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进行急救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给予相关的急救治疗措施,探究疗效。结果经过急救治疗后,52例患者中成功复苏42例,复苏成功率为80.77%。包括单纯采用心肺复苏11例,经过电复律后实施心肺复苏12例,给予胸外按压与气管插管后实施心肺复苏19例。结论采用一系列急救方式对心脏骤停患者展开救治,包括除颤、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脏复苏、抗生素治疗等,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急救中配合心肺脑复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25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126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方案,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肺脑复苏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急救中配合心肺脑复苏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的符合心脏骤停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的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心肺复苏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心肺脑复苏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护理应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心脏停博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80例心脏骤停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急救干预过程中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救治情况及复苏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心脏停搏时间、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肺复苏循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以及康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为心脏停博患者行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救治效果,促进患者复苏后的整体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对缩短急诊冠心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抢救时间的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急诊冠心病心脏骤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急救流程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急救流程)与实验组(31例:优化护理急救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急诊等待时间、病情评估平均耗时、总抢救时间等相关抢救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苏成功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对临床急救护理满意度(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冠心病心脏骤停患者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提升复苏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急诊科急救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给予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心肺复苏的84例心脏骤停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干预。对比两组急救效果和心脏复苏效果,分析复苏3h后两组患者的动脉压、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接诊至胸外心脏按压时间、接诊至心电图检查时间、接诊至建立静脉通道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复苏成功率(88.10%)、自主呼吸恢复率(73.81%)、自主循环恢复率(66.67%)和存活率(95.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压、心率、PO2均高于对照组,PCO2和pH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干预的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急救效果提高,自主呼吸恢复等心肺复苏效果好,动脉压、心率及血气指标改善,康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治疗效果,已达到提高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从我院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本次选取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抢救治疗措施之后,成功复苏的患者有82例,复苏成功率为82%其中30例患者有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出现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88.2%;12例患者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75%;16例患者由于脑血管疾病出现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72.7%;12例患者由于中毒出现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83.3%;7例患者由于严重创伤出现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70%;5例患者由于溺水出现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83.3%。结论通过临床实践可知: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治疗,可及时抢救患者。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及护理干预对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脏骤停到心肺复苏时间,患者被分为>6min组(12例)、4~6min组(21例)、1~3min组(33例)和<1min组(34例)。观察比较各组心肺复苏结果和结局转归,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急救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6min组、4~6min组、1~3min组和<1min组,成功复苏的例数分别为0,4,18和28例,总计50例成功复苏。与>6min组、4~6min组比较,1~3min组和<1min组的复苏成功率(0%,19.05%比54.55%,82.35%)显著升高,P<0.05或<0.01。成功复苏患者的痊愈率为43(86.00%),其中15例来自1~3min组,28例来自<1min组。>6min组、4~6min组、1~3min组和<1min组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66.67%、90.48%、93.94%和97.06%,总体满意度为92.00%,且无医疗纠纷发生。结论:急救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病人的关键为心肺复苏的时机,而护理干预作为加强救治效果的作用也很大。  相似文献   

9.
潘靖华  何长科  罗刚 《内科》2010,5(3):288-289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3月我院抢救的49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复苏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复苏成功率为20.4%,死亡率为79.6%。院内和院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0.8%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开始时间〈5 min和≥5 min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2.1%和4.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较低,尤其是院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应普及心肺复苏知识,缩短复苏开始时间,加强急救体系建设,以期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急症中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急症救治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徒手心肺复苏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萨勃心肺复苏机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使用相对急救方法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果差异相对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为46%,对照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为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症治疗中,尤其出现心脏骤停患者采用萨勃心肺复苏机相比较徒手救治更加有效,急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接受心肺复苏(CPR)干预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6例接受心脏复苏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分成两组,纳入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一组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一组是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的干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指标情况(复苏成功的时间、呼吸机支持的时间、ICU入住的时间、复苏后的动脉压和复苏心率水平)都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沟通能力、服务态度、风险处理和护理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运用于接纳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昏迷的程度,帮助患者尽早恢复,预防不良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除颤时间窗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率与除颤时间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6 例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中及早使用电除颤时间窗与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在心肺复苏中恢复自主呼吸与循环的44 例心脏骤停患者中尽早使用电除颤与复苏成功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除颤开始的时间距心脏骤停发作越短复苏成功率越高。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尽早实施电除颤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0月本院收治的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相应急救与护理,统计本组患者痊愈出院以及复苏后脏器衰竭情况。结果本组64例患者均行心肺复苏手术,其中完全恢复自主呼吸并痊愈出院25例,死亡39例;患者复苏后发生外周循环衰竭85.94%,发生肺功能衰竭67.19%,发生肾功能衰竭31.25%,发生胃肠道功能衰竭23.44%。结论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应用科学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院内抢救的247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萨勃机进行心肺复苏(萨勃机组,n=112例)和采用标准心肺复苏法进行复苏(标准复苏组,n=135例),除颤、药物应用等基本相同。比较两种方法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抢救开始前的临床状况(年龄、性别、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病因类别等均无显著差异,萨勃机组复苏成功率(46.4%)和患者存活率(16.1%)均显著高于标准复苏组(分别是11.1%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萨勃机急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优于标准心肺复苏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内心脏骤停急救系统建立模式,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设置院内急救站点,组建援助急救队,采用突然模拟实战演练,并寻找问题,不断改进,逐步建立院内急救系统。选择2016年5~12月传统急救演练模拟心脏骤停患者39人次为对照组, 2017年3~11月新设置急救演练模式后模拟心脏骤停患者42人次为干预组,分析2组院内急救首救医生到达救治点的时间(s)、开始心肺复苏时间(s)、高级生命支持到达时间(s)、除颤仪到达时间(s)。结果:设置院内急救站点及援助急救队后,干预组首救医生到达救治点的时间为(52.52±11.09)s、开始心肺复苏时间为(54.55±11.31)s、高级生命支持到达时间为(350.76±31.32)s、除颤仪到达时间为(379.33±35.12)s,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院内急救站点与援助急救队的设立,显著缩短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各环节时间,明显提升抢救成功率,提高医院整体综合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6.
心脏骤停是导致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是指急救中心人员接到旁观者求救电话后,判断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向施救的旁观者发布心肺复苏指令,指导旁观者进行的心肺复苏。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通过提高旁观者心肺复苏实施率,从而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现对近些年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未来国内推广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院内急救系统建立模式,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方法 设置院内急救站点,组建援助急救队,采用突然模拟实战演练,寻找问题,不断改进,逐步建立院内心肺复苏系统。选择2016 年 5月-12月传统急救演练模拟心脏骤停患者39人次为对照组, 2017 年3月- 11月新设置急救演练模式后模拟心脏骤停患者42人次为干预组,分析两组院内急救首救医生到达救治点的时间(s)、开始心肺复苏时间(s)、高级生命支持到达时间(s)、除颤仪到达时间(s)。 结果 设置院内急救站点及援助急救队后,干预组首救医生到达救治点的时间为52.52±11.09s、开始心肺复苏时间为54.55±11.31s、高级生命支持到达时间为350.76±31.32s、除颤仪到达时间为379.33±35.12s,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院内急救站点与援助急救队的设立, 显著缩短各环节急救时间,明显提升医务人员救治能力,充分调动团队救治速度,提升抢救成功率。建立急救管理新模式,定期实战演练,提升医院整体综合急救水平,是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杨慧华 《山东医药》2006,46(11):42-42
近年来,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复苏后仍需做大量细致的护理监测工作。现对我科2003年6月~2005年6月心肺复苏成功的94例患者复苏后进展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复苏后监测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分析疗效。方法选取以往10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患者,回顾当时的急救治疗过程,通过对心电的检测情况、早期电击除颤情况、电击除颤时所用药物以及用药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讨论急救治疗的有效方法,提高复苏成功概率。结果通过对10例患者进行急救,利用电击除颤的方法,观察心电变化情况,进行合理药物治疗,10例患者都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复苏成功,血压得到控制,心跳频率恢复平稳状态,心律逐渐变为窦性。经过后期治疗有9例患者成功出院,有1例患者由于突发性心脏病去世。结论及时观察心电的变化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进行急救,进而成功的救助患者生命,再加上急救之后的护理干预,确保每一个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0.
心脏骤停临床各科都会遇到,复苏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CPR)的时间。发生于院外的心脏骤停因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施救,因而心肺复苏尤其是脑复苏成功率很低。我科近期抢救1例发生于院外的电击伤致心脏骤停患者,心跳呼吸骤停40余min心肺脑复苏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