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易发各类心律失常,其中,以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为最常见。对于心衰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而言,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是既有效、又安全的药物选择,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不宜使用。其他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如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对心衰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将心律失常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大类。随着临床心电生理研究的不断发展,对心律失 常的治疗也开展了电学、外科手术等方法,但药物治疗仍是重要的基本方法。合理应用药物,常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文介绍常见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1 快速性心律失常1.1 期前收缩(早搏)根据发生部位不同,早搏分为房性、交界性(结性)和室性。临床以室早最常见。房性和交界性早搏多发生于健康人,通常无症状,无明显的循环障碍,无需治疗。如有症状,或预示诱发严重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可给予β—阻滞剂、异搏停(定)、洋地黄(前两种不能并用),无效时,可改用心律平(普罗帕酮)、乙吗噻嗪、乙胺碘呋酮(胺碘酮)等。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0)
目的观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和室性期和房性期收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非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较好,现结合有关文献及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1.硫酸镁:硫酸镁抗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为:①镁是心肌细胞ATP酶的激活剂,该酶可使钾内流增加,并防止细胞内钾外移,有助于稳定心肌第4相动作电位,从而控制异位激动。②镁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O相除极最大上升速度增加,传导加速, 相似文献
5.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6):530-530
20世纪前60年用作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仅有奎尼丁和洋地黄,普酰胺在1950年后用于临床,1960年后才应用利多卡因,直到1985年美国批准胺碘酮应用,我国也在80年代临床应用胺碘酮。溴苄铵也在这时期应用,但它有直立性低血压,而且它的疗效一直不肯定,现已退出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有一个苯妥英钠,它是一个抗癫痫的药物,过去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现已很少用作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6.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律失常十分常见,几乎没有一个人在一生中没有得过这种或那种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以发生在健康人群,更常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有的心律失常可以无症状、无害,不需治疗,而另一些心律失常尤其持续的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产生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甚或引起死亡。大部分心脏性猝死是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引起的。美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逐年有所降低,但目前,每年仍有30万例之多。我国冠心病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人口总数更大,缺乏精确的统计数字,估计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数字不小,至少不低于美国。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21(5):377-379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至今还是一个难题。①难在尚无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既安全又可靠;②难在评定药物治疗后果,可能心律失常减少了,但远期死亡率反见上升;③难在评定药物治疗效果,心律失常自然病史起伏不定,如心律失常自发缓解,误判为药物治疗作用;④难在预测促心律失常反应,心肌对AAD反应是变数,当心肌敏感性增加,就会出现促心律失常反应。因此心律失常治疗虽有指南,但在具体患者治疗上应个体化,由此既增加了治疗难度,又使治疗不能规范化,这是药物治疗难点所在。1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发展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起始于奎尼丁,用于心房颤动(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应用问题,特别是β-阻滞剂的应用。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还不完全了解,从离体单个细胞的研究所看到的电生理效应与临床的关系怎样,仍然不十分清楚。目前对药物的分类仍是以电生理的观点出发,在离体心肌细胞研 相似文献
9.
抗心律失常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患儿症状或延长其生命。当患儿有明显症状需要治疗且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副作用时 ,才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 药物分类及其电生理作用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绝大多数是通过影响心肌动作电位时程中不同时相的离子通道和离子流 ,使其兴奋性、传导性发生变化而起作用。将浦肯野纤维离体实验所得的药物电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作为分类依据 ,较为通用的是 VaughanWillams分类系统 ,分为 、 、 及 类。 类 :为快钠通道阻滞剂 (膜稳定剂 ) ,主要降低心肌细胞对 Na+ 的通透性 ,有效终止钠通道依赖的折返。进一步分为… 相似文献
10.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点评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蒋文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4):243-245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在心血管病药物治疗上是一迟后领域,自CAST试验公布以来,一直在调整治疗观点,具体地说就是权衡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20余年来没有新的突破,即使有几个新的药物(如 ibutide、dofetilide、azimilide等)问世,也没有改观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1.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是当前心血管病领域最活跃的一个方面,概括起来可分为:外科手术、导管射频消融(RFCA)、心脏起搏器和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 外科手术 心律失常的外科介入,主要对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房颤动(AF)。1.1 室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伴发危险的VT。外科手术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对VT发生机制、病理生理的了解,靶点的确定(发生心律失常的解剖基质—Substrate),标测(基质的定位)和外科手术技术。1.2 心房颤动:采用外科手术治疗AF是10多… 相似文献
12.
陈志坚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20(6):382-383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发生在心房组织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刺激迷走神经、药物、电学、介入、外科手术等,其中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师通常使用的方法。下面就房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作一简介。1 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但当其有明显症状时应给予治疗。药物治疗前,应积极寻找并去除诱因,如吸烟、饮酒、喝咖啡、炎症等。治疗药物主要是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亦可选用钙离子拮抗剂和洋地黄类制剂。2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房速可分为自律性房速、折返性房速与紊乱性房速3种。频率快且持续时间长的房速可致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3.
当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常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研究证实联合用药增加疗效,根据心律失常的机理而采用的联合治疗更易于成功。联合用药可减少药物的有效剂量,与剂量有关的副作用较少。本文综述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联合应用,并讨论其优点和可能的缺点。第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联合应用第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干扰细胞膜除极。本类药物根据其对复极的影响分为三组。该类药物抑制受损心肌细胞的传导性并抑制其异常自律性,其主要电生理作用是降低最大除极速率而不影响静息膜电位。该作用是 相似文献
14.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是当前心血管病领域最活跃的一个方面 ,概括起来可分为 :外科手术、导管射频消融 (RFCA)、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一、外科手术心律失常的外科介入 ,主要对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 (VT)和心房颤动 (AF)。1 VT :特别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室壁 相似文献
15.
蒋文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Z1):2-2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至今还是一个难题.新开发的药物不多,已有的药物还在受到指责.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上既有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愿望,但又有促心律失常的顾虑,处于进退维谷.也有在心律失常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上考虑欠周,不断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实在是一个急待提高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刘志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Z1):23-25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某些严重心律失常可威胁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发展了多种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一些快速心律失常如AVNRT、AVRT、IVT,一部分AT,I型AFL可经射频消融而治愈,绝大多数患者的心律失常仍需用药物治疗,因此药物治疗仍是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赵华月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0,(3)
<正> 几乎每一种抗心律失常药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尤其是新近合成的药,若对其性能尚未熟悉即进行应用就有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据1287次长程心电图统计:心律平的发生率为8%、新的Ic类药英卡胺为15%、氟卡胺为12%、乙胺碘呋酮为4.1%等。因此,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中首要的是了解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上常见而又往往不被重视的病因有:(1)病灶性—扁桃体炎、咽夹炎、牙龈炎等,可长期出现多发性VPB,有时呈二联、三联律。但经去除病灶、控制感染后,不用抗心律失常药VPB也能得到完全控制。(2)植物神经性—即迷走与交感神经不协调,消除有关应激因素及/或补充交感神经或迷走 相似文献
18.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林修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3)
随着心脏电生理与血流动力学的发展,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也在不断更新,所不同的是既往多偏于新药的研制与应用,而现在则更重于其治疗方案与合理选药,即根据病人心脏电生理、心功能及周身情况,使治疗更趋合理化或(和)个体化,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现着重从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徐济民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3,(3)
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多见于青中年患者,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治疗这类心律失常可分为药物和非药物两大类,就具体病例而言,在诸多治疗方法中如何作出决择?此即本专题笔谈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