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60d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及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约为8.33%,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约为25.00%,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有效治疗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及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及Hcy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期间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8.1%,观察组为9.3%,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依那普利治疗,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及Hcy水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于2013年10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68例,男性84例,女性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片,观察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检测所有入选者MTHFR基因型。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测定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和Hcy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MTHFR基因型为CC、CT和T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CC、CT和TT基因型Hcy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CC、CT和TT基因型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明显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Hcy水平,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不同MTHFR基因型H型高血压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日,清晨口服。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1片/日,清晨口服。治疗后每周测量并记录血压,每3个月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一次,共观察1年,记录并统计1年内患者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新发脑卒中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并可减少新发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H型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80例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调压汤。随访1个月比较血压水平,同时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dSBP、dDBP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Hcy水平及HH例数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水平及HH例数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水平及Hcy水平,且对改善患者血压波动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依那普利叶酸片在H型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受检样本采集于本院接收的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均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受对症治疗,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分组,50例/组。对照组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舒张压、收缩压、肌酐、尿素氮以及胱抑素C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尿素氮以及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可能通过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达到改善肾功能的效用,并可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H型高血压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4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经过连续6周治疗后,从血压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Hcy水平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3%,23.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伴血压晨峰患者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H型高血压伴血压晨峰现象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于睡前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B组患者于清晨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C组患者于睡前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行动态血压监测,检测空腹Hcy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12周后24 h、日间、夜间及晨起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下降(P0.05)。A组晨起平均收缩压降低幅度高于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P0.05)。A组治疗前后血压晨峰降低幅度高于B组、C组,Hcy水平降低幅度高于C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伴血压晨峰患者血浆Hcy水平,睡前服药控制血压晨峰的效果优于清晨服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2组患者均予以高血压常规治疗,并进行良好生活方式及饮食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Hcy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比值(E/A),以及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cy水平明显下降(P 0.05),对照组Hcy水平无明显改变(P 0.05); 2组LVEF均明显上升(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vs 23.0%,P 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将我院心内科住院部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所收治300例H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为150例。纳入对照组中患者予以培哚普利片治疗,纳入观察组中患者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为(120.5±5.2)mm Hg,舒张压为(81.0±2.6)mm 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嗜睡症状,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症状,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控制患者血压的效果确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社区H 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及社区就诊的100 例H 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依那普利叶酸组(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在依那普利叶酸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1 年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山西省荣军医院接受治疗的H型高血压病人90例,依据数字随机法将90例病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检测两组不同时期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收缩压、舒张压,统计新发脑卒中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治疗12个月时的血浆Hcy含量、血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新发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比13.33%,χ~2=3.87,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H型高血压的血浆Hcy含量、血压值方面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具有明显效果,不但服用方便且安全耐受,适合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能对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改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解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比较两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数值,同时还可降低Hcy,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为H型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1年后比较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二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cy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治疗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改善H型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治疗中医辨证为痰瘀夹杂证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纳入H型高血压(痰瘀夹杂证)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和治疗组(给予化痰祛瘀方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各30例,两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压等指标,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Hcy水平、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降压疗效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浆NO水平升高(P0.05),ET-1水平降低(P0.05)。结论化痰祛瘀方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痰瘀夹杂证)血浆Hcy和血压值均明显下降,同时升高血浆NO水平,降低ET-1水平,提示中药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和依那普利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依叶片口服,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血压、心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治疗期间连续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情况。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Hcy有效率为82.0%,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r=0.621,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叶片降压和降Hcy水平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有效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稳定CIMT;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优于依那普利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压水平及降血压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胰岛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显著上升;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餐后2h胰岛素、TC、TG、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降血压治疗总有效率(97. 06%)显著高于对照组(85. 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二甲双胍与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治疗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以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九零三医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48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6与甲钴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及血浆Hcy、s ICAM-1、IL-6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3.070,P=0.002)。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SBP)、舒张压(SD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BP、SD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s ICAM-1、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cy、s ICAM-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患者血浆Hcy、s ICAM-1、IL-6水平,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