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胺碘酮口服治疗,给予观察组口服联合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6例、对照组8例,不良反应率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口服联合注射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胺碘酮在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本院急诊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将胺碘酮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诊治疗中,可取得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断并治疗的135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注射液,试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有助于提高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双盲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稳心颗粒、胺碘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通过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临床诊治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通过稳心颗粒、胺碘酮联合治疗,疗效较佳,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心律失常患者60例,治疗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使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30例,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0%,对照组临床疗效为50.0%,两组存在明显组间差异(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其效果优于普罗帕酮,此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症状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6%,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6.2%,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存在统计意义(χ2=5.969,P0.05)。结论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病人实施胺碘酮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同时没有不良反应出现,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治疗冠心病(CHD)快速型心律失常中使用胺碘酮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5月~2014年12月治疗的CHD并发快速型心率失常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奎尼丁组与胺碘酮组,分别给予两种药物。结果奎尼丁组中有效48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6.19%;胺碘酮组中有效5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48%,胺碘酮组的有效率高于奎尼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CHD并发心律失常时应用胺碘酮可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取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口服胺碘酮对起搏器术后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后伴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口服胺碘酮是否有效和安全提供证据.方法对36例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并口服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并跟踪监测心室起搏阈值.另外40例为对照组、监测心室起搏阈值.结果胺碘酮有效率83.3%.术后两组均有心室起搏阈值升高.两组相比较,胺碘酮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结论胺碘酮对起搏器术后心室起搏阈值有一定影响,但仍在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主要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个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临床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胺碘酮急诊治疗。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心率和心电图监测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来说,应用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十分有效,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率等相关指标,还可以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心电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两组心电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94.0%、78.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室性早搏数、短阵室速数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早搏数、短阵室速数明显低于对照组、QTc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可更好地降低室性早搏及短阵室速数,改善患者心功能,且用药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观察组口服胺碘酮,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逐渐停止用药,至少坚持服药2个月.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的疗效,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就治疗的有效率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为97.5%,对照组仅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探讨发现,其能够及时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因此值得临床优先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食道调搏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5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食道调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型心律失常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食道调搏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2014年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将这72名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转复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平均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比对照组明显要多,也更趋于正常(P0.05)。治疗后对照组转复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转复率为88.89%,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转复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为(6.79±0.84)h,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为(0.87±0.46)h,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单纯胺碘酮治疗与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均良好,不良反应少;但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起效时间短。在临床上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时可以优先考虑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接受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观察组显效60例,有效35例,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47例,治疗有效率为7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毛细血管压(14.7±1.8)mm Hg、肺动脉压(22.7±3.5)mm Hg、心指数(3.4±0.1)L/min.m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加重等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51例,在常规抗心衰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注射液),常规治疗组(51例,常规抗心衰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胺碘酮组心律失常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2.2%比70.6%,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更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促进心衰的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时,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分组后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发现,其相比胺碘酮单纯用药而言,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情况,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3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21例在对照组上加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重度心力衰竭、快速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5.5%、95.5%高于对照组76.2%、81.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为95.5%高于对照组76.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重度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时,采取胺碘酮静脉注射效果更佳,治疗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