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Tronzo—Evans分型:Ⅲ型4例,Ⅳ型5例,Ⅴ型2例,所有患者都施行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11例患者都顺利通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围手术期并发肺部感染1例,无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11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Harris评分优3例,良6例,优良率81.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早期离床活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法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约56min,出血量约150ml,恢复或基本恢复到受伤前髋关节功能,未发现再骨折、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可减少骨折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王斌 《医疗保健器具》2012,19(7):1092-109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20例患者均得到满意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早期下床行走。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4.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15例,对住院时间、术后负重行走时间及并发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平均住院时间16d,平均术后负重时间14d,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2例。结论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功能恢复好,能早期下地负重,减少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型双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结果经过3~24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良好,并发症低于传统内固定。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只有无绝对禁忌证,均可采用此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型双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结果经过3~24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良好,并发症低于传统内固定。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只有无绝对禁忌证,均可采用此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通过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正确处理和规范操作可以使高龄患者的获得即刻固定坚固,使患者可以早期下地行走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负重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 平均住院17.8d,术中平均出血量380ml,术后1~2周能扶拐下床,术后3~6周扶双拐行走,术后3~6个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无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随访期1例体胖女性术后2年髋臼磨穿,股骨头中心性脱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6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9%.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能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能早期活动,保留髋关节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良义 《现代保健》2011,(18):62-6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相关问题。方法将本院2007~2010年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24例为治疗组,动力髋螺钉治疗内固定治疗患者19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下床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4~7d可以下床,手术时间(60±8)min,住院时间(17±2)d,平均手术出血量428ml,尿路感染2例,坠积性肺炎1例,精神障碍1例。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并发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离床早、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提早使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钛捆绑带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我科自2010年5月~2014年12月,采用钛捆绑带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76~85岁,平均79.8岁。骨折类型(根据AO分类):A1型3例,A2型6例,A3型1例。结果经过3~18个月的随访,结果除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失访外,8例患者术后无明显髋关节活动疼痛,假体周围骨折及关节脱位、松动等并发症,1例偶有髋部疼痛。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88.9%。结论应用捆绑带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技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早期离床活动,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只要无绝对手术禁忌症者,均可采用该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9年6月收治的31例60岁以上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和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按Evans分型,Ⅰ型7例,Ⅱ型11例,ⅢA型8例,ⅢB型3例,Ⅳ型2例。结果本组31例病人出院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15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个月~8个月,平均时间为4.2个月。根据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进行评定法,对两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髋关节置换组91.8±6.1,PFNA治疗组96.3±8.1,两组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点突出,只要选择好适应证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9年6月收治的31例60岁以上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和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接Evans分型,Ⅰ型7例,Ⅱ型11例,ⅢA型8例,ⅢB型3例,Ⅳ型2例。结果本组31例病人出院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15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个月~8个月,平均时间为4.2个月。根据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进行评定法,对两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髋关节置换组91.8±6.1,PFNA治疗组96.3±8.1,两组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点突出,只要选择好适应证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动力髋螺钉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HA组),随访2年1个月至4年2个月,平均3年1个月,同期行动力髋螺钉手术(DHS组)30例,随访2年1个月至4年5个月,平均3年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后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及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A组在骨质疏松程度、术后部分负重时间上与DHS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和骨质疏松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高龄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外侧结构重建对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关节脱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行后外侧入路初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根据术中是否修补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分为重建组(33例:舌形切开关节囊,术中将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原位缝合在大转子后方及臀中肌肌腱附着处)和对照组(27例:切除关节囊后,术中未进行外旋肌群修复重建)。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近期关节功能情况。结果重建组的手术时间为(45.0±15.3) min,长于对照组的(35.0±12.4) min (P <0.05)。重建组术腔引流量为(200.0±80.0) m L,少于对照组的(420.0±120.6) m L (P <0.05)。重建组的早期脱位率为0.000%(0例),与对照组的7.407%(2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建组术后Harris评分为(92.0±3.4)分,高于对照组的(88.2±5.0)分(P <0.05)。结论在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行后外侧结构重建能够有效减少术腔引流量,提高髋关节Harris评分,对维持髋关节软组织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评估应用普通双动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2009年使用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EvansⅢ型7例,Ⅳ型5例,平均年龄82.7岁(78~89),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19.4个月。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活动能力。术后2周内、3~6个月、1年拍患髋X线片,依据Cruen分区检查假体有无松动迹象。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0m i,出血量平均300 m l,10例术后5~10 d下床负重行走,2例3周后开始负重。Harris评分:优4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83.3%。12例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现象。结论应用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加压螺钉内固定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探索更为合理的老年患者骨折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到2010年6月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并与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3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相比较。结果与加压螺钉内固定组相比,除手术时间长和出血量多外,人工关节置换组术后下地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及Harris评分得分优良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较好,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极半髋置换在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3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双极半髋置换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本组30例患者27例获得随访,术后患者优良率达86%。结论双极半髋置换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近期疗效上固定牢固,能早期下床活动,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极半髋置换在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3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双极半髋置换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本组30例患者27例获得随访,术后患者优良率达86%。结论双极半髋置换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近期疗效上固定牢固,能早期下床活动,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