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据黄石矿务局职工医院王金寿报道,作者在学习国内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瑞氏染液对细胞浆及颗粒着色较好,对细胞核着色不满意,而姬姆萨氏染液对细胞核及寄生虫着色较好,对细胞浆着色不理想的特点,在瑞氏染液和姬姆萨氏染液的基础上,配制了一种快速染色液。用此液染色简单方便、快速、效果好并节约试剂,提高工效、缩短了患者候诊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 瑞氏染液配制时染料用量一般研磨法为1g/600ml甲醇,振摇法稍多,但近年报道瑞氏染液的改进中染料用量有较大差异,高者达4.5g/500ml甲醇。本文就不同染料量对瑞氏染液的溶解程度、“成熟”指标、酸碱度、染色效果、有效染色浓度(加缓冲液后)的影响作一探讨。 1.材料和方法 材料:瑞氏染料(上海试剂三厂)、甲醇(AR)、磷酸盐缓冲液(0.067mmol/LpH 6.4~6.8)、721分光光度计、PHS~3C型酸度计。  相似文献   

3.
改良瑞氏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片常规染色一般都采用传统的瑞氏单一染色,这种染色法总觉不太理想,染色时间较长,且不易掌握,尤其是冬季室温偏低,往往把血片染成偏酸或偏碱,致使血片细胞不易辨认。瑞氏染色只对细胞颗粒着色强,而对细胞核的染色较差,每次配制的瑞氏染波要放置较长时间才能使用。作者参考有关文献,将瑞氏单一染色液中加入适量的对细胞核着色较好的姬姆萨染色粉,克服了瑞氏单一染色法存在的问题。现将改良的瑞氏染色液的配制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试剂与方法1.染液配制:取瑞氏染色粉06克,姬姆萨染色粉1克,一同放入乳钵内,加进甘油10毫升…  相似文献   

4.
瑞氏染液不失为一种久经考验的血液细胞染色剂而广用于血液涂片与骨髓涂片的染色。但是,该液对核的染色常常稍差而不如吉氏(Giemsa’s)染液。为此,我们根据有关文献设计了下列处方,经数年使用,效果满意,兹作介绍: 试药配制:瑞氏粉(国产) 1克  相似文献   

5.
<正> 血细胞染色,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罗氏(Romanowsky)染色为标准染色法,但限于天青B染料难得及价格昂贵,尚未在国内外普及。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瑞氏(Wright)染色法、姬氏(Giemsa)染色法及瑞-姬混合染色法。单独使用瑞氏、姬氏染色,由于试剂质量不同,天青B含量各异,常影响染色效果,同时染色的时间稍长,对急症及门诊血常规检验有一定影响。Mc Donald提出,通过染液加磷酸  相似文献   

6.
自Brody等应用光镜不染色检查尿沉渣以来,已有百余年历史,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规方法,但此法对有形成份细致结构观察不清,对WBC不能作分类计数,而尿中出现的各类细胞和管型有不同的临床意义[1~3]。虽然可将尿沉渣制成干片瑞氏染色后进行分类,但操作复杂费时,不易在临床检验中推广,若不染色则易漏检或误检。故我们于1997年4~12月用瑞氏染液进行改良,作尿沉渣湿片染色镜检,这样可弥补常规法和瑞氏干片法的不足,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染液配制:瑞氏染料(LR,上海试剂三厂)及甲苯胺蓝(AR,上海化学试剂分装厂)各04g,分…  相似文献   

7.
掌握血涂片地混合染色法是用瑞氏-姬姆萨混合进行染色。两种染料混合极易产生沉淀,染液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膜,沉淀物质沉积于血涂片上,不易冲洗干净,影响观察。而且混合液相互反应,红细胞不易着色,影响染色效果。我们经过一段时间代反复摸索和实验,对血涂片地混合染色进行改良,采用瑞氏与姬姆萨双重染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教学的要求。1方法门)新鲜血涂片自然晾干,()瑞氏染液染色5min,蒸馏水冲洗数逾;门儿05%乙酸分色2~3S,蒸馏水冲洗两遍,()稀释了的垃姆萨染色液染色10min,蒸馏水冲洗数逾,吹干,(5)无水酒精…  相似文献   

8.
此法是利用吉氏染液的着色性能好、瑞氏染液染色时间短的优点而改良的。试剂及方法如下:1、混合染液:瑞氏染色液450ml、吉氏染液40ml、甘油250ml 混合备用。2、氧化美兰液:称取高锰酸钾1g 分数次加入美兰液(美兰1g、水70ml)加温约20分钟使溶液颜色呈略带淡紫红色的兰色即停加温,滤后加1%冰醋酸0.5ml。3、10%伊红水溶液。4、应用染色液:取混合染液500ml、氧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化汞用量对Harris苏木精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常规H-E染色法。在染液配置过程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氧化汞。结果氧化汞用量0.75g组染液进行H-E染色时细胞核着色呈深蓝色,细胞质染色分明,红蓝适度。其他几组染液所染切片细胞核着色淡且偏灰,核浆清晰度欠佳。结论不同剂量氧化汞对Harris苏术精染液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瑞氏染液是血细胞检查的常规染色液,在临床应用已多年。但是,其新配染液染色效果差及染液沉渣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为此,我们对染液的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良性探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试剂 1.1 染液配制:称聚乙烯吡咯烷酮1.2g,溶于约400ml甲醇中,加入二甲亚砜60ml,混匀;再加入瑞氏染粉1.5g,最后补甲醇至600ml,摇匀。置棕色瓶,室温保存备用。 1.2 磷酸盐缓冲液:pH6.4~6.8。 2 染色方法及结果 2.1 待涂片干后,加染液数滴,覆盖血膜,固定约1min。 2.2 按1:1加缓冲液与染液混匀,血片染10min,骨髓片染15min。  相似文献   

11.
血涂片制作方法改良蔡新华,汪艳丽血涂片镜下观察是对血细胞成份初步认识的基础。在染色过程中,我们把缓冲液改为稀醋酸液,染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剂(1)瑞氏染液:把瑞氏粉剂0.1g溶于60ml甲醇,密封自然成熟。(2)醋酸水溶液: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改良的快速染色法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检验科(813000)柳永芳目前,虽然瑞氏染色液被广泛使用,但染色时间较长。为了缩短患者候诊时间,笔者曾多年来在瑞氏染液的基础上进行多次试验,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大大地缩短了染色时间,现介绍如下,不访一...  相似文献   

13.
孙清河  李帆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1,18(2):141-141,F003
目的 进一步提高E玫瑰花染色效果。方法 常规制备好的标本片置室温 ,实验组以 1%曲利本兰染液染色 ,对照组以瑞氏、瑞一姬氏、美兰染液分别染色。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所染花结清晰 ,背景干净。结论 曲利本兰染液稳定 ,不发生沉淀 ,染色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4.
血液白细胞分类,目前大多采用复合染料剂染色。我院采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剂,其方法是先用瑞氏染液单染2分钟,然后再用加有姬氏的磷酸盐缓冲液染20~25分钟,用水冲去染液,待干镜检。门诊患者至少要等候40分钟以上出结果。为此作者将该染液进行改进,在保证质量前提下,仅用过去的1/10时间即可出结果,缩短患者等候时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是特殊检查。我们把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由生理盐水涂片法换成生理盐水涂片法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 ,对连锁检查结果进行小结后 ,与常规的生理盐水涂片法进行对比 ,后者提高了检出率 ,从而为医生提供了一个更可靠的化验报告。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及方法1 1 材料 生理盐水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液 ,革兰氏染液。1 2 方法 ①用竹签沾少许已混匀的分泌物分别涂在三张放有生理盐水的玻片上 ,搅匀摊开 ,然后编上a、b、c的玻片号 ;②a号直接镜检 ;③b号干后 ,做瑞氏姬姆萨复…  相似文献   

16.
一种改良瑞氏-姬姆萨染色液的染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通过对干燥血片或骨髓涂片的细胞进行3种染色法对比,旨在说明以BaSO厂家生产瑞氏-姬姆萨染色液第一液替代传统瑞氏-姬姆萨染色第一液的染色法染色,效果良好,且快速方便,值得推广。方法分别用3种染色法对干燥血片或骨髓涂片进行染色,然后对着色细胞的胞浆、浆中颗粒、核染色质的着色效果及染色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传统瑞氏法对胞浆颗粒着色强,但对胞核着色差,染色时间较长,且往往把片子染成偏酸或偏碱;传统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染出的细胞颜色偏红,不利于幼稚细胞的鉴别;而以改良BaSO替代液染色法染出来的效果,无论胞浆、浆中颗粒、核染色质着色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以BaSO改良瑞-姬染色法的染色效果好,且染色时间短,染液易得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叶军平  易慕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483-2484
细胞病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电子计算机迅猛发展使医学随之突飞猛进,各种技术很快应用于临床细胞学检验诊断,使准确率不断提高。1瑞氏染色涂片其原理是由酸性伊红和碱性亚甲蓝染料溶解于有机溶液甲醇中所组成的化合物。其优点为:染液的制作和染色过程较为简单,一般检验人都能掌握,容易推广普及。细胞核结构清晰,检验人员对瑞氏染色的细胞形态容易掌握。其缺点:对于黏液较多的标本,如痰液、食管、胃黏膜涂片等,着色较差。用于肿瘤细胞涂片时,染色质量不稳定,有时着色太深,有时则太淡,而复染往往费时,且效果也差。瑞氏染色液…  相似文献   

18.
阴道毛滴虫染色方法的改进报道甚少。由于其鞭毛着色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因此染色方法的改良仍是制作实验教学标本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室于 1998年底在制作教学标本过程中采用传统吉氏、瑞氏混合液配制各种不同比例的混合染液对经培养后的阴道毛滴虫标本涂片染色 ,摸索出一种合适的比例浓度 ,改进了阴道毛滴虫着色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及培养 无菌操作下取阴道分泌物 ,经镜检查获阴道毛滴虫后 ,接种于 8ml肝浸汤培养基内 ,并加灭活小牛血清 2ml及青霉素、链霉素适量 ,置 37℃培养箱 48~ 72h转种一次。1 2 染液的配制 吉氏原液 1ml,瑞氏原液 0 5ml,pH7.0磷酸缓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瞬间转化剂配制瑞氏染液的效果和配制方法.方法取瑞氏粉1 g加入10 ml瞬间转化剂摇10 s,然后加入100 ml甲醇,即配即用,并与传统方法配制的瑞氏染色液染色法比较.结果该法血涂片染色效果佳、着色鲜艳、亮丽、透光度好,细胞浆、质、核,胞浆颗粒及细胞轮廓清晰易辨认.结论加入瞬间转化剂配制的染液即配即用效果优于传统瑞氏染色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瞬间转化剂配制瑞氏染液的效果和配制方法。方法:取瑞氏粉1g加入10ml瞬间转化剂摇10s,然后加入100ml甲醇,即配即用,并与传统方法配制的瑞氏染色液染色法比较。结果:该法血涂片染色效果佳,着色鲜艳,亮丽,透光度好,细胞浆,质,核、胞浆颗粒及细胞轮廓清晰易辨认。结论:加入瞬间转化剂配制的染液即配即用效果优于传统瑞氏染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