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华法林联合脉血康胶囊对心房颤动病人的抗凝疗效。方法对符合本研究标准的96例永久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华法林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华法林对照组(对照组)。观察服用华法林剂量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各组病人栓塞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INR在2.0~3.0时,治疗组华法林维持剂量1.25 mg/d~3.75 mg/d(2.05 mg/d±0.13 mg/d);对照组华法林维持剂量为1.88 mg/d~4.37 mg/d(2.86 mg/d±0.52 mg/d),INR在安全范围内,两组华法林的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与抗栓治疗相关的出血例数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心房颤动,在达到有效抗凝的INR值时,华法林使用剂量相应减少,可以起到同样的抗凝疗效,同时出血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中医证候量表评估调脂康口服液治疗痰瘀阻遏型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将113例痰瘀阻遏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调脂康口服液,每次10 m L,每日3次,饭前服用;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20 mg,每日1次,睡前服用。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脂及进行中医证候评价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室检查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证积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痰涎、肢麻沉重4个证候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次证积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心悸、口淡、食少3个证候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康口服液能有效改善痰瘀阻遏型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华法林联合脑心通胶囊对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服用华法林及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仅服用华法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华法林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栓塞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INR在2.0~3.0时,观察组华法林维持剂量1.88~3.75 mg/d(2.25±0.12 mg/d),对照组华法林维持剂量为2.25mg~4.50 mg/d(3.25±0.34 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与抗栓相关出血例数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脑心通治疗心房颤动,在达到有效抗凝的INR值时,华法林使用剂量减少,出血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高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07年1月~2009年6月期间于陆军总医院治疗的NVAF患者115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22例。所有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58例,≥80岁)和老年组(57例,65~79岁)。所有患者用药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均口服华法林,初始剂量为2.5mg/d,采用低强度抗凝,目标INR l.6~2.5,依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随访5年,记录达到目标INR的华法林用量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连续监测5年,两组患者达到目标INR稳态的华法林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急性脑梗死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7.2%vs.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下,高龄老年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在1.6~2.5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的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老年NVAF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5年以上患者110例,按年龄分为3组:≥80岁组35例、70~79岁组40例、65~69岁组35例。比较3组患者长期口服华法林的安全用药范围及INR,观察影响华法林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均未发生急性脑梗死及其他血管栓塞发生,出血事件发生率3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80岁组华法林剂量(2.89±0.52)mg/d、INR(2.15±0.31)与70~79岁组华法林组剂量(2.99±0.41)mg/d、INR(2.2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69岁组华法林剂量(3.39±0.61)mg/d,INR(2.55±0.60)明显高于≥80岁组和70~79岁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影响老年华法林剂量调整及INR值的主要疾病为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及应用抗菌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结论严密监测INR下,对于70岁老年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INR控制在1.5~2.5是安全有效的,影响华法林的因素有很多,新增用药时要注意监测INR,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专人随访管理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病人服用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0例持续性房颤病人,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接受专人随访管理和普通随访,记录12个月中各组病人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两组病人华法林服用剂量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达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管理组病人服用华法林平均剂量、INR首次达标后监测次数、INR全程监测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INR首次达标天数、INR达标所需监测次数、平均I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随访12月期间,在第1月、第3月、第4月、第7月、第9月、第11月和第12月两组病人INR达标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病人缺血性卒中、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颅内出血和死亡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持续性房颤病人服用华法林专人负责的随访管理可以减少病人华法林服用剂量和INR监测频次,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降低血栓栓塞和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用于持续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循环科就诊的持续房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56例)和达比加群组(56例),分别给予华法林和达比加群酯用于抗凝治疗,治疗目标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与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华法林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INR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TT)变化不明显(P0.05);达比加群组患者APTT和INR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 INR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达比加群组患者的APTT和TT水平显著高于华法林组(P0.05),而PT、INR显著低于华法林组(P0.05)。华法林组患者随访期间发生血栓事件5例(8.93%),达比加群组发生1例血栓事件,Log rank检验显示,两组血栓事件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HR=0.133,95%CI:0.014~1.278,P=0.081)。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5.36%和1.79%,Log rank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无统计学差异(HR=0.329,95%CI:0.046~2.335,P=0.311)。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组患者随访期间分别发生出血事件5例(12.50%)和2例(3.5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0,P=0.43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致命性出血事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9%和19.6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1,P=0.371)。结论在持续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应用达比加群酯的抗凝效果明显优于华法林,两种药物的血栓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相似,安全性也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内科》2015,(4)
目的观察比较华法林和利伐沙班治疗心房颤动(AF,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53例给予华法林治疗并适时进行相应剂量加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范围内;观察组患者153例给予利伐沙班(rivaroxaban)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NR达标率(81.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1.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伐沙班治疗能显著提高心房颤动患者INR的达标率,有效降低患者出血发生率,使用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NVAF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高龄老年组55例,年龄≥80岁(INR在1.6~2.5之间);老年组45例,年龄65~79岁(INR在l.6~2.5之间);中年组37例,年龄65岁(INR在2.0~3.0)。入选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根据INR测定值及其变化趋势来调整华法林剂量,使INR达标,比较3组患者口服华法林5年时的不良反应及华法林的安全用药范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 5年随访期间,三组患者均未发生缺血性卒中,三组患者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第5年时,高龄老年组华法林组剂量(2.89±0.52)mg,INR(2.15±0.31),老年华法林组剂量(2.99±0.41)mg,INR(2.21±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华法林剂量(3.39±0.61)mg,INR(2.55±0.60),华法林剂量及INR明显高于高龄老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监测INR下,对于高龄老年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INR控制在1.5~2.5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左心室心尖部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左心室心尖部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组(n=16例)患者初始治疗与低分子肝素合用,剂量2.5~3 mg,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2.0~3.0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维持华法林治疗,3天监测1次INR,共3次,INR稳定在2.0~3.0,以后每2周监测1次INR;利伐沙班组(n=15例)患者口服利伐沙班片剂10 mg,2次/d。随访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消失时间、治疗期间新发血栓栓塞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血栓大小及药物治疗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华法林组比较,利伐沙班组的血栓消失时间缩短[(60.00±5.50)d vs(71.00±8.50)d,P0.01];两组的新发血栓栓塞事件(脑栓塞、体循环栓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出血事件多于利伐沙班组,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左心室心尖部血栓利伐沙班较华法林起效更快,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法对心肾综合征(心肾阳虚证)病人心肾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诊断为心肾综合征,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标准治疗,60例)和治疗组(西药标准联合加载真桃汤治疗,60例),治疗6个月,观察病人组的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分类、血清学指标、中医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vs 46.67%,P=0.04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肾功能不全分期显效率及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vs 41.67%,P=0.045)。对照组治疗后脑钠肽(BNP)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BNP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肌酐(Scr)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Hb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心房内径(L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药标准治疗基础上加载中药温阳利水法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肾综合征(心肾阳虚证)病人心功能分级、肾功能分期、中医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降低病人的BNP,升高Hb。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芩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失眠纳入标准的64例失眠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组给予柴芩温胆汤加减治疗。每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积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睡眠状况均有改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SQI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PSQ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在痰多、不寐、心烦、口苦、舌苔黄腻、情志抑郁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温胆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肝郁痰火型失眠病人睡眠障碍,同时可以纠正病人的部分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就丹参片与华法林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中的结果进行比对。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是丹参片组(50例)和华法林组(50例),丹参片组服用丹参片,华法林组服用华法林片,服药后第7、1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血凝指标INR。结果与华法林组相比,丹参片组的血凝指标INR变化速度较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片的血凝指标INR变化速度较快,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佳的辅助治疗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次数、血瘀证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胸闷、胸胁胀满、心悸及血瘀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疗效(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交泰丸加减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失眠伴焦虑状态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交泰丸加减联合乌灵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观察28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4天及治疗第28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4天、第28天PSQI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8天两组PSQI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泰丸加减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病人对PSQI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华法林不同抗凝强度治疗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低强度组及中强度组,每组43例。中强度组给予华法林中等强度治疗,低强度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治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到预定值后长期稳定应用该剂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体质指数(BMI)、基础疾病、脑卒中风险(CHA2DS2-VASc)评分、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主要终点、次要终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致命性出血发生,且在严重出血、强度出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强度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高于低强度组(P0.05)。低强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中强度组为34.88%(P0.05)。INR达标后1个月复查凝血功能,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均有所延长,且中强度组PT高于低强度组(P0.05)。结论在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的治疗中,华法林低强度与中强度抗凝治疗比较,预防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事件相似,但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出血倾向低,故建议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INR宜控制在1.6~2.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方干预对冠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冠脉造影诊断为冠脉慢血流患者,中医辨证阳虚血瘀证。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加温阳活血方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的生化指标,中医证候、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P-选择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为86.9%(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可提高冠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推测是通过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服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对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4例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 6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8. 82%。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力衰竭程度分级(NYHA)、6 min步行距离(6MWT)、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慢性心功能不全(MLHFQ)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且治疗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EA)、血清尿素(UREA)、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口服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能改善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心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观察泻肺利水合剂干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病人在接受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泻肺利水合剂,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的变化,评价泻肺利水合剂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左室舒张末内径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人口学特征、测量指标、药物应用、生化指标等基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降幅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肺利水合剂可以降低病人血清NT-proBNP水平,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气虚痰瘀型高脂血症伴颈动脉斑块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2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给予中药自拟方口服。经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12周末颈动脉斑块、血脂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12周治疗后,两组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和斑块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缩小颈动脉斑块,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气虚痰瘀型高脂血症病人中医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