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绍勇  戴德祥 《华西医学》2006,21(4):691-692
目的:探讨缝扎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全麻下采用缝扎法行LC,脐下缘皮肤戳第一孔(10mm)置入腹腔镜,剑突下2—5cm戳孔(10mm)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5cm戳孔(5mm)为辅助操作孔,右腋前线肋缘下2-5cm戳孔(5mm)为助手操作孔。借助腹腔镜弯钳和腹腔镜持针器4—0可吸收缝线腹腔内打外科结结扎和4—0可吸收缝针线缝扎双重处理胆囊管,打外科结结扎处理胆震动脉前分支,4—0可吸收缝针线缝扎处理胆囊动脉后分支。胆囊从剑突下孔或脐部孔取出。结果:237例中成功施行缝扎法LE226例(95%),中转钛夹法LC11例(5%)。25例Winslow孔附近放置多孔乳胶引流管,引流出淡血性渗出液20-200ml/d,术后1—3d拔除。无中转开腹,无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手术历时20-90min,平均40min。术后住院2-6d。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施行缝扎法LC有效、安全、可行。此方法避免了钛夹和丝线的残留以及钛移位和游走所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三孔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6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采用三孔打结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方法:326例患者在全麻下采用三孔打结法行LC,脐部皮肤皱褶处截第一孔(10mm)置入腹腔镜,剑突下稍偏右截孔(5mm)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处截孔(5mm)为辅助操作孔,借助自制的打结器,应用丝线结扎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从脐部孔取出。结果:采用此方法行LC成功率达100%,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结论:三孔打结法LC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此方法进一步减少了手术的创伤,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三孔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间经过筛选的363例体型较瘦的胆囊息肉或无明显感染病史的胆囊结石患者在全麻下采用微创三孔打结法行LC,脐上缘戳第一孔(10 mm)置入腹腔镜视管,剑突下稍偏右戳孔(5 mm)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 cm处戳孔(2 mm)为辅操作孔,应用自制的打结器结扎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从脐部孔取出.结果 363例患者均顺利行LC,手术时间及配合步骤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结论 对体型较瘦患者,微创三孔打结法LC安全、美观、可行,其护理配合简便、快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微创三孔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芳  黄孚  林建华 《现代护理》2007,13(14):1307-1308
目的探讨微创三孔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间经过筛选的363例体型较瘦的胆囊息肉或无明显感染病史的胆囊结石患者在全麻下采用微创三孔打结法行LC,脐上缘戳第一孔(10mm)置入腹腔镜视管,剑突下稍偏右戳孔(5mm)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处戳孔(2mm)为辅操作孔,应用自制的打结器结扎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从脐部孔取出。结果363例患者均顺利行LC,手术时间及配合步骤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结论对体型较瘦患者,微创三孔打结法LC安全、美观、可行,其护理配合简便、快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三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对69例三孔法LC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经脐部10mm孔、剑突下10mm孔及右上腹5mm孔实施手术。结果:59例成功地施行三孔法LC,6例中转四孔法LC,4例开腹切除胆囊。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在病例选择适当和LC操作熟练的基础上开展三孔法LC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三孔套扎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孔套扎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6月 ̄2002年12月235例患者在全麻下采用三孔套扎法行LC,脐部皮肤皱褶处戳10mm孔置腹腔镜,剑突下偏右戳5mm孔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下2cm戳5mm孔为辅助操作孔,采用自制腹腔镜圈套器套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替代钛夹,切除胆囊从脐部孔取出。2003年1月 ̄12月将100例LC随机分为传统组(n=50)和三孔套扎组(n=50)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囊破裂、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临床应用235例,三孔套扎法成功完成218例(92.8%),17例(7.2%)改为传统的四孔LC,手术(50.2±19.6)min。临床前瞻性研究表明,三孔套扎法与传统LC相比,尽管手术时间较长(P<0.05),但术后疼痛进一步减轻(P<0.05),术中出血量、胆囊破裂和术后并发症等没有增加(P>0.05)。结论三孔套扎法LC具有更加微创性,且体内无金属异物残留,是安全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针式内镜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式内镜手术使用的是2mm直径的针式镜(Nee-dle-Scope)和器械(Mini-site),使体壁戳口的创伤进一步减小,但由于器械配置尚未成套等原因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1996年后期,国内外内镜外科学术会议上已有少数外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例报告。1997年3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国际内镜外科会议上已有应用针式内镜行胆囊切除、阑尾切除、附件切除、胃腔内肿物切除等方面的报告。针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方式有两种:针式镜在脐部、主操作孔(10mm直径)在剑突下;针式镜在剑突下,主操作扎(10mm)直径)在脐部。1996年12月18日,我…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对增粗胆囊管妥善结扎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探讨腹腔镜下采用中号钛夹对增粗胆囊管的妥善结扎方法。方法:将胆囊管增粗(直径≥0.8cm)者131例分为A组82例,采用中号钛夹多次夹闭切开法;B组49例,采用腹腔内丝线结扎加中号钛夹夹闭法。结果:A组术后发生胆囊管胆汁漏2例(2/82,2.44%),平均每例闭合切断胆囊管所用钛夹6枚(4枚-8枚)。B组术后无胆囊管胆汁漏发生者,平均每例闭合切断胆囊管所用钛夹3枚(2-4枚)。结论:B组方法实为一种安全经济的腹腔镜下增粗胆囊管的结扎方法,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9.
改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MLC)的设计与应用。方法:不增加特殊器械,用普通丝线在腹腔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血管,减小剑突下切口。结果:454例LC术中应用丝线结扎、77例剑突下切口改为5mm,无因此而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不增加特殊器械的打结式MLC方法简便、安全、经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免钛夹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将外科针持打结技术“移植”于LC。用丝线在腹腔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结果:全组35例均结扎成功.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LC中使用免钛夹安全、适用、省费用,可避免钛夹对机体的影响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肖德明 《山西临床医药》2009,(17):1787-1788
目的:探讨使用Hem-O-Lok结扎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及优势。方法:用Hem-O-Lok结扎夹对149例胆囊结石、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和胆囊息肉样病变施行LC。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123例(83%)用中大号(ML)结扎夹,剑突下切口几乎无痛感。另26例因手术困难改用大号(L)结扎夹,均成功,无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使用中大号(ML)Hem-O-Lok结扎夹行LC,可使剑突下切口仅5mm,使用常规的腹腔镜手术设备即可。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和取息肉术26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和取息肉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26例病人在全麻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标准四戳孔,借助胆道镜,取石网和电热圈套器处理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胆囊壁切口用3-0-5-0可吸收缝针线荷包缝合或连续扣锁缝合,取出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装入标本袋从剑突下孔或脐部孔取出;Winslow孔附近常规放置两根多孔腹腔引流管观察渗漏情况。结果:施行保胆取石术24例和取息肉术2例,成功18例,中转LC5例,胆漏2例,胆道出血1例。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渗出液20-300ml/d,术后2-7d拔除。无中转开腹。无死亡。手术历时(穿刺Troear到取出标本袋)40-160min,平均90min。术后住院3-10d。结论:选择合适病人,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治疗,可靠的缝合胆囊壁切口,施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和取息肉术可行,有效,较安全。此方法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香斌  陈仙华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5):545-546,54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93例子LC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发生并发症12例,包括胆管损伤3例、胆总管残余结石3例、因钛夹松脱致胆汁漏2例、膈下脓肿1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气腹针穿刺致空肠穿孔1例、腹壁戳孔结石残留1例。12例均经及时处理而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并不罕见,关键是重在防御,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李晓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427-2427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存在的技术难点与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江苏省吴江盛泽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5例中160例成功施行三孔法LC术。1例Minrizi症,1例胆管变异,3例胆囊炎症及粘连严重,胆囊三角显露困难中转开腹。腹腔镜戳孔无一例感染。结论正确掌握其L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熟练掌握解剖知识,防止并发症。术中如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有困难者,应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手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治疗,以其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替代传统的手术方法,所以被广大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是在电视腹腔镜窥视下利用特殊器械,通过腹壁小戳口在腹腔内施行胆囊切除术。南丰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09年9月共实施LC手术259例,出现并发症8例。现将LC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普通丝线,不增加任何特殊器械,在腹腔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分析2003年8月~2007年10月,我院为996例患者行LC打结法的临床资料。结果995例治愈,中转开腹4例,占0.41%,死亡1例,死于麻醉意外。结论LC术中普通丝线取代钛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经济。避免体内金属异物残留,而且能避免使用钛夹所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9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目前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手术”。“四孔法”为LC的经典手术操作方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的普及.术者的手术技巧不断提高.在一些医院“三孔法”正逐渐代替“四孔法”成为LC的首选操作方式。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常规采用“三孔法”施行LC,已完成960例,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的三孔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将剑突下及右锁骨中线切口位置右移 15~2 0 mm,并将后者缩小为 3 mm ;省去右腋前线切口 ,免置胃管 ,免除皮肤准备 ;全部行顺行法胆囊切除术。结果手术均在腹腔镜下于 3 0分钟内完成 ,无手术病死率及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改良三孔法 LC较美式经典四孔法 L C能够进一步减少创伤、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9.
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开展以来,传统手术发生了重大变革,LC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要治疗方法,LC本身也在日趋成熟发展,从四孔法逐渐向“三孔法”推广,并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我院自2004年5月-2005年10月所治疗的108例“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结石落入腹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C术中结石落入腹腔造成腹腔结石残留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5年5月-2001年5月所施行的2400例LC术中发生结石落入腹腔的1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00例LC中,结石落入腹腔156例,其发生率约为6.5%,随访1-6年,1例病人术后出现轻微腹痛,1月后腹痛消失;1例术后第3天出现低热,腹部不适,B超发现胆囊窝少量积液,有一粒结石残留,1周后出院,随访3月胗感腹痛,本组无腹腔感染,窦道形成,结论:胆囊被电凝钩分破或胆囊被有齿抓钳抓破。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胆囊大部切除时胆囊管胆囊侧钛夹脱落,自氍孔取出胆囊时胆囊被挤破是结石落入腹腔的原因,LC术中采用各种方法取尽落入腹腔的结石是预防腹腔结石残留的主要措施。LC术中未能全部取出的结石是细小结石或结石碎片,不必中转开腹取石,术后应密切观察随访,如落入腹腔的结石过大或数量过多。腹腔镜下无法找到时,应扩大主操作孔至2-3cm,伸入手指在腹腔镜下寻找结石,直至取尽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