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肾移植已广泛地被用来治疗不可逆性慢性肾功能衰竭.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后急性并发症如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慢性并发症如慢性排斥反应、高脂血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成为影响肾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心血管并发症现已成为移植后患者的首位死因[1].我院收治5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岩  孔齐  褚晓娜 《山东医药》2002,42(4):65-66
肾移植术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加强肾移植术后观察护理 ,可减少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尤其重要。现将我院 1995年 11月~ 1999年 12月间 5 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5 8例中 ,男 42例 ,女 16例 ;年龄 18~ 6 0岁  相似文献   

3.
王环  戴云飞 《山东医药》2003,43(5):27-27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为吻合口狭窄、血凝块堵塞及尿路结石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移植肾丧失功能。1998年1月~2002年5月,我院移植中心收治8例肾移植术后输尿管梗阻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月2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具体类型及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中2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并发症类型及占比分别为穿刺口渗血及血肿8例(40%)、拔管综合症7例(35%)、假性动脉瘤5例(25%)。结论强化围术期抗凝治疗并对机体实施凝血功能动态监测、合理进食与使用局麻药以及实施良好的股动脉压迫止血能够显著提高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贞  王晓莉 《山东医药》2003,43(23):33-34
肾移植术的围术期心脏并发症临床常见,2000年12月~2001年12月,我院共行肾移植手术184例,术后通过精心治疗与严密的心电监护,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心血管并发症的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肾移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肾移植术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情况。结果120例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后5例并发糖尿病,治愈者3例,1例患者因为血糖达到1 100 mg/m L的时候发生酮症昏迷,通过一系列抢救措施后得以恢复;另外1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导致移植肾发生破裂,切肾后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肾移植术后并发糖尿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肾移植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采用腹腔镜进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 18例患者在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加强患者术后的一般护理和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预防性治疗降低老年开胸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358例≥65岁老年开胸患者,根据其心血管系统检查结果分成A、B、C 3组,分别在手术前、中、后进行预防性治疗.另将186例未进行预防性治疗的≥65岁开胸患者设为对照组(D组).统计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情况.结果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根据种类的不同,发生的时间及发生率各不相同.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A+B组),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严重程度也高(χ2=23.808,P<0.05).术前经过积极治疗得到纠正的患者(B组),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明显降低(χ2=30.478,P<0.05).未能够得到纠正的患者(A组),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明显增高,围手术期风险大(χ2=14.977,P<0.05).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手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结论 预防性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我院的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150例的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有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并对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程度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有121例,满意的有8例,基本满意的有7例,不满意的有14例,满意率为90.67%(P0.05)。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康复速度快,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评价心理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门诊随访的250例肾移植患者,采用一般调查问卷、自评抑郁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肾移植患者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来源、家庭经济收入、并发症、社会支持等相关因素对患者抑郁的影响。对肾移植术后的抑郁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干预组(心理干预)各52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情况。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6%(104/250);25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抑郁平均分远高于普通的正常人群(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疗费用来源、家庭月收入、并发症、社会支持得分与肾移植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和社会支持得分是肾移植患者术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实施12 w认知干预后,干预组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容易产生抑郁,影响肾移植患者术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有并发症、社会支持得分。对肾移植术后的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降低其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三分支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加强并发症预防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心律失常3例,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大出血1例。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患者均逐步恢复正常,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开展并发症预防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共19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73例、对照组9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静脉血栓、穿刺部位出血、血管痉挛、反射性低血压、排尿困难、心律失常等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介入诊疗术患者血管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术前合并疾病、术后并发症特点,观察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的193例60岁以上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合并疾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对肾移植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前合并疾病以消化系统(30例,15.5%)和心血管系统(25例,13.0%)为主。术后发生急性排斥33例(17.1%)、感染56例(29.0%)。随访4~95个月,患者1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88%、84%,移植肾1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86%、80%。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和心衰。结论:高龄终末期肾病患者术前合并疾病较多,以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疾病为主。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重症感染,以减少带肾死亡,有助于提高肾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方法 ,但由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患者对各种细菌、病毒、霉菌的抵抗力较正常人弱,肺部感染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重症肺炎的发生,降低肾移植术后的病死率,报告36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类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55例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临床采用有效控制血糖、积极预防并发症,适当心理疏导和饮食指导等措施,为患者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结果 55例患者中1例并发感染,经积极治疗与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外科护士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工作中与外科手术护理相互配合,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积极药物与饮食治疗、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可以预防与降低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与生活不断的进步与提高,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心血管介入术作为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技术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护理不仅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文分析了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护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总结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该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心胸外科糖尿病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资料作为研究资料,对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经过20 d的护理干预治疗,其中3例手术切口裂开,1例出现肺部感染症状,但经过及时的护理及治疗,80例患者全部痊愈。结论对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的围术期临床相关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胆囊炎、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采用手术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胆囊炎、阑尾炎患者10例。术后常规给予免疫抑制、抗感染、支持治疗等。结果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患者肝肾功能基本正常。结论手术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胆囊炎、阑尾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患者的病情特点,探讨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115例内镜经鼻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特点及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后防护训练、相关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1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利于手术的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康复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研究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该院肿瘤科肝癌合并糖尿病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50例,为其提供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人数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统计。结果 50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伤口I期愈合。术后空腹血糖均控制在10 mmol/L以下,尿糖(+++)以下。4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经服用护肝药物治疗1个月后均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4例患者曾出现低血糖现象,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2例,包括1例膈下感染及1例肺部感染,经针对性治疗后治愈。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预防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降低手术危险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率;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积极进行宣传教育,调整作息规律与饮食习惯,强调对术后血糖的控制并积极进行随访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