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给予注射用血栓通+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定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BI)计分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7、14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B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 d后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本治愈46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基本治愈24例,总有效率为73.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早期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7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超早期溶栓治疗,研究组给予超早期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溶栓后第24 h、第7天及第14天,研究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第7天及第14天,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保护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9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P0.05),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比单用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01~2017-06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和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临床疗效以及脑梗死灶体积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较依达拉奉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基本治愈10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14例,无变化3例,恶化2例,依达拉奉组分别为4例、7例、13例、10例和6例,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依达拉奉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灶体积缩小(P0.05),且联合组缩小体积明显大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急性脑梗死后梗死体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抗凝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抗凝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及低分子肝素钙,均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评定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其他两组,抗凝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8/50),抗凝组总有效率为82%(41/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5/5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抗凝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04%与72.60%,P 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及低切全血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4%与4.11%,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氧化应激及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疗效、丙二醇(MDA)、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醇(SOD)、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DA、LPO、S-100β、NSE、IL-1、TNF-α,NIHS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疗效肯定,可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有利于自由基清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CSS )评分及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和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CSS )评分及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和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辛温开窍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浆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影响。方法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辛温开窍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浆GMP-140和PAF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GMP-140和PA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GMP-140和PA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依达拉奉基础上加用辛温开窍法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有效地降低血浆GMP-140和PAF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低分子右旋糖酐、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 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2月期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节苷脂治疗,研究组接受神经节苷脂+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状况,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改良巴氏指数(BI)、疗效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CRP、IL-6、TNF-α)状况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疾病可在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依达拉奉药物,其疗效突出,对神经恢复有促进作用,患者炎症因子得到降低,值得持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依达拉奉加复方丹参静脉输注,治疗组予依达拉奉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5%和81.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4 d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脑组织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靖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该院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显效率64.58%,均高于对照组的72.92%、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浩军  李英  孙广峰  郭敏 《山东医药》2008,48(42):44-45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三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血栓通、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组给予神经节苷脂+依达拉奉治疗,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21天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E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疗程结束后3个月时进行生存和ADL随访。结果依达拉奉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71%、78.79%;治疗第21天依达拉奉组ESS评分、治疗后3个月时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联合组与依达拉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32/45),低于观察组的88.9%(40/45)(χ2=4.444,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沧州市盐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随访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9、ET-1、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ET-1水平,升高血清VE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医院·眉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尤瑞克林+依达拉奉静点70例),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静点64例)。两组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原则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控制血压及神经康复等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 d 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 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有效率达90.42%,近期治愈率达49.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有一定疗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