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检测5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D—二聚体的含量表达,评价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按Child-Pugh分级分别测定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D—二聚体的含量。健康体检的正常人31例为对照组。PT、TT、APTT、FIB含量均采用凝固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PT、APTT、TT、D—二聚体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异常可加重疾病,患者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检测,可早期发现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肝硬化患者出血的抢救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恶性程度肿瘤患者凝血象的变化。方法:用法国STAGO Compact 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36例正常对照,30例子宫肌瘤,72例恶性实体肿瘤(20例肺癌、12例食管癌、14例胃癌、10例直肠癌、6例肾癌、10例宫颈癌)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4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PT、APTT、TT水平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IB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子宫肌瘤患者凝血4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实体肿瘤FIB含量增高,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患者PT、APTT和TT结果均明显延长(p0.01),FIB含量明显降低(p0.01),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机制明显异常,呈现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指标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的抢救、治疗及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曼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49-3150
[目的]检测重症肝病患者凝血因子的4项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某院237例重症肝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进行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重症肝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也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症肝病患者进行凝血因子检测可以较早发现患者的凝血机制障碍,可以预先发现重症肝病患者是否具有出血倾向,对预防和治疗出血、抢救以及预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五步蛇咬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出凝血功能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136例五步蛇咬伤患者未治疗前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计数(PLT)。按照咬伤后就诊不同时间段分为蛇伤A组、蛇伤B组和蛇伤C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五步蛇咬伤患者D-Dimer、PT、APTT、TT显著高于对照组,PLT、FIB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蛇伤A组PLT、FIB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Dimer、PT、APTT、T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蛇伤B组、蛇伤C组分别与对照组、蛇伤A组相比,PT、APTT、TT、D-Dimer显著升高,FIB、PL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蛇咬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凝血功能状态,临床上应对五步蛇咬伤患者进行动态全面的凝血功能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Cys-C水平与急性脑梗塞病情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塞患者187例设为研究组,其中大梗塞灶71例、中梗塞灶64例、小梗死灶52例,轻度55例、中度62例、重度7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87例设为对照组。测定D-二聚体、FIB、TT、APTT、PT和Cys-C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Cys-C、D-二聚体、FIB水平高于对照组,TT、APTT、PT水平低于对照组;不同梗塞病灶患者间血浆Cys-C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病情程度患者间Cys-C水平及凝血功能存在明显差异;Cys-C、D-二聚体、FIB与急性脑梗塞病情呈正相关(P0.05),TT、APTT、PT与病情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Cys-C水平、凝血功能出现异常,且Cys-C及D-二聚体、FIB及TT、APTT、PT水平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产妇血浆凝血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血浆凝血因子的数值变化情况。方法:利用血凝仪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血浆PT、INR值、APT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FIB含量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产妇血浆凝血指标的检测,了解临产妇的凝血功能状态,防止产妇大出血、胎盘早剥、胎盘潴留、前置胎盘、羊水栓塞等的发生,避免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块或血栓的形成以及DIC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杭州地区497例孕妇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在妊娠各期的变化情况,初步建立妊娠期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孕妇49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早孕组164例,中孕组174例,晚孕组159例和健康对照组159例,对以上4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妊娠各组的PT、APTT、TT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T、APTT随着孕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FIB和D-D随着妊娠进程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正常孕妇的血浆PT、APTT、TT、FIB和D-D在妊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T、APTT、TT落在现行正常人群的参考区间,而FIB和D-D在不同孕期的差异较大。结论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杭州地区正常孕妇妊娠期的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建立不同孕期正常孕妇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常用的凝血指标在判断肝硬化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中的参考价值。方法以155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和54例无肝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情况,同时对肝硬化组进行不同Child-Pugh分级,进一步亚组分析其凝血功能的改变,并分析PT的异常程度和肝病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重症肝炎组患者的PT、APTT、TT显著增加,而FIB逐渐减少,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hild-Pugh A级、B级、C级的PT、APTT、TT均显著增加(P0.05),而FIB均显著减少(P0.05);PT异常程度和肝病预后呈正相关(r=0.463,P0.05)。结论PT、APTT、TT和FIB的改变可以敏感地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及早有效监测和分析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对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凝血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聊城市光明肿瘤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COPD患者108例,依据病情不同分为观察A组54例(COPD患者),观察B组54例[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凝血指标[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检测,分析3组检测结果。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APTT、DD、TT、FIB、P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观察A组APTT、TT、PT水平低于对照组,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B组APTT、TT、PT水平低于观察A组,DD、FIB水平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凝血指标在COPD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临床诊断与评估COPD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在肝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急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组)6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77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5例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各组间水平差异.结果 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T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0±3.56)s比(12.26±0.75)s,P<0.05].肝硬化组TT、APTT、FIB、PT分别为(24.36±2.24)s、(58.18±4.86)s、(1.70±0.30) g/L、( 16.83±3.25)s,与对照组的(16.99±0.78)s、(37.90±4.31)s、(2.97±0.78) g/L、( 12.26±0.75)s和急性肝炎组的(17.33±1.05)s、(37.91±2.42)s、(3.07±0.13)g/L、(11.10±3.56)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凝血四项检测可用于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辅助监测肝病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功能指标差异,为早产儿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出生的16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胎龄将其分为早期早产儿44例,中期早产儿50及晚期早产儿71例;另选取同期足月新生儿52例作为对照组;于出生后2 h内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各组患儿及产妇临床资料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3组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APTT 95th%以晚期早产儿略低于早期及中期早产儿,TT随周龄增大出现减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新生儿PT、APTT、TT较3组早产儿均显著下降(P0.05),FIB则显著升高(P0.05);4组产妇PT、APTT、FIB、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足月新生儿相比,早产儿存在早期凝血功能降低,检测PT、APTT、FIB、TT水平可以早期发现凝止血功能异常,为早产儿的早期干预、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与凝血四项的相关性以及在乙型肝炎诊断、鉴别、预示病情发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51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用速率法,凝血四项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并对结果加以比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血清胆碱酯酶、凝血四项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重度、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CHE、PT、APTT、TT、FIB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肝炎随病情加重,CHE、FIB逐步降低,PT、APTT、TT逐步增高;重型肝炎时观察指标与其它肝病组不同(P<0.01) ;CHE与FIB有良好的正相关性(P<0.01),CHE与PT、APTT、TT有良好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血清胆碱酯酶与凝血四项联合测定对乙型肝炎的诊断、鉴别、治疗以及预示病情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Sysmex CA1500血凝仪试剂开封后放置不同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凝血检测中试剂因素对于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新鲜采集的20份1∶9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液标本,使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PT、APTT、FIB、TT。以试剂在试剂仓放置一段时间(2 h、4 h、6 h、8 h)为各试验组,以新鲜试剂(0 h)为对照组,分别用放置不同时间段的试剂在CA1500血凝仪上同时检测凝血指标,计算各试验组与其对照组之间PT、APTT、FIB、TT检测值差异。结果随着试剂放置时间的延长,APTT、TT呈延长趋势,FIB呈下降趋势。当PT、APTT、FIB、TT试剂在试剂仓内放置时间≤8 h,凝血四项结果与新鲜试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冲液在试剂仓放置超过4 h,FIB结果与新鲜试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纤维蛋白原的最主要因素是缓冲液在仪器中开盖放置时间过长。因此,凝血试剂在仪器中开盖放置时间超出稳定期应及时更换新鲜试剂,且实验室应制定试剂更换方案,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变与肝硬化及分级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观察100例不同Child 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以及55例正常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研究凝血指标与肝硬化Child pugh评分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及对照组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不同Child pugh分级的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级的APTT、FIB均高于A级及B级;PT与Child pugh评分呈正相关.结论:PT、APTT、FIB三项凝血指标的改变能够反映出肝硬化病程改变,两者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血栓、止血试验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止血凝血试验用于恶性肿瘤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法国STA COMPACT止血凝血分析仪检测330例恶性肿瘤和14例良性肿瘤患者血浆4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PT、APTT、Fib三项指标有明显差异的肿瘤是鼻咽癌、卵巢癌、肠癌、肺癌、肝癌、食管癌,二项指标有差异的是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胃癌、宫颈癌、宫肌瘤、头颈部恶性肿瘤,而四项指标完全没有差异的是子宫体癌。值得注意的是凝血酶时间TT在330例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中都与正常对照组没有差异。结论:PT、APTT、Fib可作为恶性肿瘤凝血像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患者五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判断肝损伤程度、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q的价值.方法: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ACL-9000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46例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患者的Ⅱ浆凝血酶原时间(P11)、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I")、凝血酶时间(Tr)、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D二聚体(D-Dimer)刊平5项凝血指标.结果:毒蕈中毒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ALT、PT、APTT、TT均升高(P<0.05或P<0.01),FIB降低(P t0.01).生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T、PT、TT均升高(P<0.05),FIB降低(P<0.05).生存组与肾功能损害组比车PT、TT升高(P<0.05),FIB降低(P<0.05).结论:凝血指标PT、APTY、Tr、FIB在判断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患者肝损伤翟度、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功能4项指标检测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调研我院消化科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诊的200例肝病患者,同时抽调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视为对照组;观察全部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肝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观察,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PT的敏感度(100.00%)高于慢性肝炎患者,P0.05差异显著;而肝癌患者中ATPP(76.67%)、TT(76.67%)、FIB(80.00%)的敏感度普遍高于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P0.05;其中凝血因子的敏感性由低到高是:TTFIBAPTTPT;在不同种类的肝病中的敏感度由低到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经研究,全部肝病患者凝血功能4项指标(PT、ATPP、TT、FIB水平)检测均异常于健康者,P0.05差异显著。结论:通过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可有效的监测患者肝脏受损状况,协助医师进行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严强  古月 《中国卫生产业》2013,(27):120-120,122
目的探讨各种不同肝病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该院2010—2012年门诊和住院的172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本院体检的4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空腹采集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标本,在赛科希德SF-8100全自动凝血测试仪上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肝炎组、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APTT、PT、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各疾病组F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APTT、PT和TT较急性肝炎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Fg水平较急性肝炎组显著降低(P<0.05)。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APTT、PT和TT较轻度慢性肝炎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Fg水平低于轻度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APTT和PT显著高于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P<0.05),而Fg水平低于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P<0.05)。结论各种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肝脏损伤越严重,APTT、PT、TT有升高趋势,而Fg水平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56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四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德国美创MC-1000血凝仪,测定56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PT、APTT、TT、FIB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比较也存在差异(P<0.01)。结论四项凝血指标可客观准确的评价肝硬化的凝血功能状况,为临床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