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脑遥控空气灌肠整复仪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影像表现及治疗经验总结。方法搜集我院2007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患者34例临床资料及电脑整复仪整复肠套叠经过。结果整复成功29例,成功率88.5%;整复失败5例,经外科手术复位。结论电脑遥控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能够精确控制压力,且安全、经济、是小儿肠套叠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整复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经验及技巧,提高整复率。方法应用GB-201型自动遥控灌肠机对338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整复。结果整复成功316例,整复失败22例,整复成功率93.49%,整复失败者均经手术复位。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可靠的治疗手段,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钱斌  鲍健  陈宏伟 《职业与健康》2011,27(2):235-236
目的比较空气灌肠和钡剂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X线透视下,使用自动控制压力的肠套叠复位机,对238例肠套叠患儿分别进行空气灌肠及钡剂灌肠诊断及整复治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空气灌肠组确诊率98%、复位率97%,平均耗时20 min;行钡剂灌肠组确诊率98%,复位率93%,1例肠穿孔,平均耗时50 min。结论两者的确诊率均较高,但空气灌肠复位率稍高于钡剂灌肠,同时更方便、快捷、安全。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也是最佳无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119例经彩超诊断,7例彩超未诊断但临床怀疑,经空气灌肠诊断。121例经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其中11例中转手术,5例发病超过48h,直接手术治疗。结果 110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6例经手术治疗,均顺利恢复。结论小儿原发性肠套叠,彩超是非常有价值的辅助检查,空气灌肠复位是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不适合空气灌肠复位及复位失败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曾志 《工企医刊》2010,23(5):31-32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182例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中成功复位的有163例,失败的有19例。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首选的非外科治疗的方法,整复率接近90%,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2例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结果:322例在空气灌肠中见软组织阴影,20例肠道未见软组织阴影,316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结论:空气灌肠可以明确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在治疗中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优点。方法:利用空气灌肠复位器在非透视下空气灌肠,对44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进行治疗。结果:整复成功424例,成功率95.3%,灌肠过程中无肠穿孔发生。整复失败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结论:非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效果与透视下空气灌肠无显著差异,并可以避免射线危害,减少人员浪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数字X线机监视下行空气整复的128例小儿肠套叠病例,对其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时间、原始套头位置及形态等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经空气整复成功112例(87.5%),原始套头在盲升结肠、肝曲及横结肠、脾曲及降结肠以远的整复成功率分别为96.1%(49/51)、89.1%(57/64)、46.2%(6/13),原始套头在脾曲及降结肠以远的整复成功率显著低于盲升结肠(P<0.05);套叠时间<25 h的整复成功率为96.7%(59/61),25~48 h为87.8%(43/49),>48 h为55.6%(10/18),套叠时间>48 h的整复成功率显著低于≤48 h者(P<0.05).结论 新型数字X线机监视下空气灌肠技术是小儿肠套叠最重要的X线诊断方法,也是最佳治疗方式.其成功与否与套叠时间、原始套头位置和形态以及整复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方法,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8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儿均经空气灌肠复位,复位成功113例,成功率为95.8%。灌肠复位过程中未发生肠穿孔等并发症,5例灌肠复位失败者改行手术治疗。在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113例患儿中,有10例为肠套叠复发患儿,其中8例1年间复发2次,1例复发3次,1例复发5次。结论:空气灌肠复位是肠套叠治疗有效安全的方法;早期诊断、早期空气灌肠、适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整复治疗要点与规范化方案。方法 分析总结台州市立医院2016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469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规范化治疗效果,及DSA下行空气灌肠整复操作经验,建立完善标准化诊疗流程。结果 按照规范化方案治疗该组病例成功率99.15%(465/469),复发率3.01%(14/465),未见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无医疗纠纷、投诉;确立了相应的儿童急性肠套叠规范治疗流程。结论 儿童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整复术规范化方案的确立有利于该诊疗技术高效、安全进行,为标准化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儿童肠套叠诊断率、整复率及手术治愈率。方法收集经X线、超声、CT证实的肠套叠患儿212例。回顾性分析肠套叠整复前、整复时、整复后腹部影像表现。结果确诊肠套叠患儿212例,充气灌肠诊断155例,钡剂灌肠诊断18例,超声诊断32例,CT诊断7例。212例患儿,气压灌肠整复195例;手术治疗17例,其中伴有肠坏死6例,合并严重充血水肿11例。本组患儿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临床腹部影像表现明确肠套叠诊断,判断肠管是否坏死、有无严重充血水肿,从而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尤其应重视婴儿肠套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儿童肠套叠诊断率、整复率及手术治愈率。方法收集经X线、超声、CT证实的肠套叠患儿212例。回顾性分析肠套叠整复前、整复时、整复后腹部影像表现。结果确诊肠套叠患儿212例,充气灌肠诊断155例,钡剂灌肠诊断18例,超声诊断32例,CT诊断7例。212例患儿,气压灌肠整复195例;手术治疗17例,其中伴有肠坏死6例,合并严重充血水肿11例。本组患儿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临床腹部影像表现明确肠套叠诊断,判断肠管是否坏死、有无严重充血水肿,从而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尤其应重视婴儿肠套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与X射线下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2011年我院行X射线下空气灌肠治疗的肠套叠患儿230例及2012-2013年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的肠套叠患儿352例,比较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穿孔率。结果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成功复位347例,失败5例,成功率98.6%;X射线下空气灌肠成功复位225例,失败5例,成功率97.8%。结论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时间短,无辐射,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的适应证和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肠套叠患儿灌肠前及灌肠整复时X线表现并对照手术结果。结果27例肠套叠复位成功20例,7例复位失败,1例为套叠时间较长,2例为合并肠坏死,2例为复套型,1例为套入头部有关克憩室;1例为回一回套而直接改手术复位。结论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成功的关键是适应证的正确选择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儿乙肠套叠的X线表现,提高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及X线表现,并经灌肠诊断性治疗。结果1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率85%。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及时发现小儿肠套叠有助于提高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44例经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整复前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复位前144例均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解果酱样血便表现,复位后症状消失139例;复位前腹部可触及异常包块100例,复位后异常包块消失97例;复位前144例B超均能探及腹部异常包块,复位后异常包块消失139例;碳剂实验144例(6-8h)排便有碳剂139例,无碳剂排出5例;B超诊断符合率100%,复位成功139例,复位成功率96.5%。结论: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可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首选的诊断、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小儿肠套叠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小儿肠套叠的X线腹平片、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的诊断及其治疗的资料。结果: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远远大于腹平片;对早中期的肠套叠首选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对中晚期的肠套叠可行充气灌肠复位,对重度晚期的肠套叠首选手术。结论:根据病情合理诊治小儿肠套叠。  相似文献   

18.
谭宜军 《现代保健》2009,(32):164-165
目的通过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38例,探讨X线腹部平片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价值,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和复位,B超对肠套叠检查,钡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治,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共收集笔者所在科室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3个月至3岁,均为原发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后,复位率为90%,对多种肠套叠影像诊断作比较。结果对小儿肠套叠诊断部分病例腹部平片才有x线征象,B超检查是肠套叠非常有效的辅助检查,钡灌肠时可见到钡剂前进受阻呈充盈缺损,在适当压力下,套人部退向回盲部,但由于钡灌肠对复杂型套叠诊断率低还有穿孔的危险,现在已少用,而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所有病例,均可见肠管内的套人部呈软组织块影。结论x线腹部平片对小儿肠套叠诊断有局限性,钡灌肠对肠套叠有穿孔的危险,应尽量少用,B超检查是肠套叠最方便且无创伤的辅助检查,有关文献认同诊断符合率达到85%左右,而空气灌肠为小儿肠套叠的确诊提供准确的诊断方法,而确诊后能行复位治疗的,即可在透视中空气灌肠,复位率为90%。快速、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放射科医生有必要熟悉和掌握小儿肠套叠的各种诊断以及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钡剂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肠套叠患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分别接受钡剂灌肠整复和空气灌肠整复,比较两组患儿的整复成功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整复成功15例,二次整复成功10例,转行外科手术2例,整复成功率92.6%;对照组患儿一次整复成功10例,二次整复成功9例,转行外科手术8例,整复成功率7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对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满意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钡剂灌肠整复在小儿肠套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1],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尤其以4~10个月婴儿多见。目前常用治疗方法为空气灌肠复位法,其成功率主要取决于肠套叠类型、套叠时间、空气压力等。本文收集分析了自2006年以来的39例对于常规空气灌肠难以整复的肠套叠,采取空气灌肠辅助手法按摩整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