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掌握招远市居民近年意外伤害死亡状况及变动趋势 ,借以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 ,对招远市 1995~1997年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死因资料来源于招远市常规全死因调查统计 ,人口资料由公安部门提供。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9)编码 ,标化死亡率按全国 1990年标准人口构成计算。全部数据均通过“死因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处理。2 结果与分析2 .1 死亡频度  1995~ 1997年我市共调查全死因累计人口为 172 6634人 ,死亡 12 933人 ,年均死亡率为74 9 0 3/10万 ,其中意外伤害死亡 1935人 ,年均死亡率为 112 0 7/10万 ,…  相似文献   

2.
1989—1998年海盐县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本县居民伤害死亡的水平、原因及分布情况 ,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我们对本县 1989~ 1998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资料与方法1 死因资料 :本县卫生防疫站历年死因年报 (按ICD 9编码 )。2 人口资料 :本县公安局人口年报。3 方法 :标化死亡率采用 1990年全国人口标准年龄构成进行直接标化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YPLL)以期望寿命 70岁为标准计算。结果与分析1 伤害死亡率、YPLL率在全死因中的地位及其动态变化。1989~ 1998年海盐县居民因伤害死亡共为 32 5 9人 ,伤害死亡率为 91 48/ 10万 (标化死亡率为 84 44 / 1…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恶性肿瘤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对 1992~ 1998年沙县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 材料和方法1 1  1992~ 1998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为沙县居民死因常年报告资料 ,人口资料来源于沙县统计年鉴 ,标化人口采用 1982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1 2 统计软件为SYMS死因统计软件。使用累积死亡率和累积危险性 ,计算方法见文献[1] 。2 结果2 1 全死因概况  1992~ 1998年沙县总死亡 86 4 3人 ,死亡率 533 74 /10万 ,标化死亡率 4 4 4 2 9/10万。其中男性死亡 4 90 2人 ,死亡率 577 2 8/10万 ,标化死亡率 50 …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新沂市 1996~ 1998年居民死因资料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人口资料来源于市公安局 ,死因资料来源于市 1996~ 1998年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9)进行。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 ,PYLL统计方法计算寿命损失年 ,使用寿命为 1~ 69岁。结  果1 死因概况  1996~ 1998年 2 5个乡镇累计调查人数2 764 75 1人 ,死亡人口 16365人 ,总死亡率为 5 91 92 /10万 ,中国标化死亡率、世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 45 5 2 2 /10万、65 5 5 8/10万。2 死因构成及顺位 主要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脑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2 - 2017年蒙自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伤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2 - 2017年蒙自市伤害死亡监测资料分析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标化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 2012 - 2017年蒙自市居民伤害死亡率为94.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2.91/10万,占全死因死亡总数的15.42%,居全死因顺位第2位。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84倍。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中毒、自杀和淹死。0~14岁年龄组伤害死亡率最低,为10.06/1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为首要死因;6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死亡率为23.62/10万,意外跌落为首要死因。居民的平均去伤害死因期望寿命为76.89岁;伤害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为64 984.29人年,潜在减寿年数率为25.54‰;标化潜在减寿年数为63 859.25人年,标化潜在减寿年数率为25.16‰。结论 伤害已成为威胁蒙自市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伤害死亡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东省泰安市境内大汶河主干流域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现状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及对照区居民进行2002~2004年以恶性肿瘤为主死因回顾性调查。共调查辖区内6个县(市)44个乡镇。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各类肿瘤的死因编码和根本死因的推断,并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等指标。结果研究区意外伤害年均标化率为58.07/10万,对照区年均标化率为50.5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显示,15岁以上开始,死亡专率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升高,30岁以后,意外伤害死亡率就维持在较高水平,意外伤害的各年龄组死亡专率从一出生就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各年龄组死亡专率差别并不显著。性别分布显示,男性标化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结论大汶河主干流域意外伤害死亡率虽低于该地区居民恶性肿瘤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但仍高列全死因顺位第3位,尤其是15岁以上年龄组的死亡专率明显升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其死亡率逐渐升高,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应根据意外伤害死亡人群分布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盐城市居民1987~2007年食管癌死亡状况,分析居民食管癌死亡的趋势和特征,为制定癌症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盐城市死因监测点1987~2007年死因登记资料,用Joinpoint回归模型拟合食管癌死亡趋势。[结果]1987~2007年盐城市死因监测点因食管癌死亡6502人,年均死亡率为41.76/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50.33/10万,女性为32.85/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1987年食管癌死亡率为44.22/10万,标化率为47.84/10万,2007年食管癌死亡率下降为37.26/10万,标化率33.04/10万。男性死亡率1987~1998年有所上升,1998~2001年下降,2001~2007年又上升;女性食管癌死亡率1987~1995年上升,1995以后下降。[结论]盐城市死因监测点居民食管癌死亡率较高,21年来总体上有下降趋势,但2007年以来男性粗死亡率又有上升苗头,食管癌仍然是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两城区居民传染病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阳市 1996年至 1998年两城区居民死因进行十分之一抽样调查 ,并对传染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随机抽取 4个调查点 ,调查近 3年户籍居民累计人口 2 6 46 6 3人 ,经专门培训的调查员逐户核实具体死因并填写死亡调查表 ,死亡资料按 1987年卫生部要求的国际死因分类ICD - 9分类整理 ,标化死亡率采用全国 1990年标准人口构成推算。结果 :传染病死亡率 15 .49/ 10万(标化死亡率 14.37/ 10万 ) ,其中男性死亡率 19.7/ 10万 (标化死亡率 17.86 / 10万 ) ,女性死亡率 10 .6 1/ 10万 (标化死亡率 10 .13/ 10万 )。传染病死亡占全死因的 2 .34 %。…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阴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阴市2009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中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伤害合计死亡714例,年均死亡率为59.4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0.26/10万。死亡率(/10万),男性为71.52,女性为47.18;0~14、15~34、35~59、≥60岁分别为15.93、22.10、51.38、245.77。伤害的主要死因,全部人群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伤害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为14 343.6人年,平均潜在工作减寿年数为7.57人年。[结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其他意外事故、自杀是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福建省居民2007—2013年心脏病死亡变化趋势。方法用ICD-10进行死因编码和分类,用2000年中国人口计算标化率,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7年间福建省居民心脏病年均粗死亡率76.03/10万,标化死亡率53.06/10万,居死因第3位,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率无明显变化。城市居民年均粗死亡率87.39/10万,标化死亡率49.59/10万,居死因第2位,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年均粗死亡率72.00/10万,标化死亡率54.72/10万,居死因第4位。死亡前3位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他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82.8%)。结论福建省居民心脏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开展综合性防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市监测点居民死亡状况 ,找出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现将 1995~ 1999年我市监测点居民死亡原因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监测点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我市 8个乡、镇监测点(1995~ 1999年 )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报告单” ,由专职人员负责填写 ,死因分类和编码按国际疾病分类和编码进行 ,死因分析按卫生部死因统计软件进行。结  果1 年均总死亡率  1995~ 1999年共报告死亡 336 4人 ,年均死亡率为 6 46 79/ 10万 ,其中男性 1934人 ,年均死亡率72 7 13/ 10万 ;女性 1430人 ,年均死亡率 5 6 2 71/ 10万 ,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χ2 =5 …  相似文献   

12.
分析泰兴市 1998~ 2 0 0 0年居民死亡资料 ,结果表明 ,当地居民粗死亡率为 4 87.15 / 10万 ,标化死亡率为 394 .2 8/ 10万 ;前 5位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中毒与损伤 ;其中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 ,为 195 .0 6 /万 ,标化死亡率为 15 4 .4 3/ 10万 ,占全部死因的 4 0 .0 4 % ;男性居民死亡率高于女性。表明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已成为该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1987—2006年河南省居民心脏病死亡分布特点,探讨心脏病防治策略。方法 对河南省各登记报告点全死因资料进行ICD-9分类,按年龄、性别、城乡、心脏病类型进行统计。用SAS9.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981—2006年间该省居民心脏病死亡147070人,年均死亡专率74.47/10万,标化死亡率为61.10/1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3.14%,居全死因第3位。心脏病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无论居民性别、城乡,死亡率均以急性心肌梗死为最高。结论 河南省居民心脏病死亡率较高,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群的综合性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阳区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为确定当地疾病控制重点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9年城阳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城阳区累计死亡14 991人,年均粗死亡率为615.2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8.73/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男性为487.32/10万,女性为355.87/10万。年均死亡率,0~14岁为43.05/10万,15~34岁为49.11/10万,35~54岁为266.34/10万,55~64岁为844.93/10万,≥65岁为4 318.41/10万。2005~2009年合计,男性、女性和男女合计的前3位死因均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全部居民与男性、女性减寿率的前3位死因均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是影响城阳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建省劳动力(0~59岁)伤害死亡动态和主要死因,为劳动力人群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福建省劳动力意外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2年福建省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累计报告劳动力人I=I伤害死亡17350例,年均粗死亡率为10.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56/10万;伤害死亡累计减寿664603人年,年均粗PYLL率为4.31‰,标化PYLL率为4.44‰。标化死亡率2011年最低,2012年最高;标化PYLL率2009年最低,2012年最高(P〈0.01);中年劳动力标化死亡率高于其余类型劳动力,男性高于女性;标化PYLL率壮年劳动力高于其余类型劳动力,男性高于女性;各种伤害死因中,2008~2012年平均标化死亡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交通事故(5.18/10万)、溺水(1.34/10万)、摔落和跌倒(1.04/10万),平均标化PYLL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交通事故(1.85‰)、溺水(0.48‰)、摔落和跌倒(0.37‰)。结论交通事故是目前福建省劳动力人群伤害死亡的首位死因,壮年、中年男性是伤害防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台州市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伤害死亡提供依据。方法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0—2016年台州市居民伤害死亡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伤害死亡率、死因顺位、人群特征及伤害所致寿命损失。结果 2010—2016年台州市共报告伤害死亡病例26 313例,年均伤害死亡率为63.61/10万,标化伤害死亡率为56.64/10万;标化伤害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7.1%。0~14岁、15~44岁、45~64岁和65岁~组居民的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5.37/10万、22.45/10万、69.64/10万和315.69/10万。不同年龄组居民伤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2013年和2014年15~44岁与0~14岁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P0.008 3),2010—2016年各年伤害死亡率由低到高依次为0~14岁、15~44岁、45~64岁和65岁~组(均P0.008 3)。各年龄组伤害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伤害死因前五位分别为意外跌落(17.97/1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13.97/10万)、溺水(5.59/10万)、自杀(5.25/10万)及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4.50/10万),占伤害死亡总例数的84.35%。0~14岁伤害死亡以溺水为主,407例占1.55%;15~44岁和45~64岁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分别为1 373例和2 354例,占5.22%和8.95%,65岁~组以意外跌落为主,6 777例占25.76%。伤害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为328 678人年,潜在减寿率为7.95‰。结论 2010—2016年台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呈下降趋势,老年人群伤害死亡率较高,意外跌落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7.
1976-2006年大丰市居民伤害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丰市1976—2006年居民因伤害引起的死亡现状,分析居民伤害死亡的趋势和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大丰市1976—2006年死因登记资料,用Joinpoint回归分析主要伤害死亡趋势,用Poisson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和时间的伤害死亡率比。结果1976—2006年大丰市居民累计因伤害死亡13905人,年均死亡率为61.40/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0.18/10万,女性为51.85/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年均死亡率1976—1980年为67.96/10万,标化率为82.58/10万;2006年下降到42.37/10万,标化率为38.99/10万。引起伤害死亡的原因中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自杀、溺水和交通事故。0~14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中溺水死亡率最高,为41.76/10万;15岁以上人群中伤害死亡以自杀和交通事故为主。31a间总的伤害死亡有下降趋势,其中自杀死亡波动较大,但仍有下降趋势;溺水死亡下降显著,死亡率从1976—1980年的27.74/10万下降到2006年的7.95/10万;交通事故死亡上升迅速,死亡率从1976—1980年的1.68/10万上升到2006年的19.34/10万。结论31a来大丰市居民伤害死亡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低年龄组人群伤害死亡所占构成比上升,交通事故死亡上升迅速,伤害仍然是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岱山县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特征和分布规律,为开展综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岱山县2009—2014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死因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岱山县2009—2014年居民意外伤害年均死亡率为62.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25/10万,居全死因第5位;男女性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意外伤害死亡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外运输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死。潜在减寿率前5位死因依次为机动车外运输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意外中毒和意外跌落。结论意外伤害是岱山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伤害死亡原因采取干预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疾病监测点1997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伤害在人群中的流行规律和特点 ,以便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对 1997年山东省疾病监测点居民的伤害死亡资料作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山东省 15个市地、2 5个县区建立的疾病监测系统居民死亡登记报告 ,总监测人口近 30 0万 ,其年龄构成、城乡比例、经济状况及地理分布与全省总体情况基本一致。伤害标化死亡率 ,以 1990年全国人口做年龄调整死亡率标准。以中国人群的期望寿命(定为 70岁 )为标准 ,计算减寿年数标化率 (PYLL标化率 )。2 结果2 1 死因位次  1997年监测人群死亡 12 954人 ,粗死亡率为 72 9 92 / 10万 ,其中伤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密市居民伤害的死亡水平、伤害的死因特征及减寿情况,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性调查2004~2005年高密市死亡资料中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伤害合计死亡1197例,年均死亡率为70.26/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38/10万。年均死亡率(/10万),男性为100.37,女性为40.08(P〈0.01);0~14岁、15~34岁、35~54岁、55~74岁、≥75岁分别为26.60、68.87、63.09、84.99、274.59(P〈0.01)。伤害的主要死因,全部人群为公路交通事故(559例)、自杀(212例)、淹死(135例);伤害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为31002.5人年,潜在工作减寿年数为36363.90人年。[结论]高密市伤害死亡率处于一般水平,公路交通事故和自杀是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