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确立诊断肾盂积水的可靠方法。方法 分两组采用三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 ,A组对 1 2 0例B超诊断为肾盂积水的患者同时采用常规静脉肾盂造影 (IVP)和CT进行对照检查。B组对 840例肾绞痛的患者用常规IVP和B超进行检查。结果 A组 1 2 0例B超诊断为肾盂积水的患者中 ,CT诊断肾盂积水 1 0 2例 ,常规IVP诊断肾盂积水 99例 ;B组中常规IVP诊断肾盂积水 2 0 7例 ,而B超诊断肾盂积水 2 43例。结论 对肾盂积水的检查 ,B超最为简便、患者痛苦少 ,但时有假阳性发生 ;常规IVP对肾盂积水的诊断准确可靠 ,一般无须进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2.
压缩性骨折椎体真空征的病理与影像表现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压缩性骨折椎体真空征(intravertebral vacuum phenomenon,IVP)的影像表现.方法 对209例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患者常规实施椎体组织活检.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X线、CT、MR检查,评价IVP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及IVP诊断压缩性骨折椎体骨坏死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及Youden指数,对IVP与骨坏死一致性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病理学检查,209例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单纯骨质疏松146例(69.9%),骨质疏松合并骨坏死10例(4.8%),恶性肿瘤53例(25.4%).术前影像检查发现10例IVP,常规X线检查显示椎体线性透亮区,CT能更好显示椎体内积气,MR T_1WI均表现为低信号,随患者仰卧时间不同,T_2WI信号可有多种变化,其中9例病理学检查发现骨坏死;病理学检查10例骨坏死中9例有IVP,1例影像仅表现为骨质疏松征,IVP与病理学诊断有明显相关性(P<0.01).IVP诊断骨坏死的阳性预测值为90.0%(9/10),阴性预测值为99.5%(198/199),敏感度为90.0%(9/10),特异度为99.5%(198/199),Youden指数为0.9.结论 压缩性骨折椎体中出现IVP,提示椎体局部骨出现坏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技术对泌尿系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此技术相对IVU检查的优越性。方法:40例泌尿系病变患者分别行3期CT增强扫描、CT尿路成像及IVP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MSCTU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结果:40例CT检查(包括常规轴位扫描和重组图像)可清晰直观地显示病变的部位、性质、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以及继发改变,明显优于IVP。结论:MSCTU具有图像质量好、对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IVP检查的特点,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基本可以取代IVP检查。  相似文献   

4.
<正> 静脉肾盂造影(IVP)是泌尿系统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而且可以了解肾脏排泄功能。但传统腹部加压IVP需按固定时间摄影,并且检查时间长,图像质量欠满意。近年来,我院将IVP改为透视下动态多体位相结合适时摄影的新方法,可完全显示全尿路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现就新方法与常规IVP所取得的影像质量及诊断情况进行比较,以求进一步探讨动态多体位在IVP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水成像(MRU)在低场强核磁共振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泌尿系统不同疾患的患者(以上尿路梗阻扩张疾病为主)及4例自愿者作泌尿系MRU及常规MR检查,并与患者相应B超、IVP及CT检查进行比较。结果:MRU在低场强MRI能清晰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定位准确率100%,结合常规MR提供给诊断准确率86.7%,相对优于B超、IVP及CT检查。结论:在低场强核磁共振MRU结合常规MR对泌尿系的梗阻扩张特别是上尿路的梗阻扩张能够清晰显示,对儿童、老年人、妊娠妇女及IVP禁忌者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中结合DR透视在诊断肾下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6例患者先行常规IVP检查,后采用直立位观察肾脏、输尿管位置及形态变化,对比测量卧位和立位时肾脏位置的变化。依肾下垂程度分三度: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为Ⅰ度,至第4腰椎为Ⅱ度,至第5腰椎及以下为Ⅲ度。结果常规IVP检查,6例患者肾脏位置均未见异常,4例提示轻度积水。立位片显示双侧肾脏下垂4例,单侧肾下垂2例。其中Ⅰ度肾下垂2例,Ⅱ度肾下垂3例,Ⅲ度肾下垂1例。结论 IVP检查结合DR立位透视、摄片是诊断肾下垂以及分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肾脏疾病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RDI)及静脉肾盂造影(IVP)对判断分肾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VP是泌尿系统检查中的常用传统检查方法,但由于此检查在肾功能不全时可致患肾显影不清或不显影,从而低估患肾功能.而RDI具有简便、无创伤、灵敏度高、可重复、可定量评价肾功能的特点,是较IVP更为理想的评价肾功能的方法.IVP患肾不显影时,应进一步行99Tcm-二乙烯三胺五乙酸RDI.  相似文献   

8.
尿路梗阻性病变的MRU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6例经B超发现尿路扩张患者采用重T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U检查,其中4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结果 46例尿路梗阻性病变包括:良性狭窄19例,先天性异常10例,输尿管结核5例,输尿管癌3例,外在性病变4例,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病变1例。MRU均清楚显示尿路影像,能确定有无梗阻,展示梗阻端的形态和特征,对梗阻水平的定位及梗阻原因的定性均有较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IVP检查。结论 MRU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特别适用于IVP禁忌症和肾功能丧失者。可多方位、多角度成像,结合常规T1WI、T2WI可获得可疑部位的大量信息,以达到明确诊断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术(SPECT)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 53例受检者中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者92.1%,无功能者7.9%;IVP检查显示有功能者39.2%,无功能者67.8%。可见核素显像有功能明显高于IVP检查(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99mTc-DTPA动态显像主要表现为2~3级,即放射性摄取中度以上减少82.1%GFR均值23.1 ml/min,肾实质不显影占17.9%。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方法,优于IVP,IVP患肾不显影时应进一步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结核IVP及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的30例肾结核的IVP及CT表现。结果:IVP的特征性表现:(1)肾小盏杯口模糊,虫蚀状破坏,变形;(2)患肾积水,对侧肾因膀胱受累引起对侧输尿管狭窄亦出现肾积水;(3)患肾排泄功能损害,显影呈云朵状或不显影;(4)输尿管、膀胱继发性改变。CT特征性表现:(1)肾实质多发空洞或脓腔;(2)肾皮质萎缩变薄;(3)肾盂、输尿管壁增厚;(4)点状、弧线状、贝壳状钙化;(5)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结论:IVP对肾结核早期诊断具有特异性,CT检查适用于中晚期肾结核。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肾结核,应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方法并密切联系临床,以明确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螺旋CT、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在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经过IVP检查确诊和怀疑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患者180例(所有患者的输尿管结石最后均经过手术及排石后证实),对怀疑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患者进一步做CT检查的有140例,选取怀疑阴性结石所在范围做10cm长度范围的CT平扫。未做CT而进一步做MRU检查的28例。结果经IVP检查的180例患者中结石染色直接明确诊断阴性结石的仅有12例,诊断率为6.7%。对其余怀疑阴性结石的患者经螺旋CT检查的有140例患者,其中132例患者明确诊断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率为94.2%。MRU检查的28例患者明确诊断结石共14例,诊断率为50%。结论 IVP检查是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检查方法,但对于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率较低,螺旋CT具有图像质量好,对结石的检出率高,诊断率可达到94.2%,可作为明确阴性结石首选检查方法。MRU对阴性结石的显示不如螺旋CT高,但是可作为对阴性结石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2.
泛影葡胺迟发过敏反应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影葡胺是一种相对安全可靠及副作用小的常用离子型造影剂。主要用于血管造影及泌尿系统造影,迟发反应少见,本院曾见2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30岁,因右腰部疼痛而就诊,血、尿常规正常,B超检查:双肾、输尿管及膀胱未见异常声像。IVP检查:造影前1d,用配套的30%泛影葡胺1ml做静脉推注过敏试验,患者无不适症状,次日上午,空腹洗肠后做IVP检查,按常规静脉注入76%泛影葡胺40ml及10mg地塞米松,当1min推入  相似文献   

13.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我国以南方诸省多见,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突出.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 IVP)可以显示尿路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其原因,并且可对肾脏排泄功能做出判断,一直都是输尿管结石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但其受多种因素影响,敏感度偏低[1-2].近年来,随着螺旋CT设备及技术的飞速发展,薄层快速大范围扫描已得以实现,开辟了输尿管结石检查的新途径.本研究回顾分析76例临床疑诊输尿管结石患者的64层螺旋CT及IVP检查资料,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探讨非增强螺旋CT取代IVP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小儿盆腔及泌尿生殖系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儿童盆腔及泌尿生殖系横纹肌肉瘤(RMS)的尿路造影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于盆腔及泌尿生殖系RMS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0例经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3例经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10例经CT检查,1例经MRI检查。结果8例膀胱RMS的IVP、CT表现为膀胱内葡萄状充盈缺损,膀胱颈部与耻骨联合间距增宽,VCUG可见肿物延伸至后尿道;4例前列腺RMS表现为后尿道肿物压迫膀胱颈部并使其抬高、环绕尿道的盆底部包块。6例盆腔RMS IVP及CT表现为盆腔包块,压迫膀胱移位、变形,膀胱壁轻度浸润不规则,输尿管下段浸润者可有轻度输尿管及肾盂积水。1例尿道RMS表现为尿道内充盈缺损,1例阴道RMS,IVP表现为膀胱颈部充盈缺损。结论IVP及VCUG能明确诊断原发于膀胱、前列腺、尿道的RMS及上尿路继发病变;CT及MR可进一步了解起自阴道、前列腺、盆腔的RMS及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肾盂癌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各种影像检查对肾盂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影像检查并得到病理证实的肾盂癌19例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对肾盂癌的检出率.结果 静脉肾盂造影(IVP)显示肾盂、肾盏内不规则充盈缺损,肾盏积水.CT平扫见肾盂、肾盏内软组织肿块;当肿瘤侵犯肾实质时,显示肾盂及肾实质内软组织肿块,病灶密度不均匀,内有液化坏死.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强化.19例患者中,术前IVP检查12例,9例IVP显示病灶,B超检查16例,10例显示病灶,CT扫描19例,18例显示病灶,MRI检查3例,3例显示病灶.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肾盂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IVP和CT是诊断肾盂癌的首选方法,B超可作为普查手段.当肿瘤侵犯肾实质或有远处转移时,CT和MRI明显优于IVP.  相似文献   

16.
低张头低位静脉肾盂造影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VP检查是日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手段,常规的IVP检查,需要在腹部加垫压迫,以防止造影剂迅速流至膀胱,影响上尿路的清晰显影。这种腹部加压法由于压力较大,多数患者难以耐受,尤其是年老多病的患者,常因加压过大诱发心脏病发作或中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各种影像检查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影像检查并得到病理证实的小肾癌27例进行分析,其中5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24例行B超检查,27例行CT检查,26例同时行增强扫描,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对小肾癌的检出率.结果 27例患者中,IVP检查诊断符合1例(20.0%),B超诊断符合21例(87.5%),CT扫描诊断符合26例(96.2%).小肾癌的检出率以CT为最高,B 超次之,IVP最低.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小肾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其中CT检查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8.
髓质海绵肾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结合文献复习进一步探讨髓质海绵肾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 11例髓质海绵肾腹部平片 ( 1例 )、静脉肾盂造影 (IVP) ( 2例 )、B超 ( 3例 )及CT( 9例 )表现。结果 X线平片 1例 1肾见肾乳头、髓质区成簇排列的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影。IVP 2例 3肾显示收集管呈线状、刷子状、囊状扩张。B超 3例 5肾见肾髓质内有散在密丛状排列的强回声光点 ,后方伴有声影 ,2例 3肾集合管呈囊样扩张。CT 9例 16肾有沿肾髓质分布的海绵肾结石 ,3例 5肾增强CT扫描后见结石被造影剂覆盖 ,同时有增强的条纹状高密度影从乳头伸向髓质。结论 平片、IVP、B超、CT均可用于诊断髓质海绵肾 ,X线平片、IVP仍是首选检查方法 ,IVP对集合管的扩张显示较为特异、直观 ,B超特别是CT对海绵肾结石显示率高 ,对集合管的扩张也能做出一定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在小儿泌尿系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65例上尿路梗阻患儿行静脉肾盂造影(IVP)、B超及MRU检查,MRU检查应用快速自旋回波重T_2WI序列.对照MRU与手术结果,比较MRU与IVP、BUS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MRU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6例,重复肾3例(其中误诊1例),原发性巨输尿管症9例,输尿管膀胱入口狭窄4例,输尿管末端囊肿3例,孤立肾2例,肾结石5例,神经性膀胱2例,先天性肾发育不良1例.MRU对上尿路梗阻的诊断正确率为98.5%(64/65),优于IVP及B超(P<0.05). 结论 MRU是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低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 (MRU)在输尿管疾病、特别是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 (其中肿瘤 15例、结石 10例、输尿管炎症或结核 7例、狭窄 3例、先天畸形 3例 )患者先行MRU检查后 ,部分辅以MR平扫 ,并与B超、CT扫描及IVP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U对输尿管先天性非梗阻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达6 7% ,低于IVP ,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 10 0 % ,定性诊断准确率达 89% ,优于CT及B超。结论 :低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 (MRU)对输尿管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 ,值得推广应用 ,特别是对疑有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碘过敏患者、年老体弱及儿童患者 ,更应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