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七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衰竭合并腹水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予保肝、退黄、利尿、白蛋白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恩替卡韦,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PTA、HBV DNA载量、临床疗效及24 h尿量和腹水消退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PTA、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治疗后TBil、ALT、AST、PT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Bil:(197.4±47.6)μmol/L vs(287.5±150.6)μmol/L,t=2.30,P0.05;ALT:(189.4±63.8)U/L vs(263.4±79.5)U/L,t=2.73,P0.05;AST:(138.7±87.5)U/L vs(250.8±90.4)U/L,t=3.43,P0.05;PTA:(63.5±17.0)%vs(45.5±15.1)%,t=2.60,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0.48%vs 28.57%,χ2=4.32,P0.05;总有效率:85.71%vs66.67%,χ2=4.20,P0.05);治疗组患者腹水消退情况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7.62%vs 23.81%,χ2=13.20,P0.05;总有效率:88.10%vs 52.38%,χ2=12.81,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预后,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阳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陈蒿汤,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内毒素(LPS)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变化、治疗后总有效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评分,降低ALT、AST、TBil、PT、LPS和升高Alb、PTA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I-D)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46%,对照组为61.53%;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未见恶化。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阳黄证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脏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NAC)注射液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8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30例,慢性肝衰竭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治疗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NAC注射液8g/d,静脉滴注,疗程45天.在治疗0、15、30、45天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脱落5例,治疗组脱落6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PTA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Bil的下降及PTA的提升较对照组好,治疗组患者TBil下降率及PTA提升率在45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AC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皮疹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NAC能明显降低肝衰竭患者血清TBil水平,改善PTA,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所致轻度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化疗后有轻度肝损伤的4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患者化疗后静脉输注舒肝宁注射液,每日1次,连续治疗10天。对照组20例,未静脉输注舒肝宁注射液,采用常规口服保肝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及疗效差别。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ALT显著低于治疗前,其疗效和肝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轻度肝损伤疗效明显,具有较强的保肝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组)和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组)以及门诊体检无异常的60名健康者(健康组)为研究资料。分析3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差异和肝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白蛋白(Alb)水平差异,再将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PTA及Alb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得出血清HMGB1水平与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PTA及Alb的相关性。结果健康组血清HMGB1水平低于慢性组,慢性组低于重型组(P0.05)。健康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慢性组,慢性组低于重型组(均P0.05)。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和ALT、AST、TBil水平均为正相关(均P0.05),和PTA、Alb水平均为负相关(均P0.05)。结论肝功能损伤越重,患者血清HMGB1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保肝、利尿、间断补充白蛋白(Alb)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联合前列地尔20μ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d,观察组只加用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住院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水消退情况、ALT、TBil、Alb、血液尿素氮(BUN)、肌酐(C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 DNA水平变化。出院后两组患者继续口服恩替卡韦0.5 mg,1次/d,随访3个月观察远期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水量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组总有效率(84%)高于对照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8,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ALT、TBil、Alb、BUN、Cr)及PTA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67、6.875、-4.782、6.786、8.542、8.976,P值均0.01);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976、5.758,P值均0.01)),但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在肝肾功能稳定、腹水反复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恩替卡韦单用对肾功能改善不明显,但肝功能可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乡县人民医院及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新版RUCAM量表评定积分,分值≥3分者入选,共入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停用可疑诱导肝损伤的药物,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肝宁注射液1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LP、TBil等指标变化;全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ALT、ALP、TBil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舒肝宁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显著,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基于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简称: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至2018年3月在湖北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417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西药治疗组(7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0例)和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193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8周后患者死亡率及临床生化指标(ALT、TBil、Alb、PTA)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的死亡率(12. 95%)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48. 65%)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 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在降低总胆红素(TBil)及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方面与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AL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基于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能更好地促进黄疸消退及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胀利水方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如休息、营养、限制钠水摄入抗病毒等。治疗组2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消胀利水方穴位贴敷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腹围、24小时尿量、胆碱酯酶(Che)、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24h尿量、减轻腹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b、PA、Che水平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TBil、ALT、AST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消胀利水方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增加肝脏合成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3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9)。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肝脾超声影像学指标、Child-pugh积分等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DBil、HA、LN、PCⅢ及Ⅳ-C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hild-pugh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9%)略高于观察组(8.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有效抑制肝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解除术后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方法选取161例临床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76例。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两周后,观察血清ALT、TBil、DBil、ALP水平和CD4+细胞、CD8+细胞、CD4+/CD8+、NK细胞比例,并进行疗效判定。根据数据资料类型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两周后,舒肝宁治疗组血清ALT、TBil、DBil、ALP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显效及临床治愈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4+细胞、CD4+/CD8+、NK细胞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间CD8+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应用于梗阻解除术后黄疸患者,具有明显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保护肝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陈术附汤加减方治疗肝衰竭引起的难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或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以茵陈术附汤为主方加减的中药,观察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症状积分及有效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PTA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试验组患者血清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第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较前下降,第4周、第8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法是中医治疗HBV相关性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浆吸附灌流(PP)联合血浆置换(PE)的组合型人工肝方法加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P和使用少量血浆的PE联合在1次治疗模式中完成,治疗35例68例次肝衰竭患者,检测治疗前、结束时及治疗结束72 h时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白蛋白(Alb),与同期进行的34例66例次单纯PE治疗患者做对照,两组患者皆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结果 (1)治疗1个月时并发症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HBV DNA下降超过100倍的患者比率分别为治疗组68.6%,对照组61.8%,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好转率(62.9%,61.8%),生存率(68.6%,64.7%),累积3个月生存率(65.7%,64.7%),6个月生存率(65.7%,61.8%),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2组患者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72 h时TBi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均<0.05),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TBil下降幅度更大(P<0.05),在治疗结束72 h时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PTA无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PTA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Alb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Alb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P联合PE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方法,血浆用量少,抗病毒疗效好,治疗HBV-ACLF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术(PE)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PE组33例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30例肝衰竭患者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等,随访治疗后3个月内病情转归情况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实验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予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中ALT、T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390.48±536.52)U/L vs(81.03±47.58)U/L;(479.27±130.01)μmol/L vs(244.64±151.05)μmol/L,P值均0.01],Alb、胆固醇(CHO)、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33.06±5.42)g/L vs(35.24±3.68)g/L;(2.50±1.24)mmol/L vs(3.59±0.86)mmol/L;(34.16±5.33)%vs(73.98±27.23)%,P值均0.01],对照组治疗后ALT、TBil、Alb、CHO、PTA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患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276,P0.01),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13.258,P0.01);PE治疗效果与治疗前TBil水平、并发症、胆酶分离、年龄≥40岁有关(P0.05),TBil、胆酶分离是影响PE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01、8.75);术中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次,予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并完成治疗。结论 PE治疗肝衰竭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TBil、胆酶分离是影响PE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评定肝衰竭患者救治中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8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保肝对症等支持治疗,有明确病因的给予病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疾病进展早期即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过程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及总胆红素(TBil)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PTA在用药后1周、4周、8周、12周与基线水平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用药4周、8周及12周与对照组治疗相应时期比较,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79.2%,明显高于对照组51.5%(P<0.05);治疗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TBil下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别,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衰竭早期使用激素可明显提高救治有效率,缩短住院周期,应用中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对急性肝衰竭患者清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我院62例急性肝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基础上予以序贯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疗程结束后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lb及PTA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9%(P 0.05)。两组疗程结束后AST、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 0.05),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 0.05);两组疗程结束后PTA、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 0.05),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 0.05);两组疗程结束后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 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2.58%,与对照组的12.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序贯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急性肝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明显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例,慢性重型肝炎31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及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29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例,慢性重型肝炎28例)仅用内科综合治疗加用血浆置换.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治疗后TBIL和PTA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155.8±138.2 umol/L vs 296.4±100.5 umol/L,62.6%±10.4%vs 42.9%±11.4%;P<0.01);试验组存活率(治愈及好转)显著优于对照组(72.8%vs 48.3%.P<0.01).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前列地尔(Lipo PGE1)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价值。69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甘利欣、维生素K1、门冬氨酸钾镁等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综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疗程为4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ALT、TBil、PT水平和总有效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及x2检验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ALT、TBil均比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前列地尔可有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1例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37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50ml/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的血浆D-二聚体(D-D)浓度,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及转归.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D-D浓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第7天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第14天降低进一步明显(P<0.01).结论:凝血反应参与了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肝脏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应用血必净可明显下调血浆D-D的浓度,改善患者血清TBil及PTA,提高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肝衰竭患者和中青年肝衰竭患者的最佳MELD(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临界值与临床意义。方法:比较44例老年肝衰竭患者和107例中青年肝衰竭患者的TBil、Alb、Na~+、Cr、PT、PTA、INR、MELD评分与最佳临界值、R0C曲线下面积(AUC)及治疗3个月后死亡率。结果:老年肝衰竭和中青年肝衰竭在TBil、PT、PTA、INR、Na+及MELD分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老年组肌酐(Cr)为(78.23±37.53)mmol/L,中青年组为(63.41±41.39)mmol/L,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白蛋白(Alb)为(28.36±4.37)g/L,中青年组为(30.08±4.60)g/L,老年组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AUC为0.755,中青年组AUC为0.771,MELD对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预后预测有中等价值,老年组最佳临界值为24.5,中青年组最佳临界值为26.5,两组的准确率分别为74.0%和73.0%,Youden指数分别为0.549和0.481。结论:MELD能准确地预测老年肝衰竭患者3个月后的预后,老年肝衰竭患者的预后较中青年组要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