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骨骼是一种高度血管化并受神经支配的结缔组织,处于一种连续不断的更新及重建过程中,其独特的再生能力属损伤修复反应的一部分[1]。骨再生由一系列协调的骨传导和骨诱导的生物过程所组成,新形成的骨与周围正常的骨骼没有区别[2]。在临床中,常见的骨再生形式是骨折愈合,创伤、肿瘤切除、感染、骨骼发育异常、缺血性骨坏死及关节置换翻修等造成的骨缺损[3]。临床应用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牵张成骨促进或加强骨再生,新的方法有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系统性增加骨修复的方法[4]。以及增强骨形成的辅助物理治疗手段,如低频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等。1骨移植骨移植是最常用的促进骨再生的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60年代,俄罗斯llizarov医师提出"张力-应力法则"生物学理论,并研制出系列环形外固定器应用于临床,治愈了大量骨缺损和肢体畸形的患者,从此矫形外科进入了"Iizarov时代".Ilizarov技术遵循"牵张性骨再生",的生物学原理,即生物组织在持续、稳定、缓慢牵张下能刺激自身局部组织细胞分裂、再生,从而修复肢体的各种缺损.能治愈很多重度畸形和骨缺损病例,和以往切除、替代为主的治疗方法,如假体置换或游离组织移植等比较,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肝性骨病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肝病患者发生的有关骨代谢异常的病理变化,临床主要表现有骨质疏松症、骨量减低及骨软化症等,严重者可增加骨折风险,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骨软化症是骨矿化不全引起骨生长停止,由于临床罕见,本文重点讨论慢性肝病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4.
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修复,但是由于种植区骨量不足,大大降低了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因而限制了种植义齿的适用范围,是目前种植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其中,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能有效地解决骨量不足的问题,来恢复牙槽骨的高度和丰满度,提高种植修复的远期成功率.而屏障膜在引导骨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GBR技术的成败.本文就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屏障膜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Ⅰ(insulin-like growth faetor Ⅰ,IGF-Ⅰ)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抑制凋亡.IGF-Ⅰ对神经细胞、成骨细胞等的增殖分化起调节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和骨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IGF-Ⅰ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增值.IGF-Ⅰ具有胰岛素样的生物学活性促进大脑的合成代谢,促进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生长、发育,突触形成,促进大脑髓鞘形成,对婴儿早期脑生长发育的具有重要影响.IGF-Ⅰ也能促进骺软骨细胞分化和再生,是促进骨形成的重要激素,能有效地促进骨合成代谢和生长,IGF-Ⅰ水平的下降会引起骨密度的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并发症预防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收治的48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及甘露醇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及治疗.48例患者疼痛明显减缓45例,2例加重,1例无变化,所有患者肿胀均有所减轻,张力性水泡均明显改善,被动牵拉痛加重4例,临床症状较治疗前相比得到明显好转.结论: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体外冲击波诱导成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促进成骨的相关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体外冲击渡诱导成骨的机制及其骨修复作用.并对体外冲击渡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体外冲击波的诱导成骨机制及其应力作用将对骨质疏松症、骨不连及其他骨科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应力刺激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在临床上纳入10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骨化组)和10例不伴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胸椎疾病患者(非骨化组)。术中取得两组患者韧带标本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Flexcell FX-4000进行牵拉诱导成骨24 h。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骨桥素(Osteopontin)、转录因子Osterix、骨形成蛋白-2(BMP-2)、骨钙素(Osteocalcin)和碱性磷酸酶(ALP)5个指标mRNA表达水平,同时使用ALP活性检测和染色来评价两组的成骨分化情况。结果镜下可见两组细胞形态基本类似,均为成纤维细胞样梭形细胞。ALP活性检测及染色结果显示骨化组显著高于非骨化组,而非TOLF组随应力诱导并无明显变化。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骨化组的5个指标表达水平都高于非骨化组,其中BMP-2、ALP有统计学差异,随应力诱导24 h后骨化组各项成骨指标都显著升高。结论机械应力在TOLF的成骨分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通过影响多个成骨基因和标志物促进骨化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5例骨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由专人负责记录和统计患者对实施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和住院期间发生合并症的例数.结果?45例骨外科手术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后满意度为98%,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促进骨外科手术患者早日康复,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骨肽注射液在骨科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肽注射液含多种骨代谢的活性肽类,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以及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治骨质疏松以及促进骨折愈合、抗感染、镇痛等作用.临床用于增生性骨关节疾病及骨折等治疗.现就骨肽注射液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gion,GTR)和Bio-plant HTR骨粉植骨术促进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牙糟骨再生的作用.方法使用Biomesh膜和 Bio-plant HTR骨粉对18例Ⅱ度根分叉病变行GTR手术和植骨术,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检查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水平,摄数字化X光根尖片.结果术后半年18颗患牙牙周袋深度较术前明显变浅、附着水平明显增加(P<0.01),术后半年的数字化X光根尖片与术前对比可见根分叉处暗影变小,牙槽骨密度明显增加,示有新骨形成.结论该方法对Ⅱ度根分叉病变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利用自体骨和Bio-Oss 骨粉在拔牙创骨缺损患者骨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拔牙创骨缺损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 A组Bio-Oss骨粉充填修复,B组自体骨充填修复,术后9个月临床随访,对两组不同时期的骨质质量以及 CT 测量2方面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均存活,Bio-Oss骨粉修复后第9个月拔牙创骨缺损处骨密度接近周围正常骨,和自体骨修复骨缺损无明显差异。结论:拔牙创骨缺损使用Bio-Oss骨粉成骨效果优良,能有效促进骨重建修复,较自体骨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工作中,由患者长期卧床,被动体位造成褥疮及长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未能有效控制,血流速度缓慢、不畅,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形成末梢循环障碍造成糖尿病足以及皮肤溃疡、烧伤、烫伤遗成末梢循环不良引起皮肤完整缺损,溃疡可达皮下、肌层,重度者可出现骨外露,创面经久不愈.此类患者为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但与内科系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包括循环、内分泌、神经科等.在临床上是一个费时、费力,又不见成效的一组疾病.拔毒生肌散的研制,是在1998年11月生肌散的基础上与中医科刘人科主任合作研制出拔毒生肌散.在近10年的临床应用中,能促进溃疡创面再生修复、加快清疡创面的愈合,从而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方法比效简便,取得了非常可观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 BMP-2缓释复合物的成骨性能,并对比其与单纯 BMP-2间成骨差异。方法:该实验采用藻酸钠、BMP-2和氯化钙混合制备藻酸钙-BMP 复合材料,进行体外观察和兔动物试验,通过用 X 线、组织学、骨密度等方法,研究其诱导成骨活性。结果:缓释组和 BMP-2组均在4~12周形成新生骨组织,两组标本均为编织骨形态, X 线、组织学、骨密度等方法,均提示两组在骨新骨形成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缓释组新骨形成量大于单纯 BMP-2组。结论:BMP-2缓释载体复合物刺激成骨与直接应用 BMP-2刺激成骨对新骨形成量存在显著差异,缓释复合物可以持续稳定促进新骨形成,达到缩短骨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应力刺激对骨改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正畸牙移动、牵张成骨及骨折修复等临床治疗中,适当的刺激应力,可引起骨细胞代谢改变或凋亡,进而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并刺激机体激素水平,从而影响骨塑型和骨改建。同时刺激应力直接作用于骨组织,可刺激骨组织自身的生长与重建,最终达到促进新骨形成的目的。目前应力刺激骨细胞的力学信号转导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对骨细胞与骨改建临床与基础研究进行归纳,排除重复或类似的研究,综述应力刺激对骨改建的可能机制,为口腔正畸治疗提供新的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小鼠胫骨牵引成骨模型,分析骨形态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在牵引成骨过程中的表达,探讨机械牵张力怎样转化成为生物信号以调控骨再生过程. 方法本研究采用8周龄雄性CD-1小鼠36只,所有小鼠接受左胫骨中上段骨干横行截骨,安置特制延长外固定架,胫骨牵引过程包括5 d静止期,12 d牵引期和70 d固塑期,牵引速率为0.1 mm/Bid, 共0.2 mm/d.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分组杀取动物,采集左胫骨标本,分别作组织学检查,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静止期其修复过程基本与骨折愈合相似. 牵引期,被牵引骨痂显示三个典型的生物学功能区:纤维间区,初始骨基质前沿和微脊柱形成区.固塑期早期,牵引骨痂骨性愈合,第10周骨髓腔再通,新生骨再塑基本上完成.RT-PCR分析显示机械牵张力能提高BMP-4和BMP-6的表达,而BMP-7仅在牵引期后期和固塑期早期微弱表达.免疫生化检测表明BMP-4 在肥大软骨细胞和成熟的骨细胞中表达,而BMP-6在早期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表达. 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牵引成骨是一种持续的骨再生过程,机械张力通过刺激局部生长因子(如BMP-4和BMP-6)的持续表达,维持骨痂的不断形成和再塑,以填充被逐渐延长的骨间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对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后黏膜愈合和骨缺损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漳州市中医院就诊的64例行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的患者,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Bio-Oss骨粉引导骨再生,试验组采用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血纤维蛋白联合Bio-Oss骨粉引导骨再生,对两组术后种植体成功率、手术区域黏膜愈合程度、骨缺损再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种植体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黏膜颜色、肿胀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低于对照组,植骨高度、成骨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中联合应用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血纤维蛋白、Bio-Oss骨粉,有助于促进术后患者口腔黏膜愈合和骨缺损再生,同时可减轻...  相似文献   

18.
李惠斌  王淑华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13-1614
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进程,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其具有促进角质细胞分化和上皮的再生作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能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为一种生长因子能促进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已得到实验室验证,临床上应用于烧伤治疗亦有报道[1].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们随机选择176例住院和门诊烧伤患者,分别应用b-FGF配合碘伏和单用碘伏治疗并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因牙周病、牙槽外伤等导致牙槽骨缺损严重、拔牙术后不能满意修复的患者16例,拔牙同期在拔牙窝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术后2周拆线,3个月、9个月复诊。结果术后临床检查、X线检查,16例患者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明显改善牙槽骨高度与丰满度。结论临床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应用能有效地改善修复前的骨条件。  相似文献   

20.
骨折在经过治疗后,能在一定时间内愈合,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延迟愈合或骨不连。骨不连是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和社会心理障碍,骨不连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死亡风险。目前,临床对于骨不连的治疗仍然以自体松质骨移植为主要方法,但术后并发症约有10%~30%,且提供的骨量有限。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高骨不连的疗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近些年在软骨损伤的修复、骨折愈合、肌腱韧带损伤的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对组织的自我修复及再生疗效显著。PRP源于患者自身,不会增加输血相关传染病和产生免疫反应的风险;同时,获取方便、制备简单。目前,PRP治疗骨不连的动物实验较多但临床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PRP促进骨愈合的机制及骨折的愈合过程进行简要概括,以期为临床使用PRP治疗骨不连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