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4)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三分支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加强并发症预防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心律失常3例,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大出血1例。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患者均逐步恢复正常,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开展并发症预防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主动脉夹层作为心脏外科领域最复杂的疾病之一,因其发病位置的特殊及手术方式的局限,有较高的死亡率[1]。对于A型主动脉夹层,尽管手术及相关器官保护发展至今已较为成熟,但死亡及并发症的风险仍居高不下。急性肾功能损伤(AKI)作为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5%,远高于心脏外科的其他手术,术后有2%~8%的患者需行肾脏代替治疗(RRT)[2,3]。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多预示着较差的预后及较高的死亡率[1],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心脏手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9年03月,36例心脏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男30例,女6例;年龄26-74岁,平均(53.8+11.3)岁。首次心脏手术为非主动脉夹层手术20例,包括主动脉瓣置换9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成形1例,双瓣置换3例,冠脉搭桥2例,主动脉根部替换1例和室间隔缺损修补1例。首次心脏手术为夹层手术的有16例,包括单纯升主动脉替换术后主动脉弓部扩张2例,升主动脉+右半弓替换术后弓部扩张11例,Bentall+孙氏手术后右冠吻合口漏1例,升主动脉+右半弓替换近端吻合漏1例,升主替换+孙氏手术后近端吻合口漏1例。本次手术距首次手术0.3-11年(5.6±3.2y)。结果 所有36例患者均施行了主动脉夹层手术,体外循环90-409min(平均224.5±78.7)min;主动脉阻断60-207min,(平均107.2+39.4)min。34例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患者低流量时间16~47min,(平均25.6±8.2)min。死亡2例(5.6%);术后并发症6例(16.7%)。生存患者随访1~148个月(平均40.3+20.3m),随访期间无夹层破裂、截瘫和死亡。结论 心脏手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或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根部残余夹层或远端弓部扩张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但手术难度及风险均较初次主动脉手术增加,因此进行心脏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主动脉操作的规范和准确,一旦心脏术后再发A型夹层则应尽量施行全弓支架象鼻手术,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A型夹层行孙氏手术后因结缔组织病变对自身大动脉的影响,远端残余主动脉常发生瘤变和再次出现夹层,需再次手术治疗.我们收治了1例MFS孙氏术后再发胸腹主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
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因其发病急、病死率高,成为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脏大血管疾病.患者可因突发夹层瘤破裂、血栓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等而死亡,预后极差[1].药物的治疗作用有限,外科手术是唯一的选择.但手术复杂,风险大,术后并发低氧血症、出血、神经精神系统功能损害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发生率较高.我院对11例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植入术,效果满意,现将其术后早期并发症观察和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5)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神经系统损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护理重点是血压监测、神经系统护理、安全护理、呼吸道护理和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管理。结果 1例因多器官功能损害,感染性休克,心搏骤停死亡;4例自动出院;脑出血1例;脑梗死3例;失语2例;偏瘫4例;苏醒延迟2例;未苏醒2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定向障碍,认识障碍,幻觉和错觉,焦虑,多疑,被害妄想,拒绝治疗,胡言乱语)13例。术后护理效果理想。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严格控制动脉收缩压、加强神经系统的监护、做好呼吸道的管理和护理安全管理,能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分析造成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原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4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发生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1例死亡,1例2017年3月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存活2例均采用保守治疗,并定期复查,目前病情无进展。结论 主动脉血管自身病变、近端锚定区不足、支架头端裸支架对血管壁的损伤是发生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刘彦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21):43-46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筛选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5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n=26)、研究组(n=25),分别施以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STAI评分、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TAI评分、CPS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脑水肿、低氧血症以及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6.00%低于对比组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00%高于对比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实施,对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 相似文献
9.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6,(2)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脊髓缺血性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e,SCI)的病例资料,探讨围手术期发生SCI的病例特征,为SCI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330例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脊髓缺血损伤19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分为两组,13例单纯SCI患者(单纯组)和6例合并两种或多种并发症患者(复合组)。分析比较每组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术中情况、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SCI发生率为5.79%。单纯组中5例患者存在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受夹层累及,而复合组全部6例均存在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受累(PO.0s)。左锁骨下动脉受累发生率在两组中均较高,其中单纯组中11例患者受累,发生率为86.7%;复合组中6例均受累(PO.05)。两组患者胸段肋间动脉均严重受累,发自假腔肋间动脉平均为15.77±2.51支和15.5±4.82支,两组间比较无差异。单纯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均低于复合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组患者ICU治疗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复合组(PO.05)。单纯组中11例患者接受脑脊液引流治疗,12例缺血症状明显缓解;复合组中3例患者行脑脊液引流治疗,其中2例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SCI患者,术前多伴有严重的左锁骨下动脉和胸段肋间动脉受累。复合组患者较单纯SCI患者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受累更严重。复合组SCI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偏长,其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单纯SCI患者脊髓缺血症状大多可有效缓解,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11.
<正>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因其发病急、病死率高,成为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脏大血管疾病。患者可因突发夹层瘤破裂、血栓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等而死亡,预后极差。药物的治疗作用有限,外科手术是唯一的选择。但手术复杂,风险大,术 相似文献
12.
许旸晖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4):518-520
目的总结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与经验。方法术前遵医嘱使用药物中,严格控制血压和心率,镇静止痛,让患者安全等待手术时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各脏器的灌注情况,尽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术前、术后的规范性的监测和护理措施下,5例患者中4例痊愈出院。结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心血管杂志》2020,(2)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11.3%。死亡组患者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9%比18.7%,20.1%比52.9%,均为P<0.05),累及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率死亡组高于存活组(41.2%比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5.433, 95%CI:1.618~18.240,P=0.006)、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OR=1.011, 95%CI:1.004~1.020,P=0.019)、同期行CABG(OR=10.288, 95%CI:2.513~42.118,P=0.001)为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累及冠状动脉同期行CABG是ATAAD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连续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并行外科手术的342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并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并建立预测模型,在验证组中对预测模型进行效能评价并进行10倍交叉验证。结果 术后发生不良事件104例,死亡24例,发生率分别为30.4%和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以下变量被纳入模型:年龄、术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浓度≥120 U/L、室间隔厚度≥12 mm、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时间≥250 min、延迟关胸,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建模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0.755(95%CI:0.686~0.823),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发现,观测值和预测值的分离度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呼吸机撤机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入选2019年1月—2021年9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孙氏手术且合并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55%)的ATAAD患者43例,术后应用床旁超声测定膈肌增厚率(DTF)及膈肌移动度,根据DTF分为膈肌功能正常组及障碍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机械通气相关临床预后等指标。结果 纳入研究的ATAAD患者中膈肌功能障碍(DTF<20%)29例,发生率为67.4%(29/43)。与正常组相比,障碍组平均DTF明显小于正常组(P<0.001),平静呼气末移动度及最大呼气末移动度均小于正常组(P<0.001)。两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及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与膈肌功能正常组相比,障碍组主动脉阻断时间(P=0.001)及体外循环时间(P=0.002)更长,而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膈肌功能障碍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较正常组延长(P<0.001),且住ICU时间也明显延长(P=0... 相似文献
17.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以发病快、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院内死亡率高为特点,外科手术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能显著降低患者院内死亡率,但术后早期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包括肾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低心排综合征以及神经系统问题等。该文介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1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分为神经系统并发症组43例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手术情况,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动脉夹层病史、高脂血症发生率、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系统并发症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心包积液发生率高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长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8.224,95%CI(1.188,56.913)]、心包积液[OR=3.888,95%CI(1.539,9.826)]、手术时间[OR=5.824,95%CI(1.880,18.046)]、体外循环时间[OR=7.078,95%CI(1.988,25.206)]、主动脉阻断时间[OR=7.776,95%CI(1.027,58.775)]、入住ICU时间[OR=8.891,95%CI(1.103,71.693)]及呼吸机使用时间[OR=7.996,95%CI(1.131,56.547)]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心包积液、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脏外科的急危重症,其自然病程极为凶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目前认为,急诊的外科手术治疗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该手术难度高、时间长且需要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极高。低氧血症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更增加了其院内病死率。因此,早期识别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例(男7例,58.3%),平均年龄(60.6±10.4)岁,和同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249例为对比组(男188例,75.5%),平均年龄(50.0±13.5)岁,全部行开放性主动脉修复术。对患者围术期重要的临床变量进行统计,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单因素对比中,年龄、术前SPO2<95%、术中停循环时间、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摄氧浓度≥50%、连续肾替代疗法(CRRT)、感染、住院时间、在ICU时间及死亡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有意义的单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其术前SPO2<95%及术后CRRT为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即使不累及肠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