMD、骨矿盐(BMC),ELISA法检测血清中BGP、BAP的含量。结果益气补肾活血方组与钙尔奇组全身及股骨BMD及BMC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血清BGP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补肾活血方组与钙尔奇组均能降低血清中BAP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方能够有效防止失用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量丢失,并能有效抑制骨吸收的发生,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16.
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骨代谢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410例中老年患者腰椎正位骨密度,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及晨尿吡啶啉,尿吡啶啉用肌酐校正。按年龄段和不同骨密度组对男性和女性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年龄分析,中老年男性骨钙素随年龄增长下降,尿吡啶啉/肌酐随年龄增长上升,中老年女性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在50~69岁时明显升高。70岁以后又趋于下降,并与同年龄的老年男性的骨钙素、尿吡啶啉/肌酐值相近。而血清碱性磷酸酶不论男性或女性均在正常范围,各年龄段差异无显著性。按骨密度分析,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低组的骨钙素低于正常组,而尿吡啶啉/肌酐高于正常组,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低组的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同性别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低组的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值差异无显著性。各骨密度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骨钙素、尿吡啶啉/肌酐分别是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骨量减少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与骨量减少的关系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了 1 2 1例肝、肾功能正常的EH患者的腰椎 (L2 ~L4 )、股骨上端的骨密度 (BMD) ;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 (BGP)、甲状旁腺素中间片段 (PTH m) ;采用酶免法测定尿脱氧吡啶啉 (DPD)。结果 :EH病人骨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除女性≤ 4 0岁组外P均 <0 .0 1 ;血清BGP、PTH m、DP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且BGP、PTH m、DPD与骨密度呈负相关 ,r分别为 -0 .30 7、-0 .2 68、-0 .2 51 (P <0 .0 1 ) ;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男女EH病人骨量减少检出率分别为 4 4.83%及 36.50 % ,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 6.90 %及 2 6.98% ,且以股骨上端华氏三角区骨量减少为著。结论 :EH病人存在钙、磷代谢紊乱 ,可导致骨量减少 ,以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高骨转换为特点。提示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补充活性维生素D及钙剂 ,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