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健  刘涛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438-439
王灿晖,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重点学科"温病学"学科带头人。在40余年温病学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颇具特色。本文略述其温热病治疗经验与心法,以飨读者。1立足祛邪,及时补阴温病是因感受温邪所致,不同种类的温邪不仅能够引发不同类型的温病,而且决定着其发病特点和病变中的病理演变及证候性质等。因而王教授强调:"温病治疗第一位的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有效地驱除病邪"。邪去则正安,邪除则正气易复。温病治疗过程中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择要介绍了沈凤阁对温病学理论研究的独到见解及诊治温病神昏的经验。在病因学方面,认为应在吴又可戾气学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承认病原生物学的客观实际,而传统的六淫说,其真正富有意义的,是属于发病学概念。在辨证学方面,认为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主张取三者所长,融而为一,提出以脏腑为纲、以八纲为用、以气血为辨的新设想。对于卫气营血证候实质的研究,提出了加强综合性、联系具体病种、注重传变规律,及开展动物实验的研究思路。对温病神昏的辨治,总结出辨虚实、气营、燥湿、邪之有形无形的独到经验。  相似文献   

3.
王灿晖教授是全国著名的温病学家 ,临床四十多年 ,在温病的治疗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将温病的治疗从大的原则概括为首重祛邪、重视扶正、调整机能三个方面 ,在每个大的治则中 ,又包含有不同的治法。以下分别论述这三个方面。1 首重祛邪强调祛邪为首要任务是因为温病乃因感受外邪所致 ,其整个发展过程也就是邪正相争过程 ,其中病邪则是导致温病发生并决定其发展过程的主导因素。因此 ,温病治疗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有效地祛除病邪。古代医家亦强调“祛邪务早”、“祛邪务尽”。如吴又可说 :“客邪贵乎早逐”。祛邪…  相似文献   

4.
万海同 《新中医》1995,27(10):1-3
本文论述了祛邪与养阴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认为祛邪是温病治疗的首要大法,养阴是温病治疗的重要原则,在临床实际运用时,两法应用 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5.
温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探讨430061湖北中医学院吕文亮温病治未病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未病防病,二是既病防变。未病先防属预防学的内容,由于温病大都来势凶猛,变化殊多,故既病防变原则显得更加重要。温病治未病思想渊源流长,细究前贤论述及临床,其始于《内经》...  相似文献   

6.
论吴鞠通温病学术思想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米伯让主任医师涉入医林数十载,学宗岐黄仲圣,善撷叶吴之长,不但理论造诣颇深,而且临证经验丰富,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研究确有独到之处。兹将其辨治钩体病、出血热之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一、审因测机,注重肾虚伏邪外越米老认为,导致温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其外因主指温毒、疫疠之气以及气候偏胜,或饮食不节、过度劳碌、情志刺激等;内因主要是人体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因素,  相似文献   

8.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危重病,表现为肾功能短时间内迅速下降,目前以血液净化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事实证明,中医药在危重病治疗中有一定作用。不少医者逐渐运用中医药辅助治疗急性肾损伤,以期阻抑进展加重,改善临床预后。王灿晖教授是中医温病及内科学专家,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病方面经验丰富,临床论治急性肾损伤时,往往基于温病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治病求本,贵先识病;崇尚温病,病证互参;汇通中西,除邪匡正。  相似文献   

9.
清末女医曾懿学术思想深受温病学派影响,其应用温病学理法方药诊洽疾病亦颇有特色.通过结合其所著《医学篇》一书,从其对温病学理论的探讨、对温病方药的变化与运用及其在内伤杂病及食疗方中的温病学派思想3个方面,管窥其根植于温病学经典而又富有个人特色的温病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12.
陈超 《中医研究》2010,23(7):3-6
中医学术流派是指同一个学科内,因师承等不同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学术派别。历史上主要的中医学术流派大致包括医经、经方、伤寒、攻邪、温补、汇通和温病学派等。温病学派发自吴门,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其核心和灵魂是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邓铁涛教授辨证的关键在于捕捉病机,论治关键在于确立治法,邓老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诊治疾病首先要进行辨证分析,因证制宜,对症用药,在临床治病时讲究治病求本、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顾护脾胃、扶正祛邪。同时认为在治疗中应突出特色,师古而不泥古,坚持创新。  相似文献   

14.
牛腊红 《河南中医》2007,27(3):27-28
王灿晖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中医学理论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特别是对疑难病证的诊治颇多独到之处。现撷临床验案数例介绍于下。1胃炎王教授认为,慢性胃炎除按传统认识进行辨证论治,分为脾胃虚寒、肝胃不和、中焦湿热、气滞血瘀等外,临床上着重强调寒热错杂,虚实相兼,胃气升降失常的辨析。病机多为寒热虚实错杂,痞结胃脘,治疗上多用辛开苦降,酌配活血理气之品。例1:周某,男,40岁,2006年4月22日初诊。因胃脘胀痛半年,加重2 d求诊。患者半年前饮冰啤酒过量后出现胃脘部胀痛,服奥克、达喜后胀…  相似文献   

15.
邓铁涛教授辨证的关键在于捕捉病机,论治关键在于确立治法,邓老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诊治疾病首先要进行辨证分析,因证制宜,对症用药,在临床治病时讲究治病求本、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顾护脾胃、扶正祛邪.同时认为在治疗中应突出特色,师古而不泥古,坚持创新.  相似文献   

16.
梁子居,广东南海人,生卒年月不详,民国时期广州名医、中医温病学教育专家。梁氏擅长内、儿、妇、温病各科,医寓康公直街居仁堂。曾任广州城西方便医院医席,也曾先后执教于广东中医专门学校、广东光汉国医专门学校、广东保元国医学校,主讲温病学[1]。任教于广东保元国医学校期间,为该校编著《广东保元国医学校温病学讲义》(以下简称《讲义》)  相似文献   

17.
《外感温病篇》是论治风温病的专著,陈平伯对风温病的传变症见及治法独具精要,其治疗思想、用药选择也颇有特点,可与《温热论》《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相互参照。中医学风温病的研究,对辨治急性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外感温病篇》的整理分析,传承古人经验,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赵绍琴教授在温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发热性疾病疗效犹为突出。临床上运用赵老学术思想和经验治疗一些发热性疾病,疗效确切,经得起重复。本文旨在阐发运用赵绍琴教授温病学术思想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一些体会,以管窥赵老在温病学方面的造诣。  相似文献   

19.
王灿晖教授在研究痤疮病因病机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归纳出治疗痤疮的基本用药。王教授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阴虚内热,治当滋阴清热、凉血活血,并创立了以生地黄为君药,知母、牡丹皮、赤芍、丹参、怀牛膝、紫草、羊蹄根为臣药,金银花、黄芩、夏枯草为佐药的基本方,在此基础方上随症加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归纳、分析冉雪峰先生对于温病的治疗思路、方法,介绍冉雪峰先生关于温病证治的学术思想,以期为当代温病的治疗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