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半剂量替罗非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老年STEMI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观察组)和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TIMI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4周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TIMI 3级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及LVEF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达峰时间和LV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STEMI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心内科及老年病科就诊的STEMI行急诊介入术治疗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介入治疗基础上加替罗非班10mL冠脉内静脉推注,继之以0.1μg/(kg·min)或0.4μg/(kg·min)维持,静脉输注36h。对照组予常规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TIMI血流、术中慢血流及无复流情况、ST段回落及出血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TIMI血流、术中慢血流及无复流情况、ST段回落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患者左心室射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采用非介入治疗方案,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则不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硝酸甘油用量、血小板变化、出血事件以及心肌梗死后30天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两组患者的出血事件、血小板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硝酸甘油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组虽然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盐酸替罗非班用于非介入治疗方案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能够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硝酸甘油用量,且安全性较好,但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影响不明显,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游涛 《山东医药》2011,51(37):77-78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STEMI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对照组各35例。盐酸替罗非班组行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0.15μg/(kg.min)],持续泵入至术后36 h,对照组行常规PCI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冠脉复流、出血事件及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100%;对照组TIMI 3级血流发生率82.9%,两组比较P〈0.05;术后30 d两组MACE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盐酸替罗非班不增加出血事件。结论老年急性STEMI急诊PCI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PCI的老年ASTEMI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试验组7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PCI前予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PCI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持续6 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PCI前加用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后TIMI分级,PCI前后血小板计数,PCI后2 h ST段回落幅度,PCI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和PCI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PCI后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CI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PCI后2 h ST段回落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PCI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PCI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可有效促进老年ASTEMI患者PCI后心肌血流灌注恢复,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出血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10例接受冠状动脉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5例,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实验组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血流情况、ST段回落幅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校正TIMI帧数、无复流现象(TIMI 0~1级)降低(P均<0.05),术后90 min ST段回落幅度及术后1周LVEF值较高(P均<0.05)。两组MAC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急诊PCI前静脉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降低无复流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开始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的疗效。方法入选84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有胸痛症状分为替罗非班组(n=61)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替罗非班对患者冠状动脉血流、PCI术后1hST段回落、CK-MB峰值及出血副作用的影响。结果支架置入术前替罗非班组TIMI1级血流发生率及支架置入术后TIMI3级、2级血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CK-MB峰值、PCI术后1hST段完全回落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发生轻微出血的比率分别为29.51%、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改善支架置入前后的TIMI血流,有利于缺血心肌的再灌注,但同时增加轻微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院前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30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院前替罗非班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30 d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TIMI血流分级,心肌梗死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死亡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死亡数、病死率和血小板集聚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应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能显著减少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功能,明显降低血小板集聚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天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血流TIMI分级、术后30天内出血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天内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替罗非班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3级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30天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30天内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EMI介入治疗中,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能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提高心脏射血分数而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临床出血风险,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脉内小剂量应用替罗非班对介入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77例STEMI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全部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嚼服,氯吡格雷300 mg口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试药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未用替罗非班)。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术后24 h ST段完全回落率、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反复心绞痛发作)及TIMI出血事件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TIMIⅢ级血流获得率试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 ST段完全回落率及1周时LVEF试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P0.01)。术后30 d随访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时,冠脉内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可以获得较好的即刻造影结果,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CI)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再灌注指标的变化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科室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PCI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指标,评价术后两组患者再灌注指标,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心肌再灌注分级以3级为主(76.92%),且高于对照组的4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T段回落>50%发生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71.79%,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为5.13%,对照组发生率为1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手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能够显著恢复心肌再灌注,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急诊入院的STEAMI患者104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情况,24 h和1周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2、4 h及30 d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92.3%,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7.7%;对照组TIMI 3级血流发生率80.7%,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1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24 h和1周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较对照组大(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替罗非班组有下降趋势.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PCI,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术后48 h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 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中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其可有效改善患者TIMI血流及心肌灌注,且并不增加MACE、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老年STEMI患者早期维持量联合冠脉内团注负荷量替罗非班的可行性,初步观察该治疗方案对PCI术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接受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诊断明确后立即静脉给予替罗非班维持量0.15 μg;kg-1;min-1泵入,IRA恢复前向血流时,于冠脉内团注负荷量替罗非班10μg/kg;对照组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 μg/kg,继以0.15 μg· kg-1·min-1维持泵入.两组患者术后均持续泵入48 h.观察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比较PCI术前、术后罪犯病变TIMI血流情况,PCI术后心肌灌注TMPG分级,ST段回落情况,围手术期出血情况,术后心功能情况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小板聚集率、术前术后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肌灌注TMPG分级及ST段回落情况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和9个月MACE及围手术期出血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9个月超声心动图及无MACE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维持量联合冠脉内负荷量团注替罗非班对老年STEMI患者可以改善其临床预后,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入选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收治的STEMI患者8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替罗非班组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30 min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继而持续微量泵入36 h。常规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PCI只干预梗死相关血管。对照组PCI前仅给予肝素,于药物干预前后,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和活性,记录两组PCI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使用替罗非班治疗24 h后血小板抑制率升高,而活性均下降,[(59.8±17.3)%vs.(80.3±8.6)%],[(58.2±7.3)mm vs.(46.9±1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替罗非班组PCI后30 d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vs. 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明显升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和降低血小板活性,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08年3月入住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70例,老年组(88例)按是否使用替罗非班随机分为老年替罗非班组和老年对照组。观察两组48h的联合终点及出血并发症。结果老年替罗非班组48h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与老年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替罗非班组应用替罗非班48h的联合终点事件显著减少,替罗非班可改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ST段回落指数观察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并接受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2名,分为试验组(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PCI)42例和对照组(静脉负荷替罗非班+PCI)50例。观察两组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术后30天射血分数(EF),30天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结果:试验组术后2h、4h、8h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CI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各级TIMI血流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PCI术后即刻达TIMI 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30分钟达到TIMI 3级血流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0天心脏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0天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死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66.00%(P<0.05)。两组间所有出血相关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段回落指数能有效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程度,是最简单易行的评估方法;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改善术后心肌灌注,降低心血管事件,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老年高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同时开展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照组在PCI治疗术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等。结果研究组术后即刻TIMI3级血流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前研究组、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后研究组、对照组LVEF明显增加,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PCI术中同时开展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能够促进血管再通,改善心肌灌注,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和地尔硫,对预防微血管栓塞及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后行急诊PCI术,术中常规行血栓抽吸。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药物组;地尔硫药物组。分析各组患者的CK-MB、pro-BNP、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肌钙蛋白I变化情况。结果:1CK-MB峰值水平:替罗非班组酶峰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提前,有统计学差异。2pro-BNP水平:地尔硫组与替罗非班组proBNP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而替罗非班组低于地尔硫组,有统计学差异。3各组间术后ST段回落情况:术后1h地尔硫组与替罗非班组ST段回落程度大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地尔硫组略低于替罗非班组,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h替罗非班组ST段回落程度大于地尔硫组。结论:两种药物治疗组在术后心肌酶峰时间、ST段回落程度、心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均较常规治疗组改善。而在酶峰提前时间及pro-BNP水平方面,替罗非班组较地尔硫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商德亚  周轶  胡波  来庆友 《山东医药》2008,48(29):27-29
目的 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95例行急诊介人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术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静注.检测两组在介入术中及术后24、72 h凝血因子(TF、vWF)、细胞黏附分子(sICAM-1、sVCAM-1)水平,并观察记录心肌组织呈色分级(MBG)、校正TIMI计帧数(CTFC)、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及住院期间、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凝血因子、黏附分子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再通后90 min ST段回落幅度、MBG分级增加(P<0.05),CTFC帧数减少(P<0.05),MAC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降低AMI患者急诊PCI术后炎症反应,提高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改善近期临床预后;其机制与降低凝血因子、细胞黏附分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