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脏手术的危险因素、手术时机和围术期管理.方法近7年对老年患者行113例心脏手术,其中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58例,单纯瓣膜手术39例,瓣膜手术同时冠状动脉搭桥术9例,其它7例.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17.7%),早期死亡5例(4.4%).术前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左心室射血分数<0.5、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急症和2次手术是发生术后并发症及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心脏病一旦有手术适应证应尽早外科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王春  谷天祥  房勤  刘波  毛乃惠  李卓 《山东医药》2011,51(18):42-43
目的 总结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97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采用恰当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心肌保护采用4:1冷含血停搏液,应用单纯顺灌、顺灌联合逆灌、顺灌联合桥灌、顺逆灌联合桥灌技术.结果 术中转流平稳,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顺利.结论 良好的心肌保护和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是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心脏瓣膜术进行治疗的心脏病患者58例,对手术前后心脏功能的各个指标进行对比,并结合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术后死亡2例,二次手术4例,术后并发症16例,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均已康复出院,心脏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总结以往病例手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熟练掌握CABG和心脏瓣膜术的处理要点,从而有效降低此外科手术治疗的死亡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合并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病变患者,行三瓣膜联合修复手术的近、中期预后及手术技术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到2022年8月,93例风湿性三瓣膜病变患者于本中心行三瓣膜联合修复手术。平均年龄54.7岁,其中女性61(65.6%)例,每位患者均有明显风湿性瓣膜病症状及体征。术前超声评估每位患者的3个瓣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关闭不全病变,其中二尖瓣狭窄达到重度的患者有54(58.1%)例、关闭不全达到重度者有35(37.6%)例;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达重度者分别为2(2.2%)例和4(4.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达重度的患者有19(20.4%)例。结果:术后随访4~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98.9%患者完成了随访。住院期间无瓣膜相关并发症及死亡,随访期间全因死亡3例,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97.8%,5年免于重度瓣膜病变发生率约为94.6%,5年免于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约为95.3%。结论:RHD三瓣膜病变行联合修复手术在经验丰富的心脏中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术后短中期死亡率及瓣膜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及社会支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42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22)和对照组(n=20)。康复组于手术前、后均给予逐渐递增的运动和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术后2组均接受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医学问卷调查;2组均于手术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6 min步行距离(6MWD)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组SF-36中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与SF-36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脏康复可以提高重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社会支持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变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行二尖瓣置换(MVR)65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5例,双瓣置换50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0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左房折叠术4例.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3.9%.随访140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死亡2例,其余138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者.结论 术前充分调整心功能,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提高老年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搭桥术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都接受全方位护理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之后,出现并发症现象6例,包括肺部感染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症3例、频发室性前期收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实现痊愈。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有效的治疗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8月以来,我们共为106例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并在术后进行了健康教育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8例,女28例;年龄41~76岁,平均51岁;其中心脏瓣膜和冠状动脉联合病变17例,有高血压病史83例,合并糖尿病史6例。106例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0~32天,平均16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n-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对高危手术病人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影响。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3年11月,新加坡国立心脏中心共为180例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欧洲心脏手术危险性评估系统Euroscore≥6分)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包括121例CABG(占67.2%)和59例OPCAB(占32.8%)。将两组病人术前、术中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在血制品的应用、呼吸机辅助时间、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ICU滞留天数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OPCAB均明显优于CABG。结论OPCAB对高危冠心病病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CABG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对高危手术病人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影响. 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3年11月,新加坡国立心脏中心共为180例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欧洲心脏手术危险性评估系统Euroscore≥6分)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包括121例CABG(占67.2%)和59例OPCAB(占32.8%).将两组病人术前、术中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在血制品的应用、呼吸机辅助时间、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ICU滞留天数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OPCAB均明显优于CABG. 结论:OPCAB对高危冠心病病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CABG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搭桥术病史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麻醉与心脑保护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进行手术麻醉的心脏搭桥术病史脑出血患者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统计患者发生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全部顺利完成本次手术治疗,且无死亡者;心律失常1例、心血管事件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结论对心脏搭桥术病史脑出血患者实施预防性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可减少麻醉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同时有利于保护患者心脏及脑,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联合介入诊疗技术在心血管内科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连续住院的21例拟诊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心血管病(称为复合心血管病)的患者,经术前讨论拟定个体化联合介入方案,制定手术成功标准、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防治预案,观察手术成功率、近远期临床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接受2项联合介入诊疗手术的患者20例;接受3项联合介入诊疗手术患者1例。1次手术成功率90.5%,1例穿刺部位血肿。近期手术效果15例患者的术前症状和/或心律失常消失,4例症状减轻;1例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和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12h心律失常复发。远期效果随访期内2例心绞痛复发,1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再狭窄并再次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无心源性死亡病例。结论在手术设备和术者技术、经验具备的心脏中心可谨慎开展联合介入诊疗手术。联合介入手术成功率与单项介入手术相似,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近、远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粘连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心脏直视手术的普遍开展,许多复杂的心脏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替换、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用带人工心脏瓣膜的外导管矫治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等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人工心脏瓣膜的失效及一些其他原因,冠状动脉移植物的阻塞,先天性心脏畸形第一次手术矫治不彻底或患者本身疾病的演进等原因,使许多病人需要再次手术。从过去十年来看,心脏再次手术的数目正在与日俱增。心脏再次手术比第一次手术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明显增加。有些作者报道,再次手术的死亡率为2.8%~38%,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  相似文献   

14.
席耀明  高伟  李锋  顾国军  黄浩 《山东医药》2009,49(42):79-80
目的总结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26例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及左心室明显扩大的冠心病患者(均为3支血管病变)。单纯冠心病患者采用并行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不停跳或室颤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先在并行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不停跳下吻合血管桥远端,然后再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脏停跳液、置换心脏瓣膜。结果本组用左乳内动脉20支与前降支吻合,桡动脉2支及大隐静脉26支与其他血管吻合,6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2例死于心室颤动。随访2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增大(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8.3±2.3)mm。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术中尽量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合理的手术设计、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灵活的并行体外循环以及合理使用IABP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的再认识(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心脏术后心房颤动(房颤) 房颤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房颤发生率因检出的方法和入选患者不同而异.在12项大的临床调查中报告,37 112例心脏术后患者,其中88.6%接受的是单纯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术后房颤总的发生率为25.6%(15.4%~36.7%),CABG术后发生率为11%~40%.进行瓣膜手术或CABG和瓣膜联合手术者,术后房颤的发生率更高.心脏术后发生房颤时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正性肌力药物、IABP等支持.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1%~6%,发生后死亡率高(13%~41%).心脏术后发生房颤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增加,中风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和长期死亡率都增加,住院费用也会增加.因此,积极预防心脏术后房颤的发生,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56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8例,应用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7.86%)低于对照组(42.86%)(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干预切实可行,可有效增加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护理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并发心脏疾患需手术治疗患者,心脏手术常使糖尿病病情恶化;且糖尿病未得到控制术后易发生感染、营养缺乏和伤口延期愈合,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近10年来,我院收治糖尿病心脏手术患者14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4例行心血管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37~67岁。糖尿病平均病程4.3年,其中2例为初诊糖尿病患者,1例术前血糖正常术后发展为糖尿病,入院时平均空腹血糖 12.3mmol/L。手术原因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主动脉办病变3例,联合瓣膜病变4例,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心外科收治的88例冠心病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研究组在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情均已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73%与63.64%,P0.05);研究组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及射血分数(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联合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优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室舒张功能,并提高心脏舒张状态;对伴有心室功能不全的病人,手术后心功能和预后得到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炎症因子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心脏瓣膜手术非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及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脏瓣膜手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对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需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48 h组和>48 h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手术相关资料以及术后临床结果,比较分析造影与手术的时间间隔对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和手术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影后48 h以内手术的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比例较48 h以后手术的患者显著升高(38.3%比12.8%,χ~2=8.06,P=0.01)。造影后48 h以内手术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增加(9 d比7 d,Z=-3.08,P<0.01),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显著增高(40.4%比21.3%,χ~2=4.04,P=0.04)。结论为了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获得更好的临床结果,建议择期瓣膜手术在冠状动脉造影48 h后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