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下简称急性心肌梗死。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我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结果本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为82.6%,静脉溶栓治疗于6 h内完成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达88.9%优于静脉溶栓治疗于6~12 h内完成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首选方案。但是,由于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急诊PCI仍不能普及或及时。近年来,随着药物的改进和更新,溶栓的治疗效果不断进步,使其成为基层再灌注治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溶栓治疗实施的越早,其治疗获益就越大。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溶栓方案及溶栓药物对于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大有裨益。本文将对现有溶栓药物的特点,及其优劣进行综述,以期获得最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78例STEMI病人静脉滴注rtPA进行溶栓治疗。比较距发病时间2 h、2~4 h、4~6 h、6 h以上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结果分别为85.7%、80.9%、64.3%、26.7%,总再通率为65.4%。各时间段之间再通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rtPA静脉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激酶(UK)、链激酶(S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总量50mR及rt-PA总量100mg四种静脉溶栓方法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1E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静脉溶栓治疗的STEMI者随机分为4组:UK组(A组)35例、SK组(B组)32例、rt—PA总量50mg组(C组)32例和rt—PA总量100mg组(D组)33例,观察各组溶检后血管再通率、出血发生率、30天内再次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D组血管再通率最高,达81.8%。30天内病死率最低。结论应用rt-PA总量100mg静脉溶栓是治疗STEMI较理想的给药方法,对病情危重者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或栓塞、炎症、痉挛导致的冠脉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极易导致猝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通常认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意味着冠脉完全闭塞。早期积极进行再灌注,即溶栓或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累计在2017年7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抽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对选取患者分组,分组的依据为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较早入院的40例患者使用注射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划分为对照组,余下40例患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情况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对比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再出血情况观察组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出院后心脏事件以及再出血症状的发生率,综合应用价值显著,适宜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类型.ACS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致使冠状动脉管腔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而尿激酶具有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使急性闭塞的心血管得到再灌注;血运重建,从而挽救了濒死的心肌.  相似文献   

8.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先进行静脉溶栓,然后在12h以内进行PCI,对38支梗死相关血管(IRA)成功置入支架41枚。选择静脉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指标为再发的心血管事件。结果38例患者中36例(96.7%)获得PCI成功,造影示残余狭窄(4.58±2.45)%,前向血流TIMI3级。随访时间6~18个月,2组患者再发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静脉溶栓+PCI组显著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溶栓后PCI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再灌注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国产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7月收治STEAMI患者60例,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且≤3 h能接受溶栓治疗并在1周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分成常规组(24例)和联合组(36例)。常规组用尿激酶150万U 30 min内静脉滴入。联合组在溶栓同时应用替罗非班。两组均配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记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CAG,观察间接和直接冠脉再通指标、院内心脏事件、药物不良反应,评价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在冠状动脉间接指标再通率、直接指标再通率、溶栓后胸痛缓解时间、CK-MB峰值、CK-MB达峰值时间、1周后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1周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平均住院天数、院内紧急血运重建、院内再发心肌梗死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心电图ST段回落≥50%、1周后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TIMIⅡ级、1周后后心肌TMPⅢ级、1周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院内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院内心脏事件方面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溶栓24 h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计数和出血事件方面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 h的STEAMI在早期静脉溶栓的同时联合应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改善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和心肌灌注方面优于常规溶栓组,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2岁。因上腹部不适1周,突发持续性胸痛2h,于2010年7月7日16时40分入院。胸痛位于胸骨中段后方,呈持续性闷痛,伴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及出血性疾病史。体检:T36.3℃,R20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采用冠脉介入及静脉溶栓方法.但在没有PTCA条件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仍是心肌再灌注首选的治疗手段.因静脉溶栓常见并发症为出血,所以临床上常常将溶栓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致使很多高龄的心肌梗死病人失去心肌再灌注机会.本文旨在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与院内溶栓治疗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时间、血管再通率、心源性休克及一年内生存率。方法应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先静脉注射15mg,继而30min内静脉滴注50mg,期后60min内再静脉滴注35mg。结果经统计学处理,A组(院前溶栓组)比B组(院内溶栓组)溶栓时间提前了(150±150)min;血管再通率提高了13.00%,!2=4.13;心源性休克减少了7.27%,!2=1.45,P>0.05;一年内生存率提高了12.62%,!2=4.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比C组(PCI组)溶栓时间提前了(190±160)min;血管再通率提高了1.98%,!2=0.012;一年内生存率提高了0.68%,!2=0.015;心源性休克减少了15.5%,!2=5.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比院内溶栓治疗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争取了溶栓时间、降低了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溶栓方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常用的血运重建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药物溶栓治疗.声学溶栓作为一种新的血运重建方法,因其简便、安全、高效、价格低廉成为了当今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应用显著增强了超声波的溶栓效果,超声辅助溶栓有望成为治疗STEMI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细胞急性缺血缺氧导致局部心肌坏死的病死率极高的临床综合征。其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是通过溶栓或介入治疗来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达到血运重建,使心肌再灌注。然而溶栓与PCI在治疗时机和成功率各具优劣势,因此溶栓与PCI的结合成为了可能。但随之而来的高出血风险使得溶栓后PCI饱受争议。于是,研究能够有效降低出血风险的同时克服PCI时间窗使更多患者收益的治疗方式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未行再灌注治疗病人应用艾司洛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未行再灌注治疗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病人给予艾司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LVEF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BNP和LVESD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艾司洛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有效改善病人心肌功能,缓解病人缺血性胸痛。  相似文献   

17.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最佳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静脉溶栓标准的AMI患者 1 0 7例 ,根据溶栓后有无ST段再抬高而分为ST段抬高组 (A组 )和ST段未抬高组 (B组 ) ,比较两组间发病年龄、伴发疾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梗死后开始溶栓时间、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变化 (Kil lip分级)。结果 :A组伴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梗死血管多支病变、心功能不全、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B组 ,而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与患者并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存在多支病变。该类患者再通率低 ,心肌受损重 ,易并发心功能不全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心肌梗死仍然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形势十分严峻[1-2]。及时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降低死亡率和保护心脏功能刻不容缓。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院前溶栓治疗在大城市以外的城乡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本共识,旨在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替奈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STEMI患者,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替组和替奈组,各48例。所有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阿替组选择阿替普酶,替奈组选择替奈普酶。对比两组的心肌灌注情况、心肌酶水平、心功能、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心肌灌注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CK-MB、cTnⅠ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LVEF、CI、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替奈组的总出血率低于阿替组(P<0.05)。结论 STEMI患者选择替奈普酶或阿替普酶均能有效恢复心肌灌注,改善心肌代谢,恢复心功能,其中替奈普酶的优势在于出血风险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