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确诊的10例大动脉炎病例,利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查,观察血管二维情况和血管内血流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较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受累的性质和范围,结论:能准确地判定动脉狭窄程度,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病变段血管声像图改变。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5例患者中,2例头臂动脉型;1例胸腹主动脉型;1例肾动脉型;1例混合型。超声表现均为病变血管外中膜增厚不均匀,管壁不同程度狭窄,甚至闭塞。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所累及的血管多以头臂型为著,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较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受累的性质和范围,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李蔚  杨青  李越平 《中外医疗》2008,27(21):162-163
目的 探讨血管病变的超声表观.方法 使用HP55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对1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病变段血管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变段血管的声像图改变.结果 大动脉炎患者受累血管分布为头臂动脉9例,其中锁骨下动脉8例,无名动脉1例,颈总动脉8例;腹主动脉2例,肾动脉1例,病变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1.22~4.98mm,管腔内不同程度的狭窄及闭塞.结论 大动脉炎超声声像图特征是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弥漫性增厚,回声偏低,管腔狭窄或闭塞,累及血管以头臂型为多,彩色多瞢勒超声可较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受累的性质和范围.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影像科14例经临床证实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周围血管和心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1)病变段动脉内膜-中层弥漫性增厚,回声偏低,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段与非病变段分界清晰,彩色多普勒显示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2)受累心脏心腔增大,室壁增厚、运动减弱,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受累血管及心脏的病变性质、范围和程度,是临床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韩华  秦金霞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31-1832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提高超声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20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病变段血管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变段血管的声像图改变。结果:20便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头臂型13例,混合型4例,肾动脉型2例,胸腹主动脉型1例,病变段动脉正常结构消失,血管内壁增厚,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并发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2例,颈总动脉闭塞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直观地显示病变段血管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颈动脉超声声像图表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膜(IMT)厚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分析颈动脉血流变化的频谱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指标;鉴别颈动脉狭窄与闭塞,估测狭窄程度以及评估颈动脉闭塞的范围;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患者中共有50条颈动脉受累,其中39条(78%)颈总动脉受累,4条(8%)颈外动脉受累,7条(14%)颈内动脉受累.在39条受累的颈总动脉中,37条表现为动脉壁IMT弥漫性增厚;2例局限性增厚.1例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伴夹层动脉瘤形成,IMT厚度1.8~5.7 mm,管腔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超声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与DS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4,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特征性变化,并可显示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超声诊断的21例大动脉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动脉表现为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CDFI显示狭窄区血流束明显变细;PW病变处血流速度明显加速,频带增宽,少数血流速度减慢。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较直观,操作简单,可作为多发性大动脉首选的无创性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颈动脉超声声像图表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膜(IMT)厚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分析颈动脉血流变化的频谱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指标;鉴别颈动脉狭窄与闭塞,估测狭窄程度以及评估颈动脉闭塞的范围;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患者中共有50条颈动脉受累,其中39条(78%)颈总动脉受累,4条(8%)颈外动脉受累,7条(14%)颈内动脉受累。在39条受累的颈总动脉中,37条表现为动脉壁IMT弥漫性增厚;2例局限性增厚。1例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伴夹层动脉瘤形成,IMT厚度1.8~5.7mm,管腔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超声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与DS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4,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特征性变化,并可显示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陈育华  李向培 《安徽医学》2006,27(6):457-459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提高超声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29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病变段血管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变段血管的声像图改变。结果29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头臂型15例,混合型12例,肾动脉型1例,胸腹主动脉型1例,病变段血管内壁增厚,回声减低,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为21%~95%。并发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2例,颈总动脉闭塞8例。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血管最多为头臂型,其次为混合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变段血管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作为临床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大动脉炎6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大动脉炎62例,超声显示动脉血管狭窄一闭塞和(或)扩张性改变,伴有管壁增厚及运动减弱,彩色多普勒于血管狭窄部位出现五彩镶嵌湍流或单色明亮细窄彩柱,狭窄口取样录得高速宽频湍流信号;部分患者伴有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瓣膜口返流、冠状动脉及肺动脉损害和肾血管性高血压;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可伴发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显示椎动脉倒流的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作为诊断大动脉炎的首选方法,具有迅速准确、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原因、血液动力学、频谱特点、狭窄程度与盗血的关系等问题,评价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常规显示颈动脉、椎动脉的内径及内膜情况,对椎动脉疑有盗血频谱的患者再结合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锁骨下动脉出现血流方向逆转,基底动脉呈双向血流的特定盗血频谱图形。15例SSS患者中,动脉硬化及大动脉炎所致各为13例和2例,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锁,可引起部分性及完全性盗血。椎动脉峰值流速健侧明显高于患侧。结论SSS最常见病因为动脉硬化和大动脉炎。其完全性与部分性盗血,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彩色多普勒与经颅多普勒相结合能更准确地对SSS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头壁型大动脉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用Aspen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Hz,对20例头壁型大动脉炎患者进行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二维超声显示主动脉弓分支多条血管病变,表现为血管内膜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根据狭窄程度不同,彩色多普勒呈高速湍流、低速血流及无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头壁型大动脉炎有确诊价值,且有无创、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作为诊断大动脉炎常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大动脉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二维超声显示病变动脉血管壁普遍增厚,严重者管腔狭窄、甚至闭塞,CDFI示血流暗淡、明显狭窄区血流束明显变细、彩流明亮;PW示病变处血流速度普遍减慢,狭窄区血流明显加速,频带增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大动脉炎的诊断直观、无创伤、无辐射、操作简单、可重复检查、可作为大动脉炎首选的无创性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脉造影检查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动脉造影检查的31例大动脉炎同时经临床及CT、MRI检查最终确诊为大动脉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变动脉表现为降主动脉向心性狭窄,管腔变细,病变分布较为广泛并多伴有狭窄后扩张和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CT、MRI检查示受累主动脉壁明显毛糙和钙化,CTA可见血管管壁增厚和导致的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活动期增厚管壁可有不规则强化.结论 动脉造影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较直观、准确,是作为多发性大动脉诊断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对头臂型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云友  王执民 《医学争鸣》1994,15(4):278-280
作应用二维超声显像、脉冲及彩色多普勒技术首诊9例头臂型大动脉炎,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二维超声显示主动脉弓分支多条血管病变,表现为血管内膜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根据血管狭窄程度不同,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显示高速湍流、低速血流及无血流信号。结果表明:二维超声显像及多普勒技术对头臂型大动脉炎有确诊价值,且有无创、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作为诊断大动脉炎常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儿童大动脉炎临床表现多样化且无特异性,易漏误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大动脉炎11例,超声特点为体动脉血管腔狭窄、闭塞,血管壁弥漫性或阶段性增厚,于血管狭窄部位出现五彩镶嵌或单色明亮湍流彩柱,狭窄口取样录得高速宽频湍流频谱。7例患儿伴心脏扩大,左室肥厚,瓣膜口返流及冠状动脉扩张等异常。无创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儿童大动脉炎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全层动脉炎,好发于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及肺动脉,此疾病可引起血管狭窄、闭塞和受累血管壁的动脉瘤形成。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年龄多为5~45岁,中位数为22岁。TA临床表现随受累动脉部位和阻塞程度而异,临床上分无脉前期和无脉期[1]。无脉前期临床较难诊断。无脉期,受累动脉狭窄或闭塞,临床出现动脉供血不足的特异性表现。目前,普遍认为血管造影是诊断TA的“金标准”,可以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及其范围,但它是一种有创性血管检查,有一定并发症。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2D-CDFI)可以观察、测量受累血管的管壁厚度,且无创、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便于长期监控,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被人们所关注。1TA的超声表现二维超声显示[2,3]病变动脉血管壁增厚,呈梭形或不规则形,正常结构消失,回声偏低或不均匀,外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管腔呈不同程度狭窄。CDFI显示病变段血流不规则,可有充盈缺损。病变较局限,则其血流速度增高,即彩色亮度增高,狭窄口处血流紊乱,呈“镶嵌”样,血流表现为湍流状态。病变为弥漫型...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多发性、非化脓性炎症疾病,导致管腔节段性狭窄以致闭塞,并可继发血栓形成,本病临床较为少见,超声可以较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受累的性质和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血管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下肢动静脉血栓、狭窄或闭塞的病人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血管造影对照。结果16例动脉狭窄病人中动脉硬化性病变6例,原发性动脉血栓形成4例、急性动脉栓塞4例,大动脉炎2例。52例静脉血栓病人中单肢病变45例,双肢病变7例。彩色多普勒检查和动脉造影检查都提示中、重度狭窄的动脉段正确率100%,与动静脉造影比较,彩色多普勒诊断出现假阳性及漏诊各1例;诊断正确率95.0%(38/40)。结论彩色多普勒评估下肢动静脉狭窄性疾病与动静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较准确地提供下肢动静脉疾病的解剖及功能信息,在观察多部位多血管狭窄的范围、严重程度、血栓形成的部位以及对病情和治疗效果的随访观察方面优于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动脉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狭窄与闭塞的声像图特征。结果:下肢动脉狭窄22支,显示病变处管壁增厚或管壁附着大小不等的硬化斑块突向管腔,彩色多普勒血管显像(CDFI)显示血流变细;下肢动脉闭塞11支,显示管腔内充填硬化斑块或中低回声血栓,CDFI显示血流中断,充盈缺损。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观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为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