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以减少或避免复发。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术后复发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颈癌中晚期复发率较早中期高,时间短;腺癌与腺鳞癌患者、淋巴转移患者复发率高;复发率与年龄无关;随着组织分级的增高,复发率也随之升高;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是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和宫旁或盆腔脏器受侵等是子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初治就应重视其高危因素,积极采取防范措施来减少或避免子宫颈癌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收治的116例子宫颈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分期(P=0.022)、病理类型(P=0.003)、组织学分级(P=0.000)、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8)与宫颈癌预后显著相关;年龄(P=0.236)、肿瘤直径(≤4 cm vs>4 cm)(P=0.491)、宫颈肌层浸润深度(P=0.270)与预后无显著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类型、组织学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期别晚是提示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唐晨芬 《现代保健》2010,(23):50-51
目的 分析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追踪服务和专项管理,提高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为降低全县孕产妇病死率、围产儿病死率和病残儿出生率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广西孕产妇保健规范〉中的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对2008~2009年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建卡,即利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软件管理〉检查的孕妇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3.49%,排在前6位的高危因素是轻度贫血,胎位不正,年龄≥35岁,人工流产≥2次,难产史,乙肝携带.高危因素主要集中在孕妇本人基本情况方面,而内科合并症则较少.经规范追踪服务及管理,高危妊娠不良结局并不高.结论 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规范高危妊娠管理对保障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钱毅  程志  封其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79-3781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高危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发生提供可能的支持.方法:随机选取2002~ 2010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及热性惊厥复发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有上呼吸道感染及高热但未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30例分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患儿16个指标(如:性别、年龄、日托儿童等),再将阳性结果放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中:日托儿童,一、二级亲属中热性惊厥史、围产期异常史、发育迟缓史、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钠、低血锌、低钙、低血镁、缺铁性贫血、脑电图异常、头颅CT异常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再将上述高危因素放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日托儿童,一、二级亲属中热性惊厥史、围产期异常史、低血钠、低血锌、缺铁性贫血与热性惊厥复发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日托儿童、家族史、围产期异常史、低血钠、低血锌,缺铁性贫血与热性惊厥复发有显著相关性,以上结论可进一步指导临床,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0年2月间某院治疗子宫内膜癌的300例患者,将随访中发现的133例患者选为复发组,其他167例患者为未复发组。对复发组及未复发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方式、组织学分型、病理学分型、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腹腔细胞学等多方位的对比,以此总结两组的不同,得到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在300例参与研究的子宫内膜癌病例中,133例术后复发,复发率44.33%。复发组中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占65.41%,而手术治疗+放、化疗的患者占34.59%;复发组中G1的复发率为21.05%,G2的复发率为24.06%,G3的复发率为54.89%;内膜样腺癌患者复发率84.96%%,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复发率3.76%,浆液性腺癌患者复发率5.26%,透明细胞癌患者复发率6.02%;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复发率为37.59%,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复发率为62.41%;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占63.91%,阴性患者占36.09%;腹腔细胞学阳性患者占67.67%,阴性患者占32.33%。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复发与患者的治疗方式、组织学分型、病理学分型、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腹腔细胞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收住院分娩的产妇6309例,发生产后出血的为169例,对照组338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69%,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作用大小顺位排列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早剥、胎盘粘连或植入、软产道损伤、产次。结论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及时纠正孕期贫血,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利于降低产后出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孙卫平  周德 《中国保健》2007,15(8):53-54
为探讨高危妊娠发病情况,寻找导致高危妊娠的相关因素,切实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通过对2006年来我院进行围产期保健的793名孕产妇中筛选出的147名高危妊娠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妊娠年龄、产次是导致高危妊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慧  周昌菊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175-1177
目的分析早产有关高危因素,以寻求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院早产总数212例,分为被迫性早产与自然早产两组,分别与同期足月分娩的200例相比,对照分析早产高危因素。结果早产组与足月分娩组孕母年龄差异无显著性,人工流产次数、产前检查次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多胎妊娠、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及胎位异常均与早产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多胎妊娠占据被迫性早产病因前四位主要产前危险因素.而自然早产的主要产前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和不明原因早产。结论被迫性早产与自然早产具有不同的高危因素;减少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围产期保健,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防治产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分娩巨大儿孕妇及200例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项径及妊娠合并症。结果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巨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组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年龄(28.32±3.1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8.53±2.87)岁。两组平均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年龄〉35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次平均为(2.21±1.13)次,对照组平均孕次为(1.52±0.93)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0周后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妇身高、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糖尿病或GDM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糖尿病均有关系,掌握好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和巨大儿的预测方法,对产前准确判断巨大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分娩巨大儿孕妇及200例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妊娠合并症。结果 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巨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年龄(28.32±3.1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8.53±2.87)岁。两组平均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35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次平均为(2.21±1.13)次,对照组平均孕次为(1.52±0.93)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0周后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妇身高、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糖尿病或GDM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糖尿病均有关系,掌握好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和巨大儿的预测方法,对产前准确判断巨大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围产期高危因素对儿童致残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独生子女病残儿鉴定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围产期高危因素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994年1月~1997年12月江苏省锡山市鉴定的108例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病残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5月31日-2015年7月31日期间于巢湖医院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且被诊断为HDP的48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4例因病史资料不全被剔除,入选的病例组为480例,对照组为同期分娩的无内外科疾病及妊娠特有疾病的正常产妇,与病例组按1∶1例随机选取。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文化程度低、母亲高血压、双胎、分娩间隔时间≥8年为HDP的危险因素(P0.01)。而孕妇年龄、孕次、产次、自然流产史及不孕史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病例组5例HDP史患者在再次妊娠时全部发生了HDP,其中4例为子痫前期,1例为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而对照组无HDP病史。结论 HDP的危险因素有文化程度低、母亲高血压、双胎、分娩间隔时间≥8年。  相似文献   

14.
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0年12月~200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收治的189例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合并症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手术病理分期、不同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有无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结果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业意义;有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结果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组织学分级与肌层浸润深度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病理类型、组织学低分化、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期别晚是提示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围产期高危因素。方法 比较分析1991-1992年和1997-1998年两个时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门诊定期检查的高危孕妇疾病变化情况。结果 在本院分娩总 中,高危孕妇的比例两个时期有明显变化。结论 高危妊娠的疾病构成比及位次有显著变化以及相应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对高危妊娠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危科室患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科室患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0年6月高危科室3323例的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3323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15例,真菌感染76例,易感因素对长期应用抗生素、化疗、激素和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反复应用及侵袭性操作,均是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反复应用、保护易感患者、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及时预防和诊断是控制真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探讨妊娠晚期高危孕妇的抑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产检的180例妊娠晚期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高危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率为37.2%。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计划妊娠及社会支持是高危孕妇抑郁的显著影响因子(P<0.05)。结论妊娠晚期高危孕妇抑郁发生率较高。对于高危孕妇,应加强特殊人群的监测,并多予以支持,从而减轻其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8.
541例自然早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百花  肖小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061-2063
目的:探究自然早产的高危因素。方法:查阅自然早产病历541例为研究组,并对其进行1∶1配对,查取在分娩年份上有可比性的足月分娩病历541例为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前次早产史、胎膜早破、妊娠期中度及重度贫血、多双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外周血淋巴细胞记数升高是早产的高危因素;O型血、系统产检是早产的保护因素。结论:早产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当的产检可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高危妊娠管理是围产保健工作的重点,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的一项有效措施。现将庆元县2006—2008年重症高危妊娠个案管理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危人工流产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4年来高危因素人工流产的发生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方法: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指导中心2005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要求人工流产妇女50874例,其中有高危因素13398例,分别统计各类高危因素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高危人工流产占总数的26.34%,未婚、流动人口及无固定职业者是高危流产的高发人群。高危因素主要以多次人流、半年内终止妊娠、年龄≤20岁为主,且年龄≤20岁高危人工流产发展呈直线上升趋势,半年内终止妊娠史呈下降趋势,外地户口明显高于北京市户口,说明人工流产的发展趋势具有年轻化,重复率高,流动人口居多等特点。结论:降低高危人工流产发生的关键是向广大育龄人群宣传正确的性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节育知识,尤其对未婚青少年、流动人口及无固定职业者生殖健康教育要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